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0)
2023(11783)
2022(10362)
2021(10029)
2020(8359)
2019(19766)
2018(19718)
2017(36474)
2016(20911)
2015(23756)
2014(23909)
2013(22763)
2012(20843)
2011(18794)
2010(19026)
2009(16676)
2008(16018)
2007(13896)
2006(12268)
2005(10859)
作者
(57656)
(47520)
(47047)
(45183)
(30323)
(22838)
(21556)
(18736)
(18441)
(17182)
(16356)
(15874)
(15140)
(15041)
(14803)
(14531)
(14485)
(14174)
(13640)
(13545)
(11921)
(11896)
(11455)
(10909)
(10768)
(10702)
(10542)
(10442)
(9589)
(9384)
学科
(71526)
经济(71450)
管理(52387)
(48800)
(40900)
企业(40900)
方法(33571)
数学(28739)
数学方法(28296)
中国(26113)
教育(23418)
(19192)
(19178)
理论(17329)
(17147)
业经(15665)
地方(14763)
技术(13270)
农业(12790)
(11908)
(11875)
贸易(11866)
(11775)
(11482)
教学(11276)
(10561)
环境(10532)
财务(10489)
财务管理(10472)
(10032)
机构
大学(282124)
学院(276833)
管理(105767)
(98077)
研究(96084)
经济(95577)
理学(91952)
理学院(90828)
管理学(88982)
管理学院(88459)
中国(64101)
(62344)
科学(61194)
(48697)
(46795)
师范(46412)
(44775)
研究所(44663)
(43746)
业大(41998)
中心(41820)
(41677)
北京(40330)
教育(39905)
师范大学(37937)
财经(35917)
技术(35387)
(35329)
农业(34163)
(33529)
基金
项目(191964)
科学(150864)
研究(146226)
基金(134552)
(117165)
国家(116007)
科学基金(98292)
社会(86991)
社会科(81989)
社会科学(81968)
(77050)
教育(74581)
基金项目(71435)
(66895)
自然(63972)
自然科(62459)
编号(62453)
自然科学(62445)
自然科学基金(61264)
资助(55226)
成果(52966)
课题(46233)
重点(44242)
(43356)
(41445)
(40233)
项目编号(38213)
教育部(37576)
(37469)
创新(37081)
期刊
(105023)
经济(105023)
研究(89264)
教育(66622)
中国(63119)
学报(45393)
科学(40881)
(38479)
管理(38348)
大学(34956)
(32749)
学学(31073)
技术(29544)
农业(27071)
(18313)
金融(18313)
职业(17625)
财经(16941)
图书(16809)
业经(16803)
经济研究(16200)
(14417)
(14052)
科技(13818)
问题(13367)
理论(13170)
(13088)
论坛(13088)
(12500)
技术经济(12424)
共检索到41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建强  
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品质的主要指标。职业教育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耦合的理论内生力,高职学生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供需差距的市场驱动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类型教育定位的政策牵引力,国际关注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外部催化力,这四个方面促使就业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在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就业能力需求变革的背景下,整合理论基础促进跨学科研究、转换研究范式加强循证教育研究、拓展研究视野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将成为未来就业能力研究的重要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抗战爆发后,一方面,军工生产与后方建设物资开发十分紧迫,民族工业略有抬头机会,急需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战争带来大批青年学生颠沛流离陷入失学失业困境,需要收容、训练和安置。基于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开始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在资金投入、政策制定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建设力度,使得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西广明  李文海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其评价具有矫正误区、改进模式的功效。为此需要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规范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依靠评估理论、结合教育特点、借鉴国际经验。从系统角度,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应该从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原则、标准、内容、方式、方法、效果等方面展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宁在《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本身对人本性的关注,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单纯的技能本位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应当从人的内在性出发,以综合职业能力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本文在分析社会人才结构及其相应的教育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多方面的问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做了阐述,同时指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合理调整教育结构是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制定正确的改革措施则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郭福春  
专业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近10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改试点、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等举措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铺摊子、重复建设、专业类同化等问题。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的推出以其鲜明的建设宗旨、科学的方案设计、财政投入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彭玲芳  
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必然。文章在剖析当前高职课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三能"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等。最后,文章根据当前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状况提出系列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郭福春  
专业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近10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改试点、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等举措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铺摊子、重复建设、专业类同化等问题。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的推出以其鲜明的建设宗旨、科学的方案设计、财政投入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聪敏  
文章对我国近20年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教育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的高职研究应该继承理论联系实践这一优良传统,加强研究队伍与学术团体建设,提升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水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云涛  
教育价值观是主体关于教育价值的主观判断。高等职业教育依循传统大学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价值观上呈现出经世致用、功利主义和全面发展等代表性主张。但由于高职教育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环境更为敏感,需要更加辩证地看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关系,厘清教育功能之取舍,彰显职教特性。所以,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术道合一、担当社会责任的高职教育价值观,将更有益于引导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高伟  易思飞  
通过运用经济学和现代市场管理理论进行研究表明:宏观环境因素分析是发挥引领作用的逻辑前提;基于供应链渠道系统,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是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引领作用的有效途径;引领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颂梅  
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指导,导致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应构建全面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包括显性职业能力和隐性职业能力2个一级指标以及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5个二级指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入选理由以"整合"之眼透视职业教育,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演两个范畴,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视角。主要观点书中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整合就是将职业教育的要素、构建等重新组合,使之形成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功能整体。对照逻辑起点的内在规定,扬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受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影响,我国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是重新认识并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通过实现"人的回归"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革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