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3)
2023(2909)
2022(2377)
2021(2294)
2020(1923)
2019(4388)
2018(4361)
2017(6490)
2016(5073)
2015(6207)
2014(6293)
2013(5216)
2012(4713)
2011(4224)
2010(4545)
2009(3470)
2008(3369)
2007(3190)
2006(2686)
2005(2374)
作者
(11497)
(9440)
(9370)
(9175)
(6018)
(4605)
(4233)
(3854)
(3737)
(3594)
(3377)
(3280)
(3244)
(3054)
(2998)
(2934)
(2904)
(2902)
(2794)
(2726)
(2709)
(2617)
(2562)
(2363)
(2172)
(2171)
(2166)
(2106)
(2103)
(2063)
学科
教育(10872)
中国(9864)
教学(7598)
管理(6870)
理论(6568)
研究(5963)
学法(5226)
教学法(5226)
(4630)
学校(4627)
学理(4587)
学理论(4587)
(4579)
(4055)
经济(4051)
研究生(3865)
工作(3178)
政治(3106)
思想(3101)
(2985)
思想政治(2931)
政治教育(2931)
治教(2931)
德育(2910)
(2760)
企业(2760)
(2585)
技术(2456)
职业(2406)
(2329)
机构
大学(53978)
学院(53484)
研究(19021)
教育(15739)
职业(14846)
技术(13777)
(13442)
师范(13347)
管理(12417)
(12045)
(11177)
(10999)
科学(10912)
职业技术(10399)
经济(10302)
理学(10022)
理学院(9841)
师范大学(9766)
(9660)
管理学(9310)
管理学院(9217)
技术学院(9064)
中国(8922)
研究所(8686)
(8476)
(8457)
业大(8184)
北京(7993)
中心(7670)
(7302)
基金
项目(33161)
研究(32394)
科学(24684)
教育(23246)
编号(17544)
(17355)
基金(16912)
课题(15851)
成果(15519)
社会(14544)
(14449)
(14238)
(13440)
社会科(13382)
社会科学(13378)
国家(13151)
科学基金(10497)
规划(10358)
项目编号(9677)
(9514)
研究成果(9320)
高校(8879)
重点(8717)
基金项目(8637)
年度(8509)
(8505)
大学(8072)
(7838)
(7797)
(7624)
期刊
教育(36774)
中国(26924)
研究(18268)
职业(15042)
(14274)
经济(14274)
技术(12119)
技术教育(9919)
职业技术(9919)
职业技术教育(9919)
学报(8174)
(7004)
大学(7004)
(6773)
图书(6746)
(6256)
论坛(6256)
高等(5696)
科学(5359)
农业(5239)
书馆(5168)
图书馆(5168)
成人(5143)
成人教育(5143)
(5140)
学学(5126)
管理(4799)
职教(4546)
高等教育(4470)
研究生(3499)
共检索到9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婕  
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强化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职业精神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予以充分重视和践行。文章以就业需求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精神现状以及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强化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具体实现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旭军  孟繁华  张爱国  
"十二五"中后期,我国就业同时面临供大于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出现了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行的复杂局面。在中央提出的稳增长、保就业宏观政策背景下,研究提高本科职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就业能力相关理论与就业技能研究成果,重塑就业技能指标体系,提出本科职业院校毕业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模型和培养路径,为学校制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政策与措施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志来  
通过对2004年至2013年期间适龄劳动力人口和实际经济增长率分析,发现适龄劳动力人口、高校毕业生增量呈现由增加到下降趋势,2010年至2013年最近这四年则稳定在极小区间变化,并分析人口红利消失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经济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得出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背景下实际经济增量超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时,经济增长内生的岗位需求满足毕业生就业供给,并分析和预测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里,第二、三产业新增就业数远超过毕业生人数,高等教育就业导向培养模式拐点已经出现,在此基础上,分析就业导向培养模式存在着四方面问题,从而对我国高等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正,应回归高等教育本质,重视个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宝成  何万丽  
通过对宁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发现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职业核心能力欠缺。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晓舒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 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影响较大。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关。而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着眼需求,立足就业,由重课堂教学转向重实际能力,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全面发展,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优秀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亚纯  李美娜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逻辑起点。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把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审视其内部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发现存在诸多现实生态病理,如生态理念模糊、生态结构失衡、生态系统阻滞等。鉴于此,文章提出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路径。一致性适应:筑牢“四大堡垒”,培养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互补性适应:突出“数字技术”,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转型。系统性适应:拓宽“时空逻辑”,工匠精神培养向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丽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探讨了构建全新的着重从内容体系、组织体系、辅导体系及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体系,以期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建柳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做好高校毕业生中长期职业发展跟踪指导对促进毕业生自身成长与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光才  
通过对我国高校毕业生5万份样本的大范围调查表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态度与责任心等非正式能力严重不足,问题解决能力、书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通识素养与技能较为薄弱。因此,有必要全面反思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与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育与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林清  刘世勇  蒋怀柳  
西部开发,资源先行;资源开发,人才是关键。面对西部地矿行业人才紧缺的局面,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以培养地矿类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中国地质大学,始终把引导和促进地矿类毕业生西部就业作为服务国家建设需要、实现自身办学目标的重要任务。2003年以来,学校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皓  
为科学测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为例,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学校近两届毕业生实施跟踪调查,基于毕业生反馈的数据,在对样本采集情况、主要指标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从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以及校友评价等方面,分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歙萍  
本报告以人才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为切入点,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上海高校和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及人才培养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志国  
高校继续教育开展教育教学应当以学生发展的实践性为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上加强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系,以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引导学生的创新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还应主动开展相关的校企合作,充分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之间的供需平衡,保障继续教育学院的就业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深层原因。传统博士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博士毕业生多元化的需求。高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博士毕业生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用人单位之间对博士毕业生质量的要求存在张力。博士培养变革应平衡供给与需求,连接博士培养与博士生职业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及实现跨学科培养博士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培文  
本文通过对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中144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和职业成功的有关数据收集和处理,发现在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里,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成功产生明显的影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就其根源来说,主要在于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和组织管理缺乏规范化所带来的职业流动风险过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带来不同就业选择的职业管理差异。它表明,高校毕业生职业成功不仅与自身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制度密切相关,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缺陷和管理缺乏规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