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9)
- 2023(5350)
- 2022(4714)
- 2021(4631)
- 2020(3770)
- 2019(9066)
- 2018(9021)
- 2017(16899)
- 2016(9986)
- 2015(11293)
- 2014(11586)
- 2013(10760)
- 2012(9960)
- 2011(9061)
- 2010(9673)
- 2009(8682)
- 2008(8650)
- 2007(7762)
- 2006(7336)
- 2005(6914)
- 学科
- 济(32336)
- 经济(32279)
- 管理(28810)
- 业(27364)
- 企(23936)
- 企业(23936)
- 中国(13214)
- 农(11771)
- 制(11462)
- 策(10865)
- 财(10191)
- 方法(9356)
- 业经(9297)
- 体(8544)
- 理论(8449)
- 地方(7461)
- 农业(7385)
- 数学(7106)
- 技术(7072)
- 银(6998)
- 银行(6990)
- 数学方法(6947)
- 行(6790)
- 教学(6777)
- 税(6766)
- 体制(6694)
- 教育(6642)
- 税收(6618)
- 收(6563)
- 贸(6365)
- 机构
- 学院(134225)
- 大学(123703)
- 济(53813)
- 经济(52528)
- 管理(48776)
- 研究(46619)
- 理学(40336)
- 理学院(39911)
- 管理学(39405)
- 管理学院(39101)
- 中国(35834)
- 财(29147)
- 京(26962)
- 科学(24800)
- 江(23427)
- 所(23292)
- 职业(21215)
- 财经(20872)
- 技术(20696)
- 研究所(20425)
- 中心(20399)
- 经(18881)
- 范(18612)
- 师范(18481)
- 州(18379)
- 农(17935)
- 北京(17566)
- 院(16916)
- 经济学(15152)
- 职业技术(15133)
- 基金
- 项目(76143)
- 研究(65132)
- 科学(60622)
- 基金(51383)
- 家(42583)
- 国家(42132)
- 社会(37807)
- 科学基金(36403)
- 社会科(35580)
- 社会科学(35572)
- 教育(34019)
- 省(32163)
- 编号(30465)
- 划(26402)
- 成果(26323)
- 基金项目(25770)
- 课题(23492)
- 自然(21662)
- 资助(21600)
- 自然科(21125)
- 自然科学(21120)
- 自然科学基金(20754)
- 年(20167)
- 性(18343)
- 重点(17784)
- 部(17485)
- 项目编号(17329)
- 发(17311)
- 规划(17206)
- 创(16469)
共检索到222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蒲伟 罗立民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按照社会需求变革,随着社会需求发展。作为自组织系统,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自身的结构,以随时把握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市场有效需求,以及对这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从而确立起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方案,制订相应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为了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保证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乃至供不应求,高职院校有必要对自身组织结构系统实施有效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郁 曾娅妮
在科教融汇理念下,高职院校构建助推科研和教育质量双向提升的跨专业组织已是必然。通过对四种类型跨专业组织特征的分析可知,目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多为矩阵结构,本身有向网状结构、无边界结构发展演变的趋势。由此,进一步提出“自上而下”的整合式推进“、自下而上”的聚合式带动“、由内而外”的外延式发展等跨专业组织运行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琦
职业素养对于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学校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很多高职学生也未能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营造职业素养培育真实环境,建立实现职业素养持续养成的评价制度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 就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本文以社会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中国高职院校正在经历的组织变革。在宏观层面上,在全球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下,高职院校正从社会公共机构向企业转变,将就业能力作为新的使命。在微观层面上,在新使命的影响下,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教学方式、教师发展和内部管理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符合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也符合组织变革的冲击-反馈模式。一个潜在的后果是高职高专院校有可能退化为职前就业培训机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钋在《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Z-1期中撰文并以社会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高职院校正在经历的组织变革。在对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变革进行研究时,作者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与田野调查法混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了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峰 蒋枫 刘爱军
企业组织变革已经成为员工一种主要的工作压力源。传统的组织变革研究过于突出战略、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和反应等微观层面的因素重视不够,因而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应对是变革情境下员工最典型的心理活动和反应形式。员工应对策略的选择对其个人和企业变革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员工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员工的变革应对策略总体上可以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大类。影响员工变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变量、认知评价、人格、自信、自我效能感、情绪和社会支持以及组织层面的因素和变革本身的特点等。员工结合自身特质和拥有的资源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变革...
关键词:
企业变革 变革压力 应对策略 影响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海兵
教育组织的变革不仅是目前我国教育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针对教育组织本身,从变革的基本变量、变革的程序、变革的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阻力的不同来源.具体分析了个人和组织形成变革阻力的主要原因.着重介绍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和克服阻力的策略以及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琪
现代企业的组织变革实质是一种整体再造工程,这意味着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全新变革,这是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配合企业竞争战略的确定和实施的应对之策。明确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及其战略意义,并相应对组织中各项工作职位进行分析、描述、设计和再设计,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念更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变革,则是发展的主要过程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
组织变革 人力资本化 人力资源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志扬 从奎
路径依赖是组织积累资源和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基于路径依赖的组织变革会使组织陷入非效率的路径而无法摆脱,而当前学者们对于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机理的讨论比较缺乏。文章剖析了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机制形成的三个阶段的内部特征,揭示了组织变革路径从生成到锁定的演化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机制的管理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向荣
如何寻求推进组织转型的创新型管理方法,实现从松散封闭的自治学术组织向高效服务的战略中心型创业组织转型,对于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探索创业型高校与加强产教融合、开放办学的高职发展方向完全一致。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模型,可以充分发挥管理流程中的战略协同效应,并把组织的创业发展战略转化为各种具体指标。从客户(学生、社会组织与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建立起分适于组织层面和业务部门的变革管理框架,推动高职院校向创业型组织转型发展。
关键词:
创业型高职院校 组织变革 平衡计分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洪波
从组织变革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是一项行政政策驱动下由学校管理层计划的变革,作为组织成员的教师群体的认同与支持是确保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可能使教师群体感受到自我否定的危机、胜任力不足的压力、职业角色的超载以及关系网络的破坏,从而导致其对变革不同程度的抵制。针对这些潜在风险,高职院校要通过创造基于诊改的积极愿景,鼓励广泛、深入的教师参与,推行教师职业发展保障计划,形成鼓励变革的绩效评价导向,提升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等方面创设心理安全环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谭本艳 赵晓飞
组织的变革与人力资源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正确处理好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前提下,把握不同组织变革态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组织变革 人力资源 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何齐宗
"教研室"是现代西方大学之外的高校组织模式的创新。教研室既是一种教学组织,也是一种研究组织和教师组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造中被取消或其作用被弱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求我们重建教研室以促进高校的教学从个体走向合作。高校的教研室应当建设成为组织和协调教学的平台,讨论和研究教学的中心,增进教师交流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加油站"。
关键词:
教研室 教学组织变革 高校教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冯美珊
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通常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变革,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变革类型,本文提出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战略变革应该采取均衡人力资源的评估和创建与战略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的两种策略;在结构变革中应该注重整合组织机构和指引变革方向;在人员变革中应该采取选聘优秀人才、合理配置人才以及设计、干预并整合裁员过程等策略;在文化变革中应该注重培育适合变革的氛围、利用激励、晋升等方式传播新文化以及塑造共同的变革愿景等。本文强调了在组织变革中直线部门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企业的组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组织变革 直线部门 管理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梅芳 张奥 李秉泽
动态竞争理论强调了企业家必须对机会保持警觉性,通过感知企业间的竞争张力来实施组织变革策略。然而,关于上述方面的实证研究十分匮乏。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机会警觉性、竞争张力与组织变革策略的研究模型,并利用来自东北地区的183份有效问卷检验了上述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机会警觉性与竞争张力分别对组织变革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竞争张力正向调节机会警觉性与组织变革策略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剧烈的竞争环境中有效实施组织变革策略的企业家而言,除了要提升其机会警觉性之外,还要加强对企业间竞争态势的理解,认识竞争张力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