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0)
- 2023(5551)
- 2022(4779)
- 2021(4510)
- 2020(3766)
- 2019(8468)
- 2018(8766)
- 2017(15818)
- 2016(9321)
- 2015(11014)
- 2014(11737)
- 2013(11003)
- 2012(10363)
- 2011(9299)
- 2010(9831)
- 2009(9051)
- 2008(9063)
- 2007(8743)
- 2006(7867)
- 2005(7485)
- 学科
- 济(29546)
- 经济(29487)
- 管理(25288)
- 业(22042)
- 企(17402)
- 企业(17402)
- 中国(13328)
- 农(11682)
- 制(10752)
- 财(9816)
- 理论(8710)
- 学(8515)
- 体(8004)
- 方法(7998)
- 业经(7887)
- 银(7840)
- 银行(7822)
- 教育(7525)
- 行(7471)
- 农业(7430)
- 地方(7377)
- 融(6764)
- 金融(6757)
- 教学(6163)
- 贸(6128)
- 贸易(6123)
- 易(5906)
- 和(5628)
- 务(5577)
- 数学(5542)
- 机构
- 学院(130430)
- 大学(126897)
- 研究(48084)
- 济(46030)
- 经济(44530)
- 管理(42421)
- 中国(38847)
- 理学(33499)
- 理学院(33042)
- 管理学(32227)
- 管理学院(31980)
- 京(29493)
- 科学(29328)
- 所(26322)
- 财(25612)
- 江(24274)
- 农(23817)
- 研究所(22997)
- 中心(22708)
- 范(19860)
- 师范(19629)
- 北京(19593)
- 州(19576)
- 技术(18501)
- 农业(18311)
- 财经(18248)
- 业大(18206)
- 省(17943)
- 院(17439)
- 经(16100)
- 基金
- 项目(72914)
- 研究(58372)
- 科学(54581)
- 基金(47062)
- 家(40758)
- 国家(40312)
- 科学基金(32710)
- 社会(32051)
- 省(30935)
- 社会科(29859)
- 社会科学(29853)
- 教育(28347)
- 编号(27356)
- 划(25342)
- 成果(25047)
- 基金项目(23778)
- 课题(20744)
- 资助(20172)
- 自然(19802)
- 自然科(19272)
- 自然科学(19265)
- 自然科学基金(18885)
- 年(17411)
- 重点(16960)
- 发(16100)
- 项目编号(16085)
- 性(15905)
- 部(15043)
- 创(14656)
- 大学(14024)
共检索到22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汤建光 李江 庄士诚
就业弱势群体是指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解决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对有效控制社会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非人力资本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市场制度无情的竞争机制以及各种名目的就业歧视,农民进城引发的“就业替代”效应,政府、社会对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扶助不足和法律援助缺位,是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法律的保障援助和社会的关注支持。
关键词:
就业弱势群体 失业 就业扶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杰 李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已引 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无法通过劳动力 市场的自发调节来解决,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分析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弱 势群体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关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劳动力市场 就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刘后平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经济体制转型是重要的制度原因。制度变迁对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规模、程度等均有较大影响。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建立和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弱势类型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新利
弱势群体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原则、职能、人文精神、发展趋势决定了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是其基本工作内容。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为弱势群体开展服务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弱势群体 知识服务 信息服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晓梅
扶持和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要求 ,亦是保证市场就业有效运作的条件。要针对目前下岗职工中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转岗转业困难的弱势就业群体的再就业 ,从六个方面即再就业政策援助、再就业岗位援助、社区服务援助、社会保障援助、法律咨询援助等提出应对性措施。以期通过运用更优惠政策、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道德氛围 ,给予弱势群体持久、稳定帮助。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再就业 援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军
城市新弱势群体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其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的特殊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税收政策作为外生变量要引起如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以及企业雇佣新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等内生变量发生变化,才能起到作用。其次,就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在就业培训、政策的适用对象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同时考虑,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弱势群体 就业 税收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王前进
分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失业情况的严重性、特殊性及其原因 ,提出了构建我国弱势群体扶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标本兼治、着眼未来的就业扶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志琼,吴中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建超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其产生原因、弱势程度和相关特征三个角度归纳了不同的弱势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对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政府建立就业保障和服务、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弱势群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贾丽晶
文章论述了关怀、帮助弱势群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责;介绍辽宁省图书馆在为“弱势群体”服务中,拓宽服务渠道,进行的一系列服务和探索。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和谐社会 图书馆 服务探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英 车滨 沈飞
贫穷往往并非老弱病残所致,而是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了剥夺和侵害所致。因此,正确地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就应该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
关键词:
弱势群体 贫穷 征地制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小华
阐明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过程中 ,为弱势群体服务应当是公共图书馆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职能 ,综合论述了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若干实践活动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关爱服务 小康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