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9)
- 2023(10309)
- 2022(8438)
- 2021(7629)
- 2020(6181)
- 2019(13787)
- 2018(13344)
- 2017(25790)
- 2016(14084)
- 2015(15286)
- 2014(14808)
- 2013(14936)
- 2012(13911)
- 2011(12491)
- 2010(12554)
- 2009(11503)
- 2008(11063)
- 2007(10068)
- 2006(9122)
- 2005(7865)
- 学科
- 济(65060)
- 经济(64986)
- 农(49094)
- 业(44030)
- 农业(32755)
- 管理(31661)
- 方法(24545)
- 数学(22717)
- 数学方法(22572)
- 企(22102)
- 企业(22102)
- 业经(19338)
- 中国(17645)
- 财(16340)
- 地方(14548)
- 学(12512)
- 农业经济(12462)
- 贸(12374)
- 贸易(12370)
- 易(12111)
- 收入(12021)
- 制(11944)
- 发(11726)
- 发展(10002)
- 展(9996)
- 村(9527)
- 农村(9513)
- 策(9251)
- 体(8923)
- 及其(8878)
- 机构
- 学院(204037)
- 大学(199218)
- 济(90533)
- 经济(89056)
- 管理(75165)
- 研究(74017)
- 理学(66311)
- 理学院(65599)
- 农(65216)
- 管理学(64463)
- 管理学院(64138)
- 中国(56004)
- 农业(50576)
- 科学(47668)
- 业大(42880)
- 京(40893)
- 所(39194)
- 财(36917)
- 研究所(35947)
- 中心(34127)
- 农业大学(31798)
- 江(30563)
- 财经(29341)
- 经济学(27994)
- 经(27057)
- 省(26543)
- 业(25705)
- 经济学院(25679)
- 院(25401)
- 北京(24659)
- 基金
- 项目(143814)
- 科学(112676)
- 基金(106113)
- 研究(99639)
- 家(96103)
- 国家(95180)
- 科学基金(79654)
- 社会(66767)
- 社会科(62863)
- 社会科学(62846)
- 省(57316)
- 基金项目(56660)
- 自然(51666)
- 自然科(50468)
- 自然科学(50450)
- 自然科学基金(49606)
- 划(47344)
- 教育(42766)
- 资助(41714)
- 编号(38535)
- 农(36525)
- 发(32841)
- 重点(32488)
- 部(31780)
- 创(29920)
- 成果(29240)
- 业(28815)
- 国家社会(28744)
- 计划(27961)
- 创新(27936)
- 期刊
- 济(102988)
- 经济(102988)
- 农(70393)
- 研究(55400)
- 农业(47777)
- 学报(42119)
- 中国(41671)
- 科学(36757)
- 大学(31889)
- 学学(31073)
- 财(25681)
- 业经(24031)
- 管理(22228)
- 业(22062)
- 融(20014)
- 金融(20014)
- 经济研究(15600)
- 问题(15351)
- 农业经济(14759)
- 农村(14349)
- 村(14349)
- 财经(14125)
- 版(13797)
- 技术(13783)
- 业大(13710)
- 教育(13319)
- 世界(12706)
- 农业大学(12270)
- 经(12170)
- 经济问题(10888)
共检索到298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景春
近几年来 ,农民收入处于徘徊状态 ,城乡收入差距也不见明显缩小。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实证分析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 ,农产品与农村工业品的相对价格 (即贸易条件 )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非农业部门的增长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进行了限制 ,却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既降低了农民收入 ,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对城市居民的补贴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张璟
本文运用1978~2004年的数据,采用多变量回归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农村公共支出、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家财政的农村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公共支出的管理、运用效率低下,其作用在统计上并不十分显著;从支出结构看,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生产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占比过高,而农业科研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过低,而且,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和目标偏差,使得政府公共支出在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不甚明显,从而限制了政府增进社会福利功能的发挥,进而不利于公平增长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如何改变农村公共支出结构以及如何将公共...
关键词:
农村公共支出 农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国欣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日益严重。探讨当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现状和成因 ,提出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分析对策 ,有利于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关键词:
农民收入 二元经济 城乡差距 经济结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振华
当前我国农民自身增收能力较弱,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根本原因在于低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约束下的低水平就业能力限制了其收入增长的空间。根据在重庆市的调研资料分析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来源于农民就业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就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受制于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特别是教育投资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又影响到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就业能力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非农收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农业收入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教育—就业岗位胜任能力—收入"是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路径中的核心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关系到扩大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 ,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民收入增加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依靠价格因素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逐渐缩小 ;土地闲置等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解决思路 :加大国家对农业投入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王辉 潘国俊
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允许存在的,也是合理的,在一定意义上,这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过去的绝对平均主义,其结果必然是拉开收入差距。但是差距过大是不正常的,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必须进行调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魏滨辉
本文基于2010—2020年全国235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返乡创业试点这一外生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促农增收作用,返乡创业试点县的农民收入水平相比控制组平均提升2.2%;基于安慰剂检验、排除干扰政策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强化了上述结论;机制分析发现,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推动县域产业升级,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南方地区以及市场环境好、融资水平高和财政能力强的县域,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应加大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实施力度,健全相关配套服务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一舟
该文以农民进城打工的收入和成本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探讨进城农民工在低收益状况下的生存依赖和生活方式、行为取向、心理倾向,认为当前进城农民工的低收入低职业地位也必然造成他们的低心理位置和低心理行为,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壁垒,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并会阻缓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成本分析 市民化 位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留鑫 洪名勇
文章从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生产迂回程度、农业市场化程度三个维度构建农业分工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5—2016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处理,测算出中国历年农业生产的分工指数,进而利用OLS对农业分工指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为了更深入地探析农业分工与农民增收的互动作用,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增收显著促进农业分工,同时农业分工水平提高也能促进农民增收。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分工 农民增收 农业分工指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东; 陈力朋; 陈锦然;
本文利用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则不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财政支农支持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财政支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剑峰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试行和推广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要求和生产力水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农副产品价格的合理调整和逐步放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以及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改革开放以前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20世纪8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9%左右,90年代年均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01年已达2366元是1978年人均纯收入133.6元的17倍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作民
运用基尼系数对农民的收入分别按工资性收入,家庭劳动经营收入、资本性收入、农村内部转移性收入这4个要素收入进行分解,明确了各要素收入对收入差距形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可以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的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澜 王相宁
为考察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选取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纳入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工具指标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并利用静态面板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动态面板广义矩回归模型,研究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存在“U”型关系,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分地区来看,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