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6)
2023(17282)
2022(15045)
2021(13840)
2020(11707)
2019(27191)
2018(26816)
2017(52582)
2016(28118)
2015(31633)
2014(31551)
2013(31045)
2012(28436)
2011(25484)
2010(25695)
2009(23687)
2008(22636)
2007(19708)
2006(17368)
2005(15119)
作者
(80110)
(66998)
(66648)
(63507)
(42937)
(32229)
(30182)
(26308)
(25626)
(23980)
(22906)
(22673)
(21387)
(21256)
(20866)
(20579)
(19908)
(19443)
(19338)
(19296)
(16707)
(16470)
(16292)
(15413)
(15105)
(14964)
(14727)
(14503)
(13591)
(12995)
学科
(132241)
经济(132114)
管理(80880)
(76622)
(63346)
企业(63346)
方法(58988)
数学(52313)
数学方法(51548)
(31025)
中国(30934)
(29139)
地方(28150)
(26676)
业经(26377)
农业(21289)
(20185)
(19942)
贸易(19932)
理论(19709)
(19229)
(18494)
财务(18410)
财务管理(18370)
(18032)
环境(17920)
企业财务(17413)
技术(17317)
(16395)
金融(16393)
机构
学院(401831)
大学(401594)
(168953)
经济(165650)
管理(160102)
理学(139796)
理学院(138279)
管理学(135554)
管理学院(134841)
研究(132690)
中国(97033)
(84291)
科学(81308)
(74733)
(65656)
(61450)
(61020)
财经(60949)
研究所(60035)
中心(59901)
业大(58903)
(55474)
经济学(52380)
北京(52272)
(51571)
师范(51039)
(48382)
农业(47821)
经济学院(47047)
(46414)
基金
项目(277667)
科学(219675)
基金(202987)
研究(201180)
(176509)
国家(175098)
科学基金(151989)
社会(127988)
社会科(121420)
社会科学(121386)
(108593)
基金项目(107011)
自然(99824)
自然科(97555)
自然科学(97535)
自然科学基金(95787)
教育(93535)
(90599)
资助(85343)
编号(81126)
成果(64476)
重点(62221)
(61400)
(58976)
(57234)
课题(55842)
创新(53398)
教育部(53146)
科研(53142)
国家社会(52786)
期刊
(182420)
经济(182420)
研究(117006)
中国(71101)
学报(61552)
管理(59492)
科学(57089)
(56925)
(54157)
大学(47324)
学学(44924)
教育(41632)
技术(37833)
农业(37318)
(31819)
金融(31819)
经济研究(30706)
财经(30334)
业经(28386)
(25965)
问题(23198)
技术经济(21290)
统计(21271)
(19129)
(18943)
理论(18272)
商业(18067)
图书(18062)
科技(17974)
(17473)
共检索到577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文凤  李怀建  史永立  
2011年江苏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指标和小康指标相比较,更加突出了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的要求。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选取1978~201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构建VEC模型,分析了江苏省总体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在长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短期却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根据实证结论,从制度设计、产业结构优化和统筹城乡就业等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骏  翁清  袁军  
运用VAR模型,通过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广义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 ,对江苏省1995年~2013年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该省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预测方差贡献率均为最大。相比较而言,碳排放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较小,并逐渐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飞鹏  
对建国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变迁的分析表明:以城乡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经济结构、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是中国就业结构落后的原因。提高中国就业结构水平可以从“治标”及“治本”两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钱永坤  宋学锋  董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 ,部分学者将下降原因归结为工业走了资本密集化道路。本文试图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这一推断 ,结果发现上述推断理由并不充分 ,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不仅没有替代劳动力 ,反而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实际工资增加抵消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导致 GDP的就业弹性下降。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将减缓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趋势将改变 ,有可能转而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浩  张航燕  
本文借鉴C-D函数,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两个制度因素,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支撑江苏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双推动以及制度释放的结论,并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保持江苏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鸿蕾  
结合1978年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变和区域经济增长情况,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两者进行阶段性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以第三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产业转型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可以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实现生产要素由其它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和升级,进而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演进很大程度上受三次产业间依赖关系的制约,过分重视某些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产业间的非均衡发展;此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持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总之,实现产业结构整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芬  冯凤玲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据此对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具有正的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湖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通过分析湖北省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文章构建了一个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内生变量的VEC模型,并分析了三个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文章的研究认为,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离最优收入份额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系统偏离长期均衡值时,系统存在着自我调整机制,但调整力度较弱;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也存在着冲击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慧  
"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由工业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组成。本文基于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V A 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 E 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克强指数"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军  邹广平  石先进  
本文构建了由制度、劳动、资本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技术内生化的宏观生产函数。计算出该生产函数下的经济增长率,发现稳态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制度修正系数、人口增长率以及制度与劳动在宏观生产函数中的贡献率。要实现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持改革的动力,实行规则化的制度变迁。运用熵值法构建制度的综合指标,对该指标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VAR检验,发现二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由VAR脉冲响应图发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在一定时期后趋近于零,且发现中国各产业的增长在制度冲击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经济目标,应坚持稳健化、规则化的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避免因制度的僵化而阻碍经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包耀东  陈俊生  陈丽珍  
R&D投入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VAR模型测算1996~2014年R&D投入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模型测量R&D投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对江苏省国民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但贡献率偏低。因此,江苏省应继续加大R&D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得江苏省经济在新形势下取得持久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竟成  
采用C-D生产函数分阶段研究了不同时期影响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但大体而言基本遵循要素投入、要素配置效率、要素使用效率的逻辑演进规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育静  
本文通过建立江苏省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模型,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讨制约江苏省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朱蕾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并比较了1992年以来全国、广东和江苏中间消耗水平的结构性变化,通过对各地三大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和将技术进步、结构转换从劳动生产率中分解开来,发现二者对降低中间消耗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较大的区际差异。横向对比来看,技术进步对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贡献比结构转换的贡献要高;但动态变化来看,在现有的产业结构状态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衰减的迹象。为此,要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和"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战略目标,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加快核心区向外围的区际知识溢出和行业的技术标准、技术范式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惠妮  李文芳  
就业是人民美好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解决就业问题,基本生活才会得到保障。就业关系到我国社会目标的方方面面,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之路。然而,反观我国现在的就业形式,不仅仅是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在这些问题并未解决的情况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使人民群众依然保持信心,处理好就业问题就尤为关键了。从微观角度对就业形式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