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0)
- 2023(3752)
- 2022(3008)
- 2021(2951)
- 2020(2426)
- 2019(5414)
- 2018(5337)
- 2017(11048)
- 2016(6093)
- 2015(6763)
- 2014(6700)
- 2013(6825)
- 2012(6233)
- 2011(5704)
- 2010(5923)
- 2009(5610)
- 2008(5622)
- 2007(5452)
- 2006(4959)
- 2005(4435)
- 学科
- 农(43232)
- 济(29797)
- 经济(29773)
- 农业(28800)
- 业(27528)
- 管理(12207)
- 业经(11639)
- 中国(9833)
- 农业经济(9553)
- 村(8787)
- 农村(8783)
- 方法(8712)
- 劳(8285)
- 劳动(8285)
- 数学(8225)
- 数学方法(8205)
- 企(7564)
- 企业(7564)
- 发(7153)
- 制(7065)
- 人口(6708)
- 土地(6601)
- 农业劳动(6366)
- 发展(6343)
- 展(6342)
- 收入(6307)
- 策(6101)
- 地方(6054)
- 动力(5982)
- 劳动力(5963)
- 机构
- 学院(89996)
- 大学(83651)
- 济(43701)
- 经济(43018)
- 农(37905)
- 管理(35938)
- 理学(31480)
- 理学院(31243)
- 管理学(30882)
- 管理学院(30727)
- 研究(29261)
- 农业(28429)
- 中国(25124)
- 业大(20577)
- 农业大学(17168)
- 京(16599)
- 财(16514)
- 科学(16294)
- 中心(14897)
- 所(14891)
- 经济管理(13912)
- 江(13768)
- 业(13375)
- 研究所(13361)
- 财经(13114)
- 经济学(12736)
- 经(12070)
- 发(11794)
- 经济学院(11650)
- 省(10978)
- 基金
- 项目(57947)
- 科学(46286)
- 研究(46162)
- 基金(42414)
- 家(35797)
- 国家(35332)
- 社会(31238)
- 科学基金(30598)
- 社会科(29029)
- 社会科学(29024)
- 农(24418)
- 省(23937)
- 基金项目(23036)
- 编号(20654)
- 教育(19304)
- 划(18109)
- 自然(17444)
- 自然科(17005)
- 自然科学(17002)
- 自然科学基金(16721)
- 资助(16439)
- 成果(15855)
- 发(13881)
- 部(13738)
- 业(13404)
- 国家社会(12987)
- 性(12689)
- 课题(12595)
- 制(12491)
- 重点(12074)
共检索到135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就业的流动性强、稳定性差一直是中国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特点。文章从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作匹配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上考察了就业流动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说。基于江苏省农民工调研数据的计量检验显示:在对内生性和样本选择性偏差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就业流动在总体上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但这一作用随着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并且上述效应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宜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充分、及时的就业信息,并重视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流动 人力资本 工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强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通过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综合考察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导致农民工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只是在高分位点处具有微弱影响;在人力资本各变量中,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效应在低分位点处略低于受教育程度,但在中、高分位点处的影响效应则要显著大于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在努力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同时,设法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从而改善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文婷 张广胜
基于2009年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采用改进的"M incer"模型研究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因素,比较分析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是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性别和职业类型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成为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晓军 陈浩
由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与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培训经历、打工年限、年龄和性别对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工资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侧重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和完善城市劳动力培训市场,以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较好地解除农民工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约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艳春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工资构成分析 ,试图说明农民工工资已远远低于其劳动力价值。农民工的低工资成就了“三大资本”的发展壮大 ,也将造就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从目前中国的政策取向看 ,农民工在劳资关系中的从属地位还难以扭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竹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大的就业群体,他们在就业部门和职业层次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解决农民工就业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并分析了三方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的方法措施,以改善农民工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显洲
对农民工工资的最小二乘估计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以后,教育每增加1年,农民工的工资将提高6.1%,参加培训者比不参加培训者的工资要高出15.7%;行业垄断不仅造就了少数人的富裕也造成了多数人的贫困;市场化使人力资本和市场分割的工资效应均明显增强,这意味着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加强教育培训将是同等重要的政策手段。此外,在处理教育的内生性问题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兄弟姐妹数、调查地域的类型都不是理想的工具变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珊珊 李晓峰
为探寻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平衡工资差距的途径,本研究基于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2017年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法估计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并利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使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工资水平,对高工资农民工群体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分不同地区来看,相比于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对工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社会资本在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同时,拉大了农民工工资差距,加剧了农民工内部工资不平等。因此,要吸引农民工加入行业协会等组织,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水平;同时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其工作的不可替代性;还要建立就业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提高就业信息传播顺畅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红岭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有两个方面要素决定新一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分别是新一代的农民工人力资本保有量不多的因素和人力资本增长较小的因素,其中新一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保有量不多是由于新一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欠缺,人力资本增长较小是由于农民工收入不高、工作环境不佳,没能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提升和突破。他们所参加的工作大多是没有什么技术水平、出苦力的工作,造成职业流动方向单一和流动频繁,使得流动在提质方面没有达到预估值。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民工职业流动受人力资本影响效应,以供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民工职业流动 影响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永红 彭超然
大量研究证明人力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人力资本对农民工主观层次上的就业风险有何影响很少见。是否人力资本质量较高的农民工就不担心失业?本文运用调查数据进行相关矩阵分析、方差分析、分类回归分析,对6个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工作年限、年龄对"担心失去现在的工作吗"有重要影响;文化程度、技能/技术级别、更换工作次数对"担心失去现在的工作吗"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就业风险表现出一定的解释力,但并不是全部。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 就业风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莹莹 梁栩凌 张一名
为了解城市融合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状况,文章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调查》课题2017年的调研数据,运用OLS与Logit模型统计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各要素对指数化就业质量指标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衡量就业质量的分指标方面,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文凭效应、证书效应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五险一金参保方面有很强的体现,而对于工作时间情况的改善作用不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守海
本文试图考察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动态影响。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具有渐进性影响,在短期内对它的冲击较弱,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而市场需求则相反,在短期内能快速推动资本积累,但此后影响迅速衰减。尽管近年来由于后者抵消作用,资本积累没有放缓,但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它的威胁将逐渐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威胁并不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自身,而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后城镇劳动力工资强劲而持续的补涨。要缓解上述风险,就必须理顺工业部门工资结构,改变二元就业制度下两类工资间非对称的传导机制。
关键词:
农民工工资 资本积累 工资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俊
本文以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长三角地区五市(县)473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流动就业类型农民工的月工资水平及其工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增强,其月工资水平也不断上升;同时,就业流动程度不同的农民工,其工资决定机制也不同,但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人力资本因素的敏感度最强。流动就业成为农民工摆脱"合法化"的低工资制度安排的基本选择。因此,应从最低工资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入手,改变现有农民工工资制度。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就业 制造业 工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凌云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这一群体的低工资、劳动安全、劳动健康、失业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问题和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较低,个人素质较低。本文基于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提出我国应该着力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不仅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而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显洲
文章关注城市职工和农民工两个群体工资差异的大小和来源。利用CGSS2013数据和均值分解法,文章考察了人力资本和歧视的贡献。研究发现:在实现就业以后,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特征差异,歧视并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主要存在于就业实现的过程中,就业歧视解释了两个群体大约一半的工资差异;教育从特征差异、回报率差异、就业概率差异三个方面为工资差异做出了贡献;工作经验在工资决定中具有逆歧视作用。我们的研究意味着,要缩小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必须从缩小前市场差别开始,并通过促进市场竞争、明确歧视的实践标准、简化反歧视的诉讼程序等措施来减少就业歧视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