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4)
- 2023(9617)
- 2022(8531)
- 2021(8007)
- 2020(6572)
- 2019(15420)
- 2018(15395)
- 2017(29568)
- 2016(16311)
- 2015(18239)
- 2014(18177)
- 2013(18047)
- 2012(16397)
- 2011(14656)
- 2010(14391)
- 2009(12920)
- 2008(12332)
- 2007(10447)
- 2006(8986)
- 2005(7581)
- 学科
- 济(60678)
- 经济(60613)
- 管理(46526)
- 业(42853)
- 企(36402)
- 企业(36402)
- 方法(30058)
- 数学(25968)
- 数学方法(25658)
- 学(15924)
- 农(15719)
- 中国(14933)
- 财(14207)
- 业经(13690)
- 地方(12627)
- 环境(12386)
- 和(10992)
- 理论(10781)
- 农业(10527)
- 技术(10510)
- 贸(10232)
- 贸易(10228)
- 划(9966)
- 易(9904)
- 务(9436)
- 财务(9378)
- 财务管理(9363)
- 制(9283)
- 教育(8901)
- 企业财务(8870)
- 机构
- 大学(227835)
- 学院(225663)
- 管理(92875)
- 济(82559)
- 理学(81500)
- 经济(80638)
- 理学院(80611)
- 管理学(79159)
- 管理学院(78781)
- 研究(74765)
- 中国(52721)
- 科学(50675)
- 京(48749)
- 农(38715)
- 业大(38281)
- 所(37949)
- 财(35682)
- 研究所(35302)
- 中心(33108)
- 江(31220)
- 北京(30744)
- 农业(30482)
- 范(29765)
- 财经(29645)
- 师范(29415)
- 院(28245)
- 经(27022)
- 州(25954)
- 技术(25033)
- 师范大学(23890)
- 基金
- 项目(165659)
- 科学(128342)
- 基金(118668)
- 研究(117974)
- 家(104946)
- 国家(104077)
- 科学基金(88527)
- 社会(71437)
- 社会科(67600)
- 社会科学(67580)
- 省(65654)
- 基金项目(64245)
- 自然(60128)
- 自然科(58663)
- 自然科学(58650)
- 自然科学基金(57570)
- 划(55515)
- 教育(53166)
- 资助(48770)
- 编号(47915)
- 成果(38082)
- 重点(36843)
- 部(35114)
- 发(34965)
- 创(34614)
- 课题(32725)
- 科研(32349)
- 创新(32228)
- 计划(31454)
- 大学(30245)
共检索到310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光益 林明献 陈步峰
对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绿楠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并进行了样木横剖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绿楠是比较速生的树种,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年生长都呈多峰态曲线;(2)胸径年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11年,而树高年生长量高峰期晚于地径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的年份;(3)在生长初期(8a前),材积生长极缓慢,年生长量<00009m3,其后开始较快增长,到第17年出现最大值000868m3;(4)从平均生长量看,地径变化比较平缓;胸径在14a前呈稳态上升趋势,14a后呈平稳发展状态并略有下降;树高在19a前基本呈稳态上升趋势,19a后保持在050m...
关键词:
尖峰岭,绿楠,生长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锦昌 李琼琼 尹光天 李荣生 邹文涛
[目的]分析油楠不同单株树脂油的化学组分及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拓展油楠脂利用途径和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7份海南尖峰岭野生油楠不同单株泌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油楠脂含有19种已知化合物和2类初步判定的化合物,不同样品所检测出的化合物总含量均为94%以上,主要包括倍半萜类19种,其含量70%以上,二萜类2种,其含量14%以上;α-可巴烯、β-石竹烯和δ-杜松烯三者含量占倍半萜类的2/3以上,占整个化合物的一半以上,是油楠脂的特征组分,也是倍半萜类的最主要成分,其含量在不同单株间比较稳定;二萜类是树脂油重要化学组分之一,不同单株的二萜类含量变化为1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锦昌 尹光天 吴仲民 李荣生 邹文涛 施国政
以海南尖峰岭油楠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基部钻孔每个月定期收集树脂油,测定6份不同油样的16项理化指标,综合评价油楠树脂油不同样品间理化特性的变异及其关联。结果表明:树脂油的凝点、闭口闪点、馏程、总热值、净热值、碘值、硫含量和铜片腐蚀等理化指标比较稳定,受产油单株影响较弱,除铜片腐蚀为Ia外,其他7个指标变化范围分别为-27~-36℃,114~124℃,248~345℃,42~43MJ·kg-1,40~41MJ·kg-1,118~131gI2·(100g)-1,0.0005%~0.0093%;树脂油密度、运动黏度、冷滤点、水分、灰分、机械杂质、酸值、10%蒸余物残炭和十六烷指数在不同样品间产生显著...
关键词:
油楠 树脂油 柴油 理化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锐萍 刘强 彭少麟 林开豪 文艳 薛宁
为探索微生物在森林枯落物分解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枯落物袋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常绿季雨林枯落物(青梅Vitica mangachapoi,木荷Schimasuperba和混合枯落物)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枯落物和木荷枯落物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青梅枯落物中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3种枯落物中微生物总数是混合枯落物中最多,木荷次之,青梅最少。同一微生物类群在枯落物中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类群季节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基本只有1个峰值。表2参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粟娟 王德祯 符史深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保存的降香黄檀、印度紫檀、海南石梓、黄籽孔雀豆、柚木、麻楝、细基丸、千张纸、乌墨、白格、圆果象耳豆、华楹、黑格、非洲楝和大叶桃花心木15个树种与温度、雨量、日照等的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揭示出了对主要物候期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温度、雨量和日平均日照时数。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15个树种各物候期分类,其类型确定为:展叶期、开花期、果熟期和叶变色期四个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方立 许涵 陈洁 林明献 李意德
[目的]分析海南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域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豆科树种对邻体树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尖峰岭60 hm~2大样地的2012年和2018年2次调查数据,对样地内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非豆科树木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次调查期间,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无显著变化。与非豆科树木相比,软荚红豆(Ormosia semicastrata Hance)、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 (Jack) I.C.Nielsen)和亮叶猴耳环(A. lucidum (Benth.) Nielsen)具有较高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而肥荚红豆(O. fordiana Oliv.)、木荚红豆(O. xylocarpa Chun ex L. Chen)、长脐红豆(O. blansae Drake)和薄叶猴耳环(A. utile Chun et How)具有较低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软荚红豆、肥荚红豆和猴耳环具有较高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而长脐红豆、薄叶猴耳环、亮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具有较低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7种豆科树木对邻体多度、丰富度的影响与其叶片氮含量和固氮能力无显著相关关系,但邻体距离为4 m的豆科树木邻体存活率与叶片氮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总体上,不同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影响不尽相同,软荚红豆更倾向于对邻体产生有利作用,薄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对邻体产生抑制作用,而其它4种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的影响不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in the arboretum of Jianfengling of Hainan island,the major tropical trees in the arboretum were preliminarily assessed in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rchitectural models.Some tropical tree species were determined as certain types of the architectural models...
关键词:
热带树木 构筑型 海南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光益 陈步峰 曾庆波 黄金 李意德 张振才
采用小集水区技术、小区试验和定位观测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产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经过多次降雨径流过程的分析,得出该林地的产流形式主要为蓄满产流,并存在三种典型的暴雨径流水文过程类型。该森林植被可消减洪峰流量、推延洪峰期、增加早期水量,其水文响应较小,具较好的水文生态效益。
关键词:
尖峰岭 热带山地雨林 产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陈佩珍 张振才
在海南岛尖峰岭林区共采集到灰蝶103种,其中在热带山地雨林中采到81种,占尖峰岭灰蝶种数的78.64%;分布在东洋区84种,占尖峰岭灰蝶种数的81.55%。亚洲热带区域特有种40种,中国分布新记录17种,优势种群19种。
关键词:
灰蝶、区系、生态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本文在第一期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标本,整理并列出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杯区牛肝菌50种,隶属2科12个属。其中食用牛肝菌15种,药用牛肝菌7种,可形成菌根的牛肝菌22种,有毒牛肝菌2种。其中,长柄条孢牛肝菌、黑紫牛肝菌和怪形牛肝菌属印度一马来亚区系的真菌,具热带成分,后两种亦是我国新分布种。文中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对各类牛肝菌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分布特点等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牛肝菌目,分布,海南岛,尖峰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文成 熊梦辉 龙文兴 康勇 王茜茜 林灯
在林业实践中,通过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的方法,能促进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化,使其天然树种增加,林分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1]。在天然林采伐迹地更新起来的人工林,虽然经过炼山、整地、人工造林等活动,但由于保留有天然树种的繁殖体(土壤种子库、树根、伐桩等)及附近天然林中植物种子迁移,在适宜的条件下能成功完成天然更新[2-5],这些具"潜在天然林恢复基础"的人工林通过天然更新往往都能恢复为天然林[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群落的20个原始林主要种群和33个更新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等。结果表明:组成热带森林的各个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对资源的分割程度很高,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均很低,反映了热带森林的复杂性。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位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文 许涵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s method was used to set up permanent plot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innamomum rigidissimum in Jianfengling,Hainan Isl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structure of C.rigidissimum follow a pyramid form.And it is a steady increasing popul...
关键词:
尖峰岭 卵叶樟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动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有绪 臧润国
通过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103种热带树木的调查,初步分析了热带树木的基本构筑型。结果表明:树木园中热带树木的冠形主要有卵形、圆球形、伞形和圆柱形几种类型;热带树木的分支角度以60°和90°的为最多,其次为45°和30°的,在同一树木中,靠近树冠下部的枝条的分支角度较大,而靠近树冠上部的枝条的分支角度较小,根据分支角度可将热带树木分为五大类;热带树木的最大分支级数为7级,分支级数为四级的热带树木为最多,其次为五级和三级的;热带树木的的冠幅大多在10m2以下或20m2以上,而冠幅在10m2~20m2之间的树木则很少;尖峰岭树木园中的热带树木整体来说,枝下高与树高之间符合指数函数,而树高与胸径之...
关键词:
构筑型 热带树木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元福
本文叙述了尖峰岭昆虫的区系成分,优势种,与国内各地昆虫的相似程度,热量与昆虫世代,该地有我国蛾类特有种的分布地理区以及某些昆虫的垂直生态分布。
关键词:
尖峰岭,昆虫区系成分,优势种,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