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4)
2023(12252)
2022(10593)
2021(9918)
2020(8168)
2019(19259)
2018(18807)
2017(33750)
2016(19844)
2015(23285)
2014(24065)
2013(23185)
2012(22467)
2011(20615)
2010(21228)
2009(19260)
2008(19150)
2007(17429)
2006(15516)
2005(14576)
作者
(57683)
(48257)
(48211)
(46121)
(30709)
(23292)
(22220)
(18817)
(18560)
(17768)
(16377)
(16345)
(15631)
(15556)
(15259)
(15213)
(15130)
(14239)
(14011)
(14003)
(12540)
(12156)
(11781)
(11329)
(11115)
(10905)
(10899)
(10816)
(9977)
(9957)
学科
(81454)
经济(81377)
(44845)
管理(44562)
(32318)
企业(32318)
中国(32183)
方法(30257)
数学(26179)
(25939)
数学方法(25917)
地方(23704)
教育(22157)
(18467)
业经(17924)
农业(17620)
(17378)
(16050)
贸易(16037)
理论(15637)
(15462)
(14658)
(14242)
(13879)
银行(13845)
(13840)
金融(13837)
(13429)
技术(12950)
地方经济(12858)
机构
学院(281113)
大学(277454)
(110557)
经济(107842)
研究(107695)
管理(94395)
理学(78837)
理学院(77697)
中国(77258)
管理学(76198)
管理学院(75640)
科学(65165)
(63240)
(56930)
(51799)
研究所(51309)
(50591)
中心(48368)
(47980)
师范(47606)
(47191)
北京(41566)
业大(40617)
农业(40392)
教育(39545)
技术(38800)
财经(38594)
师范大学(38438)
(37959)
(37782)
基金
项目(173113)
研究(135861)
科学(134844)
基金(117124)
(101363)
国家(100267)
科学基金(83024)
社会(80284)
社会科(75517)
社会科学(75496)
(72268)
教育(70028)
(61826)
基金项目(60963)
编号(60538)
成果(52019)
自然(50437)
自然科(49155)
自然科学(49139)
自然科学基金(48248)
资助(48132)
课题(46152)
(44075)
重点(41391)
(39287)
(38111)
(36223)
发展(35574)
(35397)
(34939)
期刊
(132639)
经济(132639)
研究(95486)
中国(75591)
教育(67467)
(48321)
学报(43386)
科学(39051)
(38618)
管理(34089)
大学(32968)
农业(32849)
技术(30740)
学学(29202)
(28333)
金融(28333)
业经(22198)
经济研究(20884)
职业(20736)
财经(18944)
(18125)
问题(17320)
(16497)
(16170)
论坛(16170)
图书(15390)
(15206)
国际(13683)
技术教育(13655)
职业技术(13655)
共检索到461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天津职业大学课题组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了解其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战略意义的同时,更加关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是影响与制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天津职业大学课题组受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的委托,从2003年开始,连续两年进行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2004年就业状况调查,采取信函、传真、电话、座谈、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郭建如  金轶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考虑到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个体就业观念的差距,本文提出应该横向比较本科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结果的差异,同时纵向比较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其实际就业结果的差异,以此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利用上述方法,本研究发现本科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迥异,高等职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显著改变其求职结果。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本文发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未必显著比本科毕业生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中兴  齐晓翠  赵丽娜  张金耀  
本文通过对医学高职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就业状况调查,从工资收入、发展稳定性、工作态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状况。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的职业发展相对稳定、空间广阔,但从就业质量、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从市场人才需求、学校教育、学生素质等个方面分析,有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当前,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既要研究如何扩大就业规模问题,也要研究提高就业质量问题,而职业稳定性是涉及就业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日前,麦可思研究院(MyCos)向社会发布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中对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本刊节选报告中有关高职高专生的数据与分析,展示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情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晓莉  
结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就业工作实际,分析高职高专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面临问题,从发挥行业优势、建立市场供需动态平衡机制,贴近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提升学生行业特质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三个层面提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更良  
借助"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对全国公路交通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了收集,并对各院校2017年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本地市就业率、本省就业率、本区域就业率、外省就业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所属行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互动关系;在区域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办学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行业需要,提高学生的技能和不可替代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凤英  刘学惠  
采用问卷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状况及压力原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同性别、是否找到工作、学生在就业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就业压力源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高职毕业生所体验的就业压力更多是由社会现实状况带来的,其次是个人内在压力源和社会支持压力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蒋承  
家庭社会网络如何从宏观机制上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就业质量,在理论上缺乏细致的讨论。本文在内生贴现因子模型中引入家庭社会网络,从理论上首次探究家庭社会网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家庭社会网络通过影响贴现因子和进入不同行业的概率分布作用于就业质量,导致热门专业需要的最优家庭社会网络积累量低于非热门专业,进而提出"家庭社会网络积累更广泛的个体会较为分散地选择专业,但会集中于高收入行业就业,导致就业质量受到影响"的假说。进一步,基于2009-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更广泛的家庭社会网络积累会显著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但会降低就业匹配度。总之,家庭社会网络会显著影响高校毕业生"专业分散,行业集中"就学与就业特征的形成,进而提升就业满意度,并降低就业匹配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妙弟  江小明  
通过对高职生就业的形势、提高就业率应采取的措施、高职生高就业率的保证因素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加强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与特色,加强就业工作,是实现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保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尧飞  
高校初就业毕业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生存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引起社会关注和关心。通过对江苏省12所高校566名2010—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薪资收入随工作年限逐步增长,并趋于稳定;社会保障情况普遍较好,但也有一部分令人堪忧;生活环境表现得一般,大部分毕业生收支结余较少,有相当一部分入不敷出,特别是在住房和婚恋方面,经济问题成为首要制约因素,且男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就业的社会环境,毕业生普遍感受一般。总体来看,高校初就业毕业生面临生存贫困问题,必须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手段及时加以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巍  蔡学军  成龙  
为了解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毕业博士生信息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我国博士生就业情况与变化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琼  刘案榕  
文章从就业数据引出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弊端,主要有思想观念落后、注重短期效益、专业集中度较低等,应按照就业导向原则、服务地方原则以及适度超前原则对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革,包括长短线专业并举、学科专业交叉、市场引导、校企合作和注重职后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文琪   岳昌君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作为重点群体之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尤为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2013-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探讨本科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能力增值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本科生在高等教育期间的能力增值对其就业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能力增值和非认知能力增值的提升均有助于促进就业满意度的提高,且认知能力增值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类分析发现,能力增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双一流”高校学生的就业起薪上,而对“双一流”高校学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建议高校和学生结合实际加强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塑造与培养,同时强化以能力为导向的市场化用人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金文旺  蒋承  
本文基于2007、2009、2013年三次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选取大学综合排名、学科评估排名、教师人数与本科招生人数之比、国家一级学科数、博士点数量与硕士点数量之比作为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指标,采用Yulized residuals和工具变量法,定量估计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回报率,并解决了估计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和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毕业生起薪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质量每提高1标准差,高校毕业生工资平均增加2.79%—17.3%;同时,高等教育质量绝对水平更高的大学,其教育质量反映在毕业生工资上的回报率也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