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4)
- 2023(4019)
- 2022(3341)
- 2021(3080)
- 2020(2634)
- 2019(5810)
- 2018(5601)
- 2017(10217)
- 2016(5208)
- 2015(5495)
- 2014(4633)
- 2013(4547)
- 2012(4170)
- 2011(3825)
- 2010(3937)
- 2009(3803)
- 2008(3849)
- 2007(3551)
- 2006(3166)
- 2005(2861)
- 学科
- 济(19062)
- 经济(19048)
- 管理(18092)
- 业(17493)
- 企(16248)
- 企业(16248)
- 技术(10350)
- 技术管理(8568)
- 中国(6069)
- 方法(5684)
- 学(4983)
- 业经(4839)
- 财(4365)
- 农(4306)
- 数学(4268)
- 制(4177)
- 数学方法(4161)
- 理论(4000)
- 地方(3903)
- 银(3866)
- 银行(3849)
- 行(3737)
- 融(3619)
- 金融(3617)
- 关系(3506)
- 贸(3392)
- 贸易(3387)
- 易(3265)
- 划(2939)
- 体(2879)
- 机构
- 大学(68299)
- 学院(67479)
- 济(27536)
- 经济(27043)
- 研究(26582)
- 管理(24865)
- 理学(21061)
- 理学院(20817)
- 管理学(20380)
- 管理学院(20226)
- 中国(19708)
- 科学(16747)
- 京(15122)
- 所(14007)
- 农(13372)
- 财(12795)
- 研究所(12722)
- 江(11229)
- 中心(11193)
- 业大(11162)
- 农业(10326)
- 院(10230)
- 北京(9621)
- 财经(9580)
- 省(9078)
- 州(9028)
- 经(8687)
- 经济学(8468)
- 范(8452)
- 师范(8362)
- 基金
- 项目(46472)
- 科学(36438)
- 基金(33134)
- 研究(32858)
- 家(30442)
- 国家(30205)
- 科学基金(25241)
- 社会(21184)
- 社会科(20128)
- 社会科学(20121)
- 省(18987)
- 基金项目(17055)
- 自然(16080)
- 自然科(15788)
- 自然科学(15783)
- 划(15590)
- 自然科学基金(15501)
- 教育(14339)
- 创(13048)
- 资助(12692)
- 创新(12436)
- 编号(11661)
- 重点(10792)
- 发(10341)
- 成果(9813)
- 新(9559)
- 部(9364)
- 业(9317)
- 国家社会(9265)
- 课题(9184)
共检索到110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启 刘光远 殷宏 韩根凤 F.Jangejen vanderM.Weide I.J.Nijman
原始虫株分离自中国甘肃中部地区自然感染带虫牛体(白启等,1995),经接种健康除脾牛大量繁殖后,活虫种保藏在中国兽医原虫资源库。试验用动物均为1~2岁健康除脾黄牛。供试蜱有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长角血蜱(Heamaphysalis longicornis)、青海血蜱(H.qinghaiensis)、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均系本实验室培育繁殖的清洁蜱。蜱的感染和传播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桂信 舒自美 张克云
[目的]从江苏如皋水稻田土样中分离到昆虫线虫一新株系N3(简称虫株N3),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线虫的形态特征,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测计并构建基于18S r 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等,对虫株N3进行了系统分类鉴定。[结果]虫株N3主要形态特征是:食道基球退化;交合刺整体弧形弯曲,基部愈合弯曲;引带近腹部端,附着于交合刺基部;生殖乳突P3近泄殖腔,P2、P4远泄殖腔;双子宫。18S r DNA分子系统树表明:虫株N3与Diplogasteroides na
关键词:
昆虫线虫 分类 新种 如皋似双胃线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俊峰 周玲玲 仲崇禄 陈羽 陈珍 张勇
报道了中国环柄菇属的一个新记录种——库勒环柄菇(Lepiota kuehneriana Locq.).该种的鉴别特征:担孢子宽纺缍形,顶部钝圆;褶缘囊状体纺缍形或近葫芦形,盖表鳞片栅状排列,末端细胞近圆柱形,锁状联合存在.该种被置于环柄菇组.
关键词:
库勒环柄菇 新记录种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应天 张守发 李太元
珲春市北郊从四平地区购进的奶牛,在购入后一月左右,牛群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下降,随后出现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极及病源体检查,确诊为瑟氏泰勒虫病.用盐酸咪唑苯脲肌注治疗,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强心、补液、健胃、利尿,消炎等对症治疗,病牛在第4时基本康复.追访时血液涂片检查发现,牛红细胞染虫率下降到1%,同时表明了治愈牛有可能复发,应该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文样 罗建勋 张玉德 张其才 窦惠芳 王玉英
从牛瑟氏泰勒虫病疫区采得带虫血液,用冰瓶带回实验室后,立即静脉接种给除脾小黄牛.在感染当日肌内注射地塞注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每天10mg,隔日一次,一直到血液中发现虫体为止.当红细胞染虫率达到22%时,进行虫体超微结构观察.方法是:耳尖取血0.5mL 固定于5mL2.5%戌二醛溶液中,再用1%锇酸固定2h,乙醇逐级脱水,EPONg_(12)环氧树脂聚合包埋,制成超微簿切片,最后用 H-6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片.电镜观察显示:虫体表膜由嗜饿性的外膜和内膜组成,突起的细胞核位于虫体后部.在虫体细胞质内可观察到棒状体,和发育很好的内质网,及游离的核糖体.线粒体被2层膜所包围在裂殖子的细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树椿 何允恒
足刺(虫脩)属Phobaeticus Brunner隶属(虫脩)科,是一个较小的属.本文报导的是采于安徽岳西该属的一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描述所用量度单位为mm.
关键词:
岳西足刺(虫脩) 新种 (虫脩)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集昆 杨定
莫干山的广翅目昆虫只记录过1种,加上浙江林学院近年考察所得的标本经鉴定共计3属4种代表齿蛉科的2亚科,内有栉鱼蛉属(Ctenochauliodes)1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部分副模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广翅目 齿蛉科 栉鱼蛉属 新种 莫干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祥 李惠君
1992年9月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采集真菌标本中发现炭角菌一新种—丛枝炭角菌(XylariapolyramosaLietH.J.Li)。该菌主要特征是:子座着生于活的刺槐树干基部,呈多分枝丛状;子囊易消解;子囊孢子两端有脐状结构。
关键词:
丛枝炭角菌 炭角菌属 刺槐 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志宏 何俊华
本文报道产自湖北,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一新种,即短跗皂莫跳小蜂,新种Zaommoen-cyrtusbrachytarsus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新种及我国已知另两种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桑天牛澳洲跳小蜂和云斑天牛卵跳小蜂的检索表,附新种特征图。
关键词:
天牛,寄生蜂,跳小蜂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西明 周道金 潘晓条 裴乃亮
在鉴定我县耕牛寄生虫区系调查吸虫标本时,发现了同盘科、腹袋亚科、腹袋属一新种,以其腹吸盘巨大特征而命名为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 magnadiscus sp.nov.)虫体中型,活体时呈暗红色,酒精保存后呈灰白色,虫体部最大宽度在中部,腹吸盘大于体宽,外翻似帽状。前端呈圆锥形,电镜扫描具有横走向的皱纹和乳头。根据15个染色标本测量结果:体长9.8~12.5mm(11.15).体宽3.1~6.2mm(4.65),体宽与体长之比1:2.40.腹袋开口于口吸盘和肠分叉之间,后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树椿 何允恒
记述采自四川省华枝属(SinophasmaGunther)的一新种──曲腹华枝。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竹节虫目 枝螩科 华枝螩属 曲腹华枝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三科 冯宁 袁伟 蒲鹏 李玉柱 马清义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者于1996年对秦岭山区的洋县华阳林场死亡不久的2只大熊猫进行了寄生虫学研究.共找到3种寄生虫:鹿槽盘吸虫(Ogmocotyle sikae)、西氏蛔虫(Ascris schroederi)和大熊猫血蜱新种(Haemaphysalis ailuropoda sp.nov).2只大熊猫均感染有西氏蛔虫,其中一只的感染强度为161条.鹿槽盘吸虫和大熊猫血蜱只在一只大熊猫肠道和皮毛上发现.大熊猫血蜱(H.ailuropoda sp.nov)形态特征体呈黄褐色,无眼.假头基矩形,基突强大,末端稍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本文报道迄今在中国发现的菌蚊总科(眼菌蚊科除外)昆虫4科103种,其中有1新种、1中国新记录属、2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双翅目 菌蚊总种 新种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