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5)
2023(9555)
2022(7887)
2021(7622)
2020(6308)
2019(14626)
2018(15074)
2017(27418)
2016(15307)
2015(17180)
2014(16871)
2013(15369)
2012(13203)
2011(11765)
2010(12170)
2009(11345)
2008(10733)
2007(9306)
2006(8081)
2005(7137)
作者
(37945)
(31481)
(31276)
(30409)
(20010)
(14965)
(14250)
(12132)
(12110)
(11233)
(10797)
(10660)
(10071)
(9886)
(9649)
(9586)
(9547)
(9363)
(9176)
(9074)
(7828)
(7685)
(7559)
(7252)
(7116)
(7075)
(7048)
(7006)
(6455)
(6161)
学科
(50274)
经济(50213)
管理(39116)
(34350)
(29536)
企业(29536)
方法(23445)
数学(20600)
数学方法(20034)
中国(17700)
(14715)
理论(12866)
业经(12673)
(12372)
(12184)
教育(11116)
教学(10655)
(9616)
贸易(9608)
(9372)
农业(9312)
(9205)
(8617)
地方(8586)
(8453)
银行(8442)
(8133)
(7911)
(7896)
金融(7894)
机构
学院(193332)
大学(191496)
(72597)
管理(72392)
经济(70919)
理学(62299)
理学院(61665)
研究(60504)
管理学(60096)
管理学院(59747)
中国(44682)
(39829)
科学(36043)
(35241)
(29728)
(28887)
(28701)
师范(28469)
中心(27627)
财经(27037)
(27016)
业大(26598)
研究所(26109)
北京(25109)
(24589)
(23985)
技术(23761)
(22474)
师范大学(22062)
经济学(22035)
基金
项目(128846)
科学(101459)
研究(101003)
基金(89143)
(76039)
国家(75361)
科学基金(65601)
社会(61201)
社会科(57882)
社会科学(57869)
(53489)
教育(51385)
基金项目(45967)
(44218)
编号(44156)
自然(40963)
自然科(40106)
自然科学(40098)
自然科学基金(39315)
成果(36872)
资助(36811)
课题(32061)
重点(29508)
(28159)
(27865)
(27417)
(27367)
项目编号(26986)
创新(25906)
大学(25842)
期刊
(80745)
经济(80745)
研究(58998)
中国(46193)
教育(41169)
管理(29087)
(27570)
学报(25960)
(24893)
科学(23933)
大学(21286)
技术(20689)
学学(18724)
农业(17164)
(15625)
金融(15625)
业经(14969)
经济研究(13715)
财经(13113)
职业(12740)
图书(11842)
(11510)
统计(9898)
问题(9667)
(9598)
(9310)
(9159)
论坛(9159)
商业(8733)
技术经济(8719)
共检索到291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继明  朱磊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确定"就业力"涵义,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岩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同时受一些来自于体制、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在讨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人们总会首先想到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这个直接诱因。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制于多种因素,也包括大学毕业生规模的刚性增加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但这决不是问题的本质。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特点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虎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逻辑起点,体现着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目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未能取得更为积极的效能。应从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出发,实行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瑾  曾冬梅  
一、以“地方性”为主线。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于学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大一统”办学理念的支配,不论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高水平大学”。这种缺乏个性的办学思想,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至今,高校与高校间办学目标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晓燕  
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英语人才素质,也是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针对我国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课程专业设置不符合实际需要、师资状况和学生质量的问题等,提出了优化英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重视实践课对英语教学的价值、在高校英语专业中适当增加相关专业、创新英语专业评价手段等完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加文  陈胜祥  
近十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有观点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专业设置未与市场需求接轨等等,因而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作大力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然而,理论与现实的逻辑均表明,要求一事物适应另一事物的发展,必须以另一事物是健康发展的为前提。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现象。据此,若只是片面地在高等教育身上查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势必会误导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盛振文  
全域教育是未来审视和建设教育所要遵循的核心教育理念,也是未来社会的基本教育形态。充分发掘以高校或高校专门的教学院系为中心的全要素的育人价值。全域教育体系的形成需要社会机构的全面融入。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甲奇  杨陈慧  
高职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该人才培养模式下,与此配套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行动导向课改思路从重构课程体系入手,重组课程内容,以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专业课程内容融汇素质培养。课程改革要点强调"形散神不散",建议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手段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志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文章论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内涵、意义及培养途径与措施,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人才创新能力,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在教学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但即使有些改革也只是点上的小改小革,或是修修补补式的改革,缺乏面上的系统、宏观思考,缺少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还是以旧的模式为主导,没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谁都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变革,就很难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批批创新型人才;也开始认同人才培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却有人居然未能自然联想到: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及模式,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天然关系、同宗同源、甚或同义,有的乃至将二者割裂,无所适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海平  
针对我国目前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存在着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问题及培养机构与人才需求机构缺乏有效联动的现象,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以劳动力就业市场供需为导向,创新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开拓产、学、研多维联动的人才培养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文进  
自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对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等院校——地方高等学校而言,这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对其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去几年间这类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切实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型院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出特色和优势,除了要转变理念,突出特色办学,还要创新学校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以学校管理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质量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