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4)
2023(10366)
2022(8749)
2021(8276)
2020(7207)
2019(16278)
2018(15972)
2017(30119)
2016(16484)
2015(18543)
2014(17925)
2013(16979)
2012(15103)
2011(13625)
2010(13914)
2009(12642)
2008(12222)
2007(10785)
2006(9541)
2005(8127)
作者
(46496)
(38722)
(38664)
(36533)
(24607)
(18736)
(17543)
(15120)
(14877)
(13771)
(13172)
(12862)
(12481)
(12243)
(11786)
(11761)
(11654)
(11396)
(11163)
(11134)
(9736)
(9536)
(9460)
(8954)
(8810)
(8600)
(8566)
(8497)
(7847)
(7667)
学科
(64098)
经济(63923)
管理(43347)
(41908)
(35000)
企业(35000)
方法(31985)
数学(27322)
数学方法(26731)
中国(20126)
(17785)
(14834)
业经(14693)
理论(13518)
(13123)
(11949)
贸易(11939)
(11611)
农业(11589)
地方(10947)
(10281)
(9995)
技术(9879)
教育(9740)
(8566)
(8562)
金融(8561)
(8550)
银行(8529)
财务(8508)
机构
大学(225271)
学院(220496)
(87118)
经济(85444)
管理(85074)
理学(74765)
研究(74264)
理学院(73881)
管理学(71939)
管理学院(71550)
中国(53596)
科学(47347)
(47051)
(42681)
(38455)
业大(37711)
(37446)
研究所(34358)
农业(33704)
中心(33556)
(32648)
财经(30767)
(29958)
师范(29570)
北京(29380)
(28043)
(26501)
经济学(26298)
(25471)
技术(23739)
基金
项目(155358)
科学(122568)
基金(113092)
研究(108351)
(100761)
国家(99903)
科学基金(85624)
社会(70619)
社会科(65946)
社会科学(65920)
(62060)
基金项目(59469)
自然(57577)
自然科(56443)
自然科学(56425)
自然科学基金(55425)
教育(52834)
(52716)
资助(46667)
编号(42856)
重点(35193)
成果(34085)
(33849)
(33227)
(31998)
大学(30747)
创新(30665)
课题(30497)
科研(30438)
计划(29706)
期刊
(89111)
经济(89111)
研究(64378)
中国(48801)
学报(41589)
(38388)
科学(35751)
教育(34158)
大学(32306)
管理(31640)
(29426)
学学(29297)
农业(25746)
技术(19398)
(16979)
金融(16979)
经济研究(15942)
财经(15175)
业经(15016)
(14402)
(13074)
统计(12483)
(12016)
(11909)
问题(11472)
业大(11451)
科技(11406)
技术经济(10745)
图书(10391)
决策(10172)
共检索到325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维  黄梅  赵守盈  
为考察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个人力和就业焦虑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深入探讨性别对于该机制的影响,采用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问卷、个人力量表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问卷,随机调查了35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结果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个人力与就业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个人力在就业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并且该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可见,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通过个人力间接影响其就业焦虑,并且该机制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有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源  张巧  宋志刚  于佳鑫  
基于动机系统理论,将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三个维度,对郑州高校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析各因素对就业意向的影响程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区域呈现出以大学所在地为中心的幅射型布局,期望薪资较以往有所提高,专业对口就业意向较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受其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的显著影响,而与就业认知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广路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员工表现出极大的焦虑。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人工智能焦虑对员工积极行为的影响,缺乏探索人工智能焦虑对员工负面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对274份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人工智能焦虑对员工偏差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焦虑正向影响员工偏差行为;自我损耗在人工智能焦虑与员工偏差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公我意识负向调节自我损耗对员工偏差行为的影响;公我意识负向调节自我损耗在人工智能焦虑与员工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组织制定政策,干预人工智能焦虑所引发的员工偏差行为,从而提升人工智能变革成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璐  江晴  
近些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再引起政府及民众的关注,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机制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一方面,社会需求减少及大学生自身态度问题导致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起到良好配置资源的作用,即导致了市场失灵。本文将从市场匹配设计角度来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正>2020年-202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从874万增长到1179万人,四年来共增长34.90%。尽管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凸显,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压力依然存在。本课题组2020、2021、2022、2023年连续四年利用自主研发的就业调查工具,对2020年以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综合状况展开年度追踪调查,共收集有效学生问卷52478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从这一追踪调查中发现了就业变化新趋势。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海燕  
当前,应届毕业生存在年终就业率不高、就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但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社会人才需求、毕业生个人的发展,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应引起重视。"双创"背景推进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的研究。为此,文章从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四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经研究发现:各院校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追求就业率数值、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不适应岗位需要等就业问题,而这些是受本科院校的就业指标压力、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失利等因素影响。对此,文章提出落实应用型培养目标、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开展生涯教育等对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宏彬  孟岭生  施新政  吴斌珍  
利用作者收集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我们分析了"官二代"学生与非"官二代"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官二代"学生的起薪比非"官二代"学生的起薪平均高13%(约280元/月)。这一差异不能被学生家庭的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学生的高考成绩、就读大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所解释。因此我们认为父母的政治资本本身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容易遭到侵害,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就业权益保障社会支持网络,是当务之急、应势之需。当前的社会支持网络,各类支持主体之间缺乏协调联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彰显,大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制约着就业权益保障的实际成效。要建立一个互动互融的主体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主体之间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理论自觉和实际能力,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各种就业权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近日,智联招聘网站做了一项关于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调研对象覆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样本中男生占41.4%;女生占58.6%。被访者中以本科生居多,其所占比例为70.2%。此外,高职高专生占19.6%,硕士研究生占9.9%,博士生仅占0.4%。样本中工科类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比例为30.2%,其次是管理学类,占18.9%,再次为理学类,占比为16.4%。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同仪  
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逐渐蔓延至全球,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难以幸免。2008年,一度回落的中国大学生考研人数为何在之后的两年又迅速攀升,且连创新高。就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就业形势对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影响作些探索与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晓玭  宋子斌  王慧晨  
近年来,旅游专业毕业生在业内择业就业率偏低问题一直困扰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实践,已有的职业选择理论(如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在一定程序上已过时,存在忽视诸如核心自我评价之类的重要变量问题。研究提出并实证一个新的职业选择中介模型,即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会支持分别通过职业结果预期和职业兴趣对职业选择意向产生影响。研究样本来自7所高等院校的319名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研究提出并检验9个有关间接影响的研究假设,其中,2个假设(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兴趣→选择意向,以及社会支持→职业兴趣→选择意向)未得到实证支持;其余7个中介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世民  
在研究思路创新的基础上,本文初步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解释经济模型并对应用这 一模型应该具备的三种意识“经济意识”、“条件意识”和“代价意识”进行了说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莹  武毅英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3年12月近年来,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与就业难度日益加大的双重影响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已不仅限于传统的"体制内"就业,出现了向不同行业和区域流动的趋势。高校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趋势对人力资源的初次配置(流动)结构产生了影响并形成了最初的社会分层,即:毕业生通过就业市场被配置到各个行业,进而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平 ,金敏力 ,孟庆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瑜  胡军刚  
本文利用从全国范围内抽样得到数据建立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就大学毕业生个人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类型对其就业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专业类型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学历、毕业院校则并未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