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4)
- 2023(2641)
- 2022(2192)
- 2021(1925)
- 2020(1665)
- 2019(3817)
- 2018(3622)
- 2017(7070)
- 2016(3985)
- 2015(4722)
- 2014(4591)
- 2013(4703)
- 2012(4459)
- 2011(4095)
- 2010(4006)
- 2009(3663)
- 2008(3514)
- 2007(3226)
- 2006(2924)
- 2005(2753)
- 学科
- 济(15983)
- 经济(15956)
- 业(10420)
- 管理(8785)
- 收入(7874)
- 财(7857)
- 方法(7532)
- 中国(6774)
- 数学(6727)
- 数学方法(6644)
- 企(6323)
- 企业(6323)
- 农(6089)
- 农业(4932)
- 学(4864)
- 国民(4685)
- 国民收入(4454)
- 富(4250)
- 财富(4250)
- 业经(3075)
- 制(3063)
- 分配(2763)
- 贸(2671)
- 贸易(2670)
- 易(2600)
- 地方(2455)
- 银(2358)
- 融(2355)
- 金融(2355)
- 银行(2336)
- 机构
- 大学(60896)
- 学院(59242)
- 济(25920)
- 经济(25464)
- 研究(25371)
- 管理(19073)
- 中国(17973)
- 科学(16879)
- 理学(16360)
- 理学院(16153)
- 农(15759)
- 管理学(15752)
- 管理学院(15671)
- 所(14363)
- 京(13986)
- 研究所(13185)
- 农业(12740)
- 财(11851)
- 业大(11447)
- 中心(10551)
- 江(9575)
- 院(9171)
- 财经(9055)
- 经济学(8982)
- 北京(8965)
- 省(8616)
- 经(8378)
- 经济学院(8101)
- 农业大学(8064)
- 科学院(7815)
共检索到93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诚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突出矛盾主要集中在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上。就业和收入分配的状态怎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现代经济学中一般认为,就业问题属于劳动力市场领域和经济周期中的问题,需要用劳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关键词:
国民收入 优化分配 政府收支 格局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玉华 周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包作为一种资源组织方式获得了飞速发展。跨国公司从“内部化”到“外部化”的转变对发包国和承包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劳动力需求逆转之后,外包的就业和分配效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国外相关研究,对完善和深化我国的外包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远 裴育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对参与分工各国的收入分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从全国层面角度的分析显示,产品内国际分工显著导致收入分配恶化,在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方向一致,但是呈现东中西逐渐减弱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验证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呈现倒"U"曲线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入分配效应处于倒"U"曲线的上升阶段。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胜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树清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振兴 许文祥 钟建国
改善上海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研究吴振兴,许文祥,钟建国StudyontheMeasurestoImprovetheDistributionofSocialIncomeinShanghai¥(WuZhenxin;XuWenxia;Zhong;Jian...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陆万军 张彬斌
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改善收入分配的内在动力,可以遵循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调节收入分配。发展阶段的变化、涓滴效应和政府政策转变是改善一国收入分配的内在动力,通过相应政策强化三大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可以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收入分配。结合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激进式的再分配政策不仅无助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反而可能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逐步剔除影响收入分配的制度性因素,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倾斜性的公共服务,可以在改善分配格局的同时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宗凤
本文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上存在的差距日益扩大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兼有公平与效率的个人收入分配目标模式及其措施对策。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市场分配 政府调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翁杰
利用主要发达国家1970-2010年的制造业部门数据,分析了就业调整和收入分配变动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就业调整和收入分配变动之间的关系呈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就业调整和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另一种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无论就业人数如何调整,劳动收入份额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导致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市场管制程度的差异,在那些就业保护严格和集体谈判制度高覆盖的国家,就业调整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小,收入分配格局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制造业部门即将步入就业人数持续减少的调整期,由于就业保护制度的不严格和集体谈判制度的缺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瑞琴
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收益相比,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更有利于改善成员国的福利水平。根据国家类型的不同,以及产品内分工出现的部门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对各成员国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影响是有差异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渝琳 王志珏
本文在研读与梳理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简要评述了第三次收入分配理论的产生与演变,在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条件下,在借鉴了国外效用论、弹性论、博弈论三大研究框架后,本文融合了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多个经济学领域否定了"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分析、个体捐赠动态激励机制、第三次收入分配载体选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福利性第三次收入分配的研究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放之 戴天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民生问题改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还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问题是民生问题的重难点,深入厘清民生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认清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以及住房保障方面的民生短板,对有效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放之 戴天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民生问题改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还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问题是民生问题的重难点,深入厘清民生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认清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以及住房保障方面的民生短板,对有效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锦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非农就业的行业分布和收入增长1995—2013年期间四个时间点上的情况,用布朗分解方法分析了收入增长的原因,重点考察了行业分布变化所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劳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收入机制的完善,低技能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使中国产业结构向低技能低收入的方向倾斜发展,这不利于整体收入的增长和分配。近年来产业转型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开始加强,这会成为新时期中国劳动收入的新增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