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9)
- 2023(15386)
- 2022(13286)
- 2021(12285)
- 2020(10242)
- 2019(23539)
- 2018(23251)
- 2017(45013)
- 2016(24234)
- 2015(27481)
- 2014(27337)
- 2013(27058)
- 2012(24981)
- 2011(22368)
- 2010(22558)
- 2009(21031)
- 2008(19327)
- 2007(17036)
- 2006(15278)
- 2005(13309)
- 学科
- 济(99061)
- 经济(98955)
- 业(70957)
- 管理(62918)
- 农(49326)
- 企(48568)
- 企业(48568)
- 方法(40120)
- 数学(35349)
- 数学方法(34952)
- 中国(34286)
- 农业(33032)
- 地方(27169)
- 融(27005)
- 金融(27002)
- 银(25645)
- 银行(25610)
- 业经(25374)
- 行(24716)
- 财(23487)
- 制(20955)
- 学(19693)
- 贸(16207)
- 贸易(16194)
- 易(15682)
- 理论(15553)
- 环境(15549)
- 务(14792)
- 财务(14730)
- 财务管理(14706)
- 机构
- 学院(336978)
- 大学(333708)
- 济(134509)
- 管理(133945)
- 经济(131366)
- 理学(116309)
- 理学院(115015)
- 研究(113902)
- 管理学(113043)
- 管理学院(112457)
- 中国(90311)
- 科学(71433)
- 京(70890)
- 农(70511)
- 财(58832)
- 所(56780)
- 业大(55782)
- 中心(54661)
- 农业(54110)
- 江(52343)
- 研究所(51915)
- 财经(47202)
- 范(45406)
- 师范(45006)
- 北京(43875)
- 经(43057)
- 州(41255)
- 院(40832)
- 经济学(39062)
- 经济管理(36867)
- 基金
- 项目(235179)
- 科学(184651)
- 研究(173849)
- 基金(169220)
- 家(146515)
- 国家(145200)
- 科学基金(125308)
- 社会(109202)
- 社会科(103110)
- 社会科学(103080)
- 省(94585)
- 基金项目(91493)
- 自然(81051)
- 自然科(79104)
- 自然科学(79087)
- 自然科学基金(77613)
- 教育(77512)
- 划(77234)
- 编号(72735)
- 资助(68203)
- 成果(57419)
- 重点(52165)
- 发(51547)
- 部(50981)
- 课题(49078)
- 创(48580)
- 创新(45249)
- 科研(44365)
- 国家社会(44177)
- 大学(43368)
- 期刊
- 济(150875)
- 经济(150875)
- 研究(97989)
- 农(70600)
- 中国(67568)
- 学报(52846)
- 科学(49394)
- 农业(47665)
- 管理(44045)
- 融(42438)
- 金融(42438)
- 财(42221)
- 大学(40648)
- 学学(38455)
- 教育(34973)
- 业经(29488)
- 技术(28363)
- 业(22340)
- 问题(22150)
- 财经(21582)
- 经济研究(20903)
- 经(18280)
- 资源(17562)
- 版(17001)
- 图书(16947)
- 理论(16895)
- 科技(16431)
- 现代(16108)
- 技术经济(15705)
- 实践(15666)
共检索到499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勇
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点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努力促进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的背景下,本文系统考察了就业稳定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首先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分析了就业稳定性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纵向和截面两个维度出发,使用更换就业城市的频率、更换工作单位的频率、现职的就业持续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等指标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界定,并通过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数据完成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更换就业城市频率的降低、现职就业持续时间的延长、劳动合同的签订均从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显著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而更换就业单位的频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华 肖意可
文章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世代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了新生代与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群体内部来看,不管是新生代还是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的比例达到2/3,表明与同代群体相比,大部分农民工就业都比较稳定,但将两代群体进行比较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略差于老一代。年龄、教育、婚姻、流动范围、就业身份、子女数等因素造成两代农民工就业稳定状况的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 老生代 就业稳定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华 肖意可
文章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世代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了新生代与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群体内部来看,不管是新生代还是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的比例达到2/3,表明与同代群体相比,大部分农民工就业都比较稳定,但将两代群体进行比较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略差于老一代。年龄、教育、婚姻、流动范围、就业身份、子女数等因素造成两代农民工就业稳定状况的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 老生代 就业稳定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勇 孟凡礼
本文使用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动因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低,并且流动地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家乡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就业质量,但其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与率等指标并没有随着就业流动而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流动 就业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陆佳萍 王耀延
文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湖北省入户调查数据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离职率、目前就业任期及劳动合同签订三方面来微观考察其就业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强,其中个人离职率主要受性别、年龄、工资收入、教育及区域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及城市城市生活意愿则对目前就业任期产生显著影响;影响劳动合同签订的主要因素则是工作单位性质、从事行业及城市生活意愿。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智雷 朱明宝
文章利用2013年武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及其对社会融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就业区域稳定性对农民工增强自身"城市人"的身份认同感和务工城市长居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就业职业稳定率不具有此效应;同时,就业区域稳定性和就业职业稳定率能有效帮助农民工了解和掌握当地语言,但在增进与城里人的关系上则失去了作用;签订劳动合同对增强农民工长居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不管是人力资本存量高还是存量低的农民工,就业区域稳定性对他们的社会融合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农民工影响程度更大;而就业职业稳定性对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力资本存量较...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就业稳定性 农民工 社会融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红梅
本文借鉴职业锚理论,采用"平均就业时间"和"换工次数"两种界定方法,从微观层面上,来研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文章通过对2009年珠三角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工作经验、住宿条件、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及单位性质等会对其就业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竹
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含意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在江苏省八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735份。从工资福利、劳动关系、职业发展、工作环境、权益保护及参与管理、心理感受六个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实证调研基础上,提出要严格执法,强化企业中工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培训以及完善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质量 调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勇
基于江苏省的调研,对进城农民工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情况及其对城市融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在获取就业帮扶、子女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情况总体上并不理想。相关计量检验进一步显示,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取在总体上有助于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合,其中就业帮扶显著提高了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意愿,而子女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意愿和现状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农民工 城市融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勇
基于江苏省的调研,对进城农民工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情况及其对城市融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在获取就业帮扶、子女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情况总体上并不理想。相关计量检验进一步显示,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取在总体上有助于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合,其中就业帮扶显著提高了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意愿,而子女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意愿和现状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农民工 城市融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程
关于移民融合问题的既有研究普遍存在"主体缺失"的局限。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发现,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之间的理性转换是他们在城市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行动策略。他们通过教育投资、交往投资、印象管理等方式实现了三种资本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转换过程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各种资本的数量增加与结构优化,丰富了他们城市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他们的城市融合进程。不过,资本转换的策略行动对新生代农民工(移民)融合的回报效应并非一成不变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初始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转换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河清 肖红梅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面临制度、经济和物质等诸多制约因素。基于2008年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调查数据,本文运用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的实证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面临诸多困境;就业稳定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城镇化的倾向越明显,城镇化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城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晶 刘丽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传统农民工的延续和发展,在权益观念、价值取向、社会认知、未来愿景等方面都与传统农民工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个体资源禀赋积累的差异性、组织环境赋权与社会制度政策的特殊性,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就业与城市融入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苏州市、南通市、宿迁市的758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调查数据,从微观个体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宏观社会层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状况,剖析其城市就业困境的原因,研究其城市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以期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和自我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困境 就业能力再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杨仁发
本文依据实地调研江苏省外来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状况,提出了从培育法制观念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由输入地管理向输入地和输出地双重管理转变、完善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创新就业支持政策等方面促进外来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农民工 就业状况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