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5)
2023(10911)
2022(9748)
2021(9188)
2020(7719)
2019(17827)
2018(17787)
2017(34821)
2016(19018)
2015(21293)
2014(21423)
2013(21157)
2012(19401)
2011(17440)
2010(17250)
2009(15529)
2008(14915)
2007(12927)
2006(11012)
2005(9530)
作者
(55676)
(46098)
(45658)
(43544)
(29269)
(22260)
(20814)
(18168)
(17397)
(16369)
(15784)
(15474)
(14566)
(14453)
(14182)
(14164)
(13898)
(13592)
(13108)
(13064)
(11488)
(11156)
(11132)
(10342)
(10342)
(10264)
(10110)
(10074)
(9225)
(9158)
学科
(72452)
经济(72371)
管理(52341)
(51116)
(42393)
企业(42393)
方法(35497)
数学(30571)
数学方法(30227)
中国(19620)
(18947)
(18065)
(17759)
业经(15886)
地方(14501)
(13067)
贸易(13062)
农业(12886)
理论(12755)
(12680)
(12436)
(12189)
技术(11872)
(11791)
财务(11729)
财务管理(11709)
环境(11234)
企业财务(11161)
(10790)
银行(10741)
机构
大学(267110)
学院(265283)
管理(106516)
(101820)
经济(99555)
理学(93235)
理学院(92132)
研究(91152)
管理学(90483)
管理学院(89998)
中国(65187)
科学(59179)
(57530)
(46743)
(45089)
(44749)
研究所(43147)
业大(42188)
中心(40569)
财经(37066)
(36836)
北京(36284)
(35524)
农业(35368)
师范(35178)
(33841)
(33414)
(30426)
经济学(29596)
师范大学(28663)
基金
项目(189624)
科学(148449)
基金(137733)
研究(135989)
(121281)
国家(120307)
科学基金(102687)
社会(83580)
社会科(79075)
社会科学(79054)
基金项目(74176)
(73531)
自然(69158)
自然科(67540)
自然科学(67525)
自然科学基金(66305)
(62786)
教育(61883)
资助(56811)
编号(55228)
成果(44332)
重点(42507)
(41477)
(39825)
(39260)
课题(37687)
科研(36752)
创新(36536)
大学(35119)
教育部(35065)
期刊
(106593)
经济(106593)
研究(75807)
中国(46751)
学报(45832)
科学(41824)
(39807)
管理(38125)
大学(33787)
(32467)
学学(31822)
教育(29670)
农业(28191)
技术(21691)
(20192)
金融(20192)
财经(17340)
业经(17196)
经济研究(17188)
(14719)
图书(14531)
(14528)
问题(13790)
科技(13656)
理论(13548)
资源(12826)
实践(12611)
(12611)
(12324)
技术经济(12312)
共检索到37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车伟  蔡昉  
通过分析中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以及劳动力价格变化与就业等之间的关系 ,本文尝试回答经济增长能否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同时 ,根据对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研究 ,文章在最后还简要分析了WTO的就业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车伟  
在纪念劳动科学研究所建所20周年“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策研讨会”上张车伟、高书生的发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本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进入低就业弹性时期。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以及就业统计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当前较低的就业弹性系数存在低估的可能;“十一五”期间,制约就业增长的制度性因素将得到较大改善; 在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定位、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将有助于就业弹性系数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本波  
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指标,也是对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和预测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进而从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出发,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隽  曾丹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是否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2—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增长情形下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从物质与文化消费关系的角度对引起该变化的机制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收入增长情形下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行为呈现较为刚性的新特征。具体而言,2008年伴随着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显著下降,此后文化类商品逐渐成为居民生活必需品;收入增长背景下居民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间关系的转变是造成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下降的关键原因,2008年后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物质消费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由替代转为推动,文化商品和服务逐渐成为居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我国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收入弹性存在明显差异。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消费的良性发展,应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释放其文化消费潜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民生服务,稳定居民文化消费预期;加快文化产业供给结构调整,打造与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新特点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布局;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凌  
尽管理论上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本文对上海市2004-2011年间各行业劳动力吸纳情况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和建筑业仍是现阶段上海市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并且有迹象表明,上海市的最终就业流向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显著变化。超过5 0%的新增就业由建筑业提供,工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已不复存在。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规模投资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稳定上海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两大关键因素。但另一方面,半数以上新增就业由建筑业提供的现状也意味着,未来上海市就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一定隐患。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志银  
税收弹性反映税收增长对收入增长的灵敏性,而税负弹性则反映税负变动对应税收收入变动的灵敏性,增收不一定增加税负。对2004~20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个人所得税收入总体变化稳定,工资薪金所得在历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中占比都较高。但各应税项目的结构性收入、税收负担及税负弹性变化不一,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税负灵敏度差异明显。我国正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应进一步优化简并分类,实现"综合"与"分类"结合计征,规范税前减除标准和范围,调整并优化税率,完善个人收入与财产税源信息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志银  
税收弹性反映税收增长对收入增长的灵敏性,而税负弹性则反映税负变动对应税收收入变动的灵敏性,增收不一定增加税负。对200420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个人所得税收入总体变化稳定,工资薪金所得在历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中占比都较高。但各应税项目的结构性收入、税收负担及税负弹性变化不一,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税负灵敏度差异明显。我国正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应进一步优化简并分类,实现"综合"与"分类"结合计征,规范税前减除标准和范围,调整并优化税率,完善个人收入与财产税源信息监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文忠  
在21世纪,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技术、市场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更好地适应环境变革的现实需要和应对其所带来的挑战,一种更加具有灵活性的弹性用工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可能逐步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当代中国企业可能实施的弹性用工制度的定义、方式、必要性以及问题与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飞  吴崇宇  陈福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以"出口通胀"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传导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Armington替代弹性作为研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重要工具,实现了非同质产品假设以及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等进行改进,准确地估算出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的整体水平,进而将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由存在性分析引向动态性分析。研究发现:近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飞  吴崇宇  陈福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以"出口通胀"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传导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Armington替代弹性作为研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重要工具,实现了非同质产品假设以及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等进行改进,准确地估算出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的整体水平,进而将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由存在性分析引向动态性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经测算为负值,国际金融危机后该弹性明显下降;目前中国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存在互补性特征,进口价格传导效应虽然存在但并不显著,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被进一步弱化。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价格水平的波动主要源于国内生产价格的走势,外部因素影响力有限,因此,应从预防输入性通货膨胀(或紧缩)风险转向预防国内因素带来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领娣  张磊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 (PLS)对区域层面1986-2010年劳动-能源的替代弹性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样本前半期(1986-1996)替代弹性表现为稳定态势但后半期(1997-2010)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总体而言替代弹性保持了一定水平(均值为1.007);区间替代弹性存在差异且差距变动不大。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技术进步、市场化水平等差异可能导致了地区间替代弹性的不同。基于能源耗竭与就业增长的双重约束,需要不断提升劳动对能源的替代能力和替代质量。切实改变经济高增长偏好与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有助于实现就业增长与能耗降低的有机结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春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弹性系数却快速下降。文章综合应用了核密度函数、样带、地统计、面板数据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县域就业水平的空间格局,并对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大地带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关系的差异。通过就业弹性双对数模型得出中国县域经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甚微,且有地带差异。文章从空间角度为就业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机理探讨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春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弹性系数却快速下降。文章综合应用了核密度函数、样带、地统计、面板数据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县域就业水平的空间格局,并对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大地带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关系的差异。通过就业弹性双对数模型得出中国县域经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甚微,且有地带差异。文章从空间角度为就业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机理探讨提供了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