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9)
2023(15410)
2022(13172)
2021(12445)
2020(10297)
2019(23929)
2018(23696)
2017(44281)
2016(25060)
2015(28432)
2014(28759)
2013(27473)
2012(25142)
2011(22574)
2010(23285)
2009(21359)
2008(19953)
2007(17695)
2006(15677)
2005(14183)
作者
(68749)
(56770)
(56438)
(53974)
(36069)
(27342)
(25785)
(22156)
(21930)
(20524)
(19535)
(19095)
(18086)
(17957)
(17717)
(17614)
(17151)
(16816)
(16304)
(16266)
(14482)
(14108)
(13688)
(12914)
(12881)
(12770)
(12739)
(12652)
(11476)
(11221)
学科
(84141)
经济(84012)
管理(70263)
(65911)
(56064)
企业(56064)
方法(37493)
中国(35514)
数学(32223)
数学方法(31806)
(27931)
金融(27928)
(27079)
(26299)
银行(26250)
(25287)
教育(24392)
(24242)
(23684)
业经(20821)
理论(20490)
(20131)
地方(18374)
(17630)
财务(17559)
财务管理(17525)
企业财务(16708)
农业(15762)
技术(15450)
(15312)
机构
大学(342997)
学院(338132)
管理(127724)
(126737)
经济(123424)
研究(114355)
理学(110004)
理学院(108696)
管理学(106762)
管理学院(106121)
中国(85407)
(74332)
科学(68499)
(62797)
(56785)
中心(52740)
(52661)
师范(52262)
(51489)
研究所(51468)
(50057)
财经(49544)
北京(47865)
业大(47630)
(44935)
师范大学(42610)
(41821)
教育(41714)
(41250)
技术(39319)
基金
项目(227018)
科学(179057)
研究(174536)
基金(160814)
(138087)
国家(136762)
科学基金(117346)
社会(106876)
社会科(101017)
社会科学(100992)
(90542)
教育(87237)
基金项目(84923)
(77019)
自然(74221)
编号(74162)
自然科(72453)
自然科学(72437)
自然科学基金(71110)
资助(65927)
成果(63409)
课题(54080)
重点(51977)
(51481)
(48647)
(47950)
项目编号(45914)
教育部(45177)
(44999)
创新(44377)
期刊
(139540)
经济(139540)
研究(110296)
中国(79782)
教育(71004)
学报(50844)
(48568)
管理(46799)
科学(46123)
(45655)
(40799)
金融(40799)
大学(40172)
学学(36329)
技术(32675)
农业(30947)
财经(24540)
业经(21553)
经济研究(21045)
(20879)
职业(18871)
问题(17237)
图书(16933)
理论(16887)
实践(15485)
(15485)
(15285)
科技(15274)
(14940)
论坛(14940)
共检索到515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士兵  沈延兵  沈燕明  
针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就业引导教育缺失等问题,认为将就业引导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理想信念导向,推进全员育人,创新科学的就业引导理念;需要坚持全程育人导向,覆盖课堂内外,构建新型的就业引导体系;需要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强化责任培养,打造丰富的职业实践体系;需要坚持协同育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构筑优质的就业服务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环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中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才成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邢清华  
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职业精神各要素,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构成,提出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育人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学芳  韩映雄  
阐述了"学科文化"和"跨学科研究生"的内涵,说明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跨学科研究生实现学科文化融入的因素,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生学科文化融入的过程和途径,最后提出了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实现学科文化融入的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阐述了工程论理教育及其时代性,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养成工程伦理道德提供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为其道德品质培养提供精神指引。指出具体的融入路径包括: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优化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季伟峰  任宝龙  
分析了第一课堂推进研究生“德学共育”的融合力不强,第二课堂跟进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力不够,网络云课堂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不足,社会大课堂有效促进研究生成长的创新力受限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时代诉求与现实梗阻。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内在机理,并以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四课联动”思政育人体系为例,提出立足第一课堂、深耕“主阵地”,打造第二课堂、盘活“补充形势”,占领网络云课堂、抓住“最大变量”,融通社会大课堂、用好“源头活水”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路径建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缪园  刘栩凝  杨颖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涵义进行了探析,勾勒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体系的构建,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的关系,并由此总结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初步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海  陈荣明  
"双创"文化具有引领研究生培养导向、激发研究生成长活力、展现研究生双创效能的重要价值。南京理工大学从壮大"双创"文化基因,提高研究生"双创"意识;融入"双创"文化要素,提升研究生"双创"能力;营造"双创"文化环境,提升研究生"双创"志趣三个方面入手,将"双创"文化融入研究生培养中。南京理工大学的经验表明要想发挥"双创"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一要凸显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和核心地位;二要优化活动组织,搭建"双创"文化平台;三要形成合力,构建研究生"双创"文化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更多贡献两项战略任务,其结合点在研究生培养,因而研究生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处于一个转型期,研究生规模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对中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瑛  
新世纪以来,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创新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在阐释学术创新与学术创新能力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学术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后分析了造成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几种因素,最后,本文指出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和学术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来构建学术创新机制、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东旭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研究生扩招已使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研究生培养质量涉及面广,其中培养过程对研究生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主要环节改革进行研究,可以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骥  周淑珍  
通过合理设计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将《学会做事》中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课中,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使价值观教育渗透、融合到新生教育、在校生学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结果表明,价值观教育对培养"全面的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开发学生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工作态度,使学生成为自立的、有责任的公民,具有一定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为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纵观党的发展历史,它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教育是传承和创新文化、塑造灵魂的重要阵地。深入学习、研究和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阮平章  
通过调研与实证材料研究分析,从研究生、学校和社会等不同视角透视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弊端,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全面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