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5)
2023(8331)
2022(7022)
2021(6143)
2020(4823)
2019(10806)
2018(10701)
2017(20446)
2016(10801)
2015(12184)
2014(12317)
2013(12318)
2012(12077)
2011(11351)
2010(11872)
2009(11065)
2008(10675)
2007(9942)
2006(9373)
2005(8744)
作者
(32332)
(27013)
(26929)
(25638)
(17421)
(12881)
(12252)
(10454)
(10373)
(9774)
(9542)
(8913)
(8850)
(8848)
(8500)
(8263)
(7977)
(7828)
(7804)
(7440)
(7131)
(6635)
(6528)
(6408)
(6258)
(6073)
(5955)
(5926)
(5545)
(5322)
学科
(73730)
经济(73581)
管理(26148)
(25053)
地方(23787)
中国(23103)
方法(19218)
(18504)
企业(18504)
(16930)
业经(16677)
地方经济(15327)
数学(14656)
数学方法(14593)
(12130)
农业(11880)
(11281)
(10521)
金融(10520)
(10448)
(9899)
(9782)
银行(9774)
(9655)
环境(9627)
理论(9361)
(9073)
(8660)
贸易(8650)
发展(8334)
机构
学院(166128)
大学(163693)
(81308)
经济(79763)
研究(66425)
管理(57845)
中国(49949)
理学(47858)
理学院(47218)
管理学(46588)
管理学院(46254)
科学(36841)
(35869)
(35346)
(34038)
研究所(30205)
中心(28598)
财经(26984)
(26876)
经济学(26235)
(24932)
(24543)
师范(24368)
(24231)
北京(23770)
(23179)
经济学院(23124)
(21566)
科学院(20129)
(19731)
基金
项目(98326)
科学(77863)
研究(76651)
基金(69499)
(58898)
国家(58305)
社会(52828)
科学基金(49591)
社会科(48917)
社会科学(48902)
(39297)
基金项目(35776)
教育(34131)
(32022)
编号(30962)
(28512)
资助(28106)
自然(27308)
自然科(26624)
自然科学(26619)
成果(26391)
自然科学基金(26146)
发展(23974)
(23580)
课题(23027)
重点(22492)
(21585)
国家社会(21509)
(19902)
(19356)
期刊
(108296)
经济(108296)
研究(60489)
中国(41400)
(25618)
(25453)
管理(24532)
科学(21789)
教育(21327)
学报(21269)
(19087)
金融(19087)
经济研究(18195)
农业(17332)
大学(17016)
业经(16757)
学学(15865)
技术(15592)
财经(14751)
问题(13646)
(12978)
世界(10446)
技术经济(10001)
(9854)
经济问题(8942)
国际(8926)
商业(8798)
经济管理(8723)
改革(8597)
(8597)
共检索到28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刚  郭丰恺  
文章阐述了运用数据包络方法(DEA)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选择依据,从评价决策单元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系统地描述了DEA方法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思路,并提出了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最后,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四川省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岷  
2009年,贵州省各级财政部门克服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文  
近年来,江苏省收费管理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促发展、推改革、稳价格、安民生"的工作主线,以完善资源环境价费体系和缓解民生价费矛盾为重点,以规范价费行为、建立健全价费监管制度为突破口,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治乱减负、优化环境,为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收费工作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就创新收费监管思路作粗浅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皓然  郭志仪  
生态经济发展和谐性分析对于把握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理清生态经济系统中主要不和谐要素,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和谐管理理论和生态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生态经济发展和谐性分析要素体系,通过对要素不和谐性分析发现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生态经济的和谐发展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达到提升生态经济发展质量,并以青海省为例进行了分析。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时康  
建设和谐社会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与结果。《新闻传媒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新闻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新闻传媒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发展、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文化构建;下篇为社会群体媒介认知专项调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金强  杨建华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正逐渐成为和谐开发区发展的新模式。文中阐述了循环经济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开发区又为发展和实践循环经济发展范式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提出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现代化开发区必须加强控制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倡导绿色产业、探索区域产业发展循环模式,完善支持和保障体系并着力加强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构建和谐开发区的有力保障,实现自然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自然以及社会和谐统一之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明  贾向桐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基于市场经济的视角,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不完善导致资源有效产出率低下,市场失灵使自然环境遭到过度开发和破坏,政府缺位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生态治理和保护不足,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生态负面效应。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统一,需要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克服市场失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元奎  
构建和谐股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股市主要包括市场体系、机制、功能、监管和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内容。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处于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着力构建和谐股市,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真  李茂荣  吴岳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瑾  
社会资本是一种独立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特殊资本形式,其核心要素在于个体或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信任和具有互惠性的行为规范。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内容和实质的不同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培育现代社会资本,避免其缺陷,构建以社会资本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方  
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文章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出发,在阐述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指出转变观念、强化政策法规导向、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突破技术瓶颈和培养全民意识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玲  
一、社会和谐发展的缘起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经济落后和新独立的国家开始主动发展它们的国民经济,在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计划里,都把经济的加速增长作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甚至是惟一目标。较早提出经济发展概念的有发展经济学派的威廉森等。威廉森认为:经济发展可以定义为使用初级技术,从仅能维持有限人均收入水平的社会向现代的、高技术的和高收入的社会的转变过程。在威廉森的发展观里发展的标准是收入水平的提高、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