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
- 2023(606)
- 2022(572)
- 2021(600)
- 2020(464)
- 2019(1120)
- 2018(1025)
- 2017(1902)
- 2016(1143)
- 2015(1279)
- 2014(1261)
- 2013(1205)
- 2012(1164)
- 2011(1046)
- 2010(1171)
- 2009(1015)
- 2008(1126)
- 2007(909)
- 2006(878)
- 2005(767)
- 学科
- 管理(5547)
- 业(4037)
- 企(3974)
- 企业(3974)
- 济(3390)
- 经济(3385)
- 人事(2091)
- 人事管理(2091)
- 财(1796)
- 划(1396)
- 方法(1326)
- 务(1215)
- 财务(1214)
- 财务管理(1214)
- 企业财务(1181)
- 数学(1144)
- 策(1119)
- 数学方法(1095)
- 制(1036)
- 中国(1012)
- 税(979)
- 税收(944)
- 收(940)
- 计划(925)
- 学(922)
- 技术(882)
- 经营(816)
- 业经(786)
- 决策(761)
- 地方(716)
- 机构
- 大学(15584)
- 学院(15152)
- 研究(5877)
- 管理(5844)
- 济(5174)
- 理学(4927)
- 经济(4927)
- 理学院(4840)
- 管理学(4762)
- 管理学院(4726)
- 中国(4346)
- 京(3996)
- 科学(3589)
- 所(2856)
- 财(2821)
- 院(2746)
- 农(2734)
- 江(2631)
- 业大(2621)
- 中心(2584)
- 北京(2514)
- 研究所(2481)
- 农业(2159)
- 财经(2088)
- 研究院(2063)
- 省(2041)
- 州(2029)
- 划(2013)
- 经(1893)
- 范(1835)
共检索到25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东霞
激励的本质是在员工内心建立动力源,而金钱激励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本文介绍了工作丰富化激励、愿景与目标激励、员工认同激励。这些激励计划通过满足员工渴望尊重、成长、发展、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来激励员工。
关键词:
激励 工作丰富化 认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依据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公告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数据,考量股权激励计划契约结构对其激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中高管激励比例、行权价格、绩效条件严格度、激励强度及激励期限均将对其激励效应产生正向影响。上市公司设计股权激励计划契约时,应适当扩大高管激励比例、提升行权价格、提高绩效条件严格度,增加激励强度、延长激励期限以增强股权激励计划激励效应。
关键词:
股权激励计划 契约结构 激励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星 陈婵
本文从激励水平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率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都比同类的其它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已有激励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与管理层约束机制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企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本文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管理层权力论",是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利寻租的表现,而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则符合"最优契约论",是对管理层的有效激励。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水平 约束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初国清
在上市公司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频发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股权激励计划取消的相关处理规定,发现现行准则仍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终止实施 行权 会计处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孔东民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启动重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利用2014年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发现投资者对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更为显著,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员工教育水平越高,市场反应也越显著。最后,ESOP草案的差异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反应。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员工对企业发挥的作用相配合,这对当前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激励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长江 严明珠 郑慧莲 许静静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本文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案有其特有的制度背景和公司动机。这些动机之间彼此具有相互作用,且公司治理的影响更为重要。与国外相类似,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是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严重的代理问题也会使公司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但是,部分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是出于福利的目的,股权激励没有作为代理成本的替代却成为代理成本的结果。同时,处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公司越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本文的贡献在于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对公司为什么选择股权激励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内在动机。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应平
一、宏观控制的对策论模型软科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现代社会发展中复杂的政策和管理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共同的特点是存在着众多的人,这些人各有其奋斗的目标,他们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中进行决策,同时又是其他人做决策时要对付的一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星 陈少华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施规范的股权激励,至2012年底已经有307家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什么样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增加股东财富,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的研究发现在于:股权激励的方式会影响股东财富,股票期权比限制性股票公告效应更明显,更能增加股东财富;相对限制性股票,在股票期权的方式下,对高管激励力度越大,股东财富增长越大。
关键词:
股权激励方式 股权激励对象 股东财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张海平
本文研究我国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具体地,相比非股权激励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抑制了投资过度行为,也缓解了投资不足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既存在投资过度的情形,也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总体上,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有助于缓解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冲突,通过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路径间接实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股权激励制度合理性的证据,也为监管层加强公司监管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程咏东
一是股票期权的性质的确定是成本费用还是利润分析,对于股票期权的性质存有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两者的区别在于费用观将股价支付确认为本期费用,计人本期利润,而利润分配观将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丽 傅飞强
本文从分析长期激励的理论基础入手,系统介绍了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的选择及设计要素,并分享、点评了业绩单元长期激励计划、虚拟股权长期激励计划、超额利润分享长期激励计划这三个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案例,文章最后对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进行了小结。
关键词:
长期激励 业绩单元 虚拟股权 利润分享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浩
以"股东"的身份参加工作,没有表决权,按比例享受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而虚拟股票期权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股票期权计划是国际上流行的上市公司长期激励方法,类推到非上市公司,就是虚拟股票期权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毅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对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给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授予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发放现金股利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处理。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解析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限制性股票 激励计划 会计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