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4)
2023(5794)
2022(4702)
2021(4859)
2020(3883)
2019(9139)
2018(9076)
2017(15376)
2016(9396)
2015(11019)
2014(11061)
2013(10599)
2012(10293)
2011(9714)
2010(10232)
2009(9444)
2008(8388)
2007(7178)
2006(6406)
2005(6103)
作者
(24196)
(20226)
(20072)
(19562)
(12962)
(9746)
(9319)
(7975)
(7824)
(7226)
(7077)
(6905)
(6661)
(6506)
(6476)
(6476)
(6194)
(5927)
(5829)
(5788)
(5488)
(4915)
(4802)
(4620)
(4581)
(4569)
(4418)
(4340)
(4200)
(4128)
学科
(34175)
经济(34139)
中国(18841)
教育(18749)
管理(16958)
方法(15597)
(15149)
数学(14399)
数学方法(14283)
(10703)
企业(10703)
(9744)
贸易(9739)
(9637)
(8529)
(8361)
(8174)
(7665)
理论(7445)
(6895)
(6768)
金融(6768)
(5988)
银行(5984)
(5956)
发展(5941)
关系(5917)
(5881)
(5818)
教学(5637)
机构
大学(136982)
学院(127981)
(57807)
经济(56652)
研究(56062)
管理(40032)
中国(37334)
理学(33962)
理学院(33439)
管理学(32941)
管理学院(32654)
(31705)
科学(29282)
(28133)
教育(27906)
(26801)
师范(26675)
研究所(25710)
(24897)
中心(22652)
师范大学(22561)
北京(22035)
财经(20104)
经济学(20077)
(19758)
(18713)
(18448)
经济学院(18040)
(16332)
研究中心(15432)
基金
项目(80153)
研究(66113)
科学(65082)
基金(57895)
(50345)
国家(49863)
社会(42133)
科学基金(40912)
社会科(39760)
社会科学(39756)
教育(38377)
基金项目(28510)
(27281)
(27131)
编号(26991)
成果(25547)
资助(24866)
自然(22886)
课题(22568)
自然科(22395)
自然科学(22387)
(22311)
自然科学基金(22033)
教育部(20036)
重点(19970)
中国(19920)
(18670)
(18271)
(18227)
国家社会(17956)
期刊
(61214)
经济(61214)
研究(52873)
教育(45706)
中国(38077)
(17387)
学报(17179)
科学(16550)
大学(14725)
管理(14325)
(13872)
技术(12886)
学学(12158)
(10975)
金融(10975)
经济研究(10893)
财经(10822)
职业(10766)
农业(10286)
(9971)
(9546)
世界(9500)
国际(9324)
问题(8012)
(7671)
论坛(7671)
技术教育(7080)
职业技术(7080)
职业技术教育(7080)
(6775)
共检索到20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秀华  
《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三期刊登了武汉湖北大学生物系刘卫东的文章“中国比较教育危机之我见”(下称刘文)。该文首先通过对中外比较教育学家就“比较教育学”的各种定义加以比较分析入手,指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对象、范围、目标等不确定、不明了”构成了比较教育的身分危机;接着,他对“我国最主要的宣传比较教育的专刊《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以前刊名为《外国教育动态》)四年来(1990—1993)所刊登的论文进行分析归类的结果加以列表显示,指出目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仍在“牢牢坚持‘西方中心’”和“主要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卫东  
中国比较教育危机之我见刘卫东一、中国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①比较教育在中国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存在了,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理论问题,诸如,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如何?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什么?比较教育研究对象、范围又是什么?等等,则众说不一,出现了所谓的比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胡庆十  吴怡兴  
教育的经济效益有两大类和多个层次。教育的外溢效益是其间接效益的一类,包括三个层次。构建外溢效益的计量经济模型应有基本的要求,才会有科学的结论,尤其是关于第二、第三层次的效益模型。本文对周胜、刘正良构建的模型提出质疑,指出并分析其模型构建的不当之处和由此模型得出的多个错误结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林益富  
图书馆期刊索刊号之我见─—与刘红同志商榷林益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图书馆,524088)《图书情报知识》1994年第4期刊登了刘红同志撰写的《图书馆报刊排架方法新探》一文(下称《新探》),笔者读后,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看法,现就期刊(指合计本)的索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苏省教委对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通过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发展、以及创办科技产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我校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一个,先进科技工作者6名。先进集体:家畜传染病教研室。先进科技工作者:刘卫东、刘克均、曹翠玉、刘惠吉、杨利国、朱恩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力文  
自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金融危机已整整持续了一年。虽经各国的努力,世界金融组织的帮助,但迄今仍未见重大的转机。这场在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地区所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给这一地区的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探索产生这一金融危机的原因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中原  
俗话说"危机四伏",说的是不管事业成功与否,危机总是伴随着你前进的左右,可以助你前行也可以拽你后退,关键看是否能够分析、判断、提取出影响你左右前进的主要因素。抓得准了并给予解决之,那就赢得了发展的机会;抓得不准抑或错误,那就失去了发展的机遇,甚至一败涂地。所以说"危机"是中性词,无所谓褒与贬,把握危机的主动权在人,在人的智慧与决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珠  
《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刊登了刘福垣同志的《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一文(下称刘文),该文认为工农业劳动者全年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以及对加速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等的分析,读了之后颇受启发,但文中的另一些基本论断,我不能赞同。本文拟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庆贺日本比较教育学家铃木慎一七十华诞。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危机 ,不能看得太严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育倍受关注 ,比较教育学者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更需要比较教育学者开展各地区的比较研究 ,借鉴别国的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愚  
流通工作属图书馆核心工作,应强化其知识服务特性。对于当前流通工作中出现的人员不足,难于管理等困境,应从招聘临时人员、加强读者监督等方面着手开展流通工作,而不能推向社会,进行流通外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庄丹  
贵刊1995年11期刊载了刘峰同志的文章《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的比较研究》(以下简称《刘文》),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愿就文中某些观点与刘峰同志商榷。 《刘文》对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下面笔者将就会计目标、会计职能及二者关系进行重新界定和诠释,悖谬之处,敬祈指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贵新  
债务证券化能否解决银企债务危机──兼与范恒森同志商榷山东财政学院韩贵新范恒森同志在《金融研究》95年第10期《债务证券化与银企债务危机》一文中提出了解决银企债务危机的一种方法,其主要观点是:通过银企债务证券化引进外资是根本解决银企债务危机的方法,而吸...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龙斧  王今朝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为中国当前改革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基础,从事物与矛盾的本质差异性、事物概念与内涵关系、事物发展的辩证法与动态性、事物发展的两面性、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关系、事物性质与目的差异性角度看,"要不要改革"命题建立在"危机论""风险论""崩溃边缘论"基础上,其自身是对改革的简单化、极端化认识,其观点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其认识论采用双重标准,对不同声音则采取推向错误极端,并进而加以主观裁定,不可能是讨论改革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以唯物主义、整体主义方法论分析表明,关于改革的讨论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怎样改革的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贝隆  
从“危机”禁忌谈到中国的教育危机周贝隆编者按本文冲破“危机”禁忌,用调查研究得来的大量材料,揭露了在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读后发人深省!目前,像这样敢于实事求是地揭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文章还不多见,确属难能可贵。文中虽谈的是基础教育问题,但读后不能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