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8)
2023(7111)
2022(5914)
2021(5341)
2020(4438)
2019(9882)
2018(9476)
2017(17822)
2016(9890)
2015(10586)
2014(10065)
2013(10025)
2012(9340)
2011(8456)
2010(8233)
2009(7522)
2008(7367)
2007(6374)
2006(5606)
2005(4915)
作者
(33798)
(28396)
(28088)
(26192)
(17978)
(13919)
(12412)
(11319)
(10940)
(9848)
(9841)
(9602)
(9282)
(9121)
(8852)
(8848)
(8644)
(8380)
(8232)
(8106)
(7495)
(6929)
(6671)
(6552)
(6484)
(6291)
(6203)
(6162)
(5868)
(5863)
学科
(37335)
经济(37271)
管理(27418)
(26987)
(21049)
企业(21049)
方法(17829)
数学(15935)
数学方法(15793)
(11560)
(11283)
(10472)
中国(9048)
(8554)
贸易(8553)
(8351)
业经(8211)
农业(7841)
(6712)
(6603)
财务(6597)
财务管理(6580)
环境(6428)
企业财务(6297)
技术(6241)
地方(5637)
(5297)
银行(5244)
(5212)
(5206)
机构
大学(144907)
学院(142992)
(55746)
研究(55467)
经济(54678)
管理(52211)
理学(46031)
理学院(45425)
管理学(44468)
管理学院(44256)
(41643)
中国(40127)
科学(40097)
农业(33893)
业大(32201)
(31802)
(31285)
研究所(29229)
中心(24136)
(23265)
农业大学(22529)
(21307)
(20146)
(19889)
北京(19552)
财经(19064)
科学院(18925)
(18434)
(17936)
(17556)
基金
项目(107176)
科学(82575)
基金(79434)
(75883)
国家(75305)
研究(65121)
科学基金(61703)
自然(45015)
自然科(43978)
自然科学(43959)
自然科学基金(43211)
基金项目(42619)
社会(41792)
(41434)
社会科(39616)
社会科学(39602)
(36850)
资助(31918)
教育(28544)
重点(24931)
计划(24785)
(22865)
编号(22855)
科技(22718)
(22436)
(22333)
科研(21976)
创新(21047)
(20732)
(19219)
期刊
(55493)
经济(55493)
学报(37765)
(36104)
研究(35616)
科学(31003)
中国(28270)
大学(25945)
学学(25133)
农业(24696)
管理(17474)
(17290)
(14293)
业大(11460)
(10405)
金融(10405)
经济研究(9837)
农业大学(9739)
业经(9351)
财经(9328)
(9217)
技术(8950)
资源(8648)
科技(8356)
教育(8094)
林业(7967)
(7943)
问题(7736)
中国农业(7558)
自然(6814)
共检索到201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梅  刘自成  任齐燕  陈华  陈检锋  付利波  王志远  洪丽芳  苏帆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少耕覆盖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比较相同养分管理下传统耕作和少耕覆盖的马铃薯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结果表明,相同养分用量的少耕覆盖比传统栽培提高马铃薯产量65.33%,净收益高125.63%;在少耕覆盖的模式下,N0P0K0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低,N2P3K2、N3P2K2和N2P2K3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高;少耕覆盖马铃薯的NPK肥料农学效率和NPK肥偏生产力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该试验中,N2P2K2处理的肥料利用效率高和产量效益好,是较佳处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昌  彭建伟  宋海星  官春云  刘强  荣湘民  丁哲利  王署娟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12种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籽粒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余肥料施用量一致的情况下,较高的施氮比例或较高的施磷比例处理,油菜都有较高的产量,而施钾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分别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素积累量没有显示出以上规律;氮磷钾3种肥料的利用率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钾肥利用率的减少幅度最大,氮肥减少幅度最小.12种氮磷钾配比中,N、P2O5、K2O质量比为1:0.5:0.58的油菜籽粒产量最高,为1830kg/hm2,其次是1:0.5:0.88,为1800kg/hm2,1:0.4:1.4的油菜籽粒产量最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晓峰   董海霞   徐文杰   胡亮亮   董志香   周萌   黄彩霞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寻求适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试验,设置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垄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SLL)、平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PH),平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PL)4个覆盖处理,以传统露地平作种植为对照(CK)。【结果】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0.14%~0.78%,覆盖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增墒效应最突出,较CK平均增加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7.85%。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180 cm土壤贮水量,SLH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和成熟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1.54%和11.14%。秸秆覆盖较CK显著提高薯块产量5.24%~26.16%,WUE提高10.39%~34.07%,商品薯率提高2.11%~12.88%。覆盖处理较CK显著降低马铃薯生育前期(播种期-苗期)和后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耗水量,显著增加生育中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耗水量,但全生育期耗水量总体显著降低。SLH、SLL、PH、PL处理较CK分别增加马铃薯总收入36.99%、20.54%、11.12%、8.45%。【结论】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秸秆覆盖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省工省力,显著增加马铃薯种植收入,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最高,适宜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种植模式中推广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海龙  龚伟  王景燕  罗小梅  熊靓  郑隆迪  胡杨夏  
【目的】探讨提高藤椒产量和品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为制定科学的藤椒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6年生藤椒为试验材料,利用二次回归"341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N、P、K的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4个水平,4个水平分别为: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N 330 g/株、P_2O_5 50 g/株、K_2O 200 g/株),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过量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处理对藤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新鲜花椒产量增加了24.4%~74.7%。氮、磷和钾肥平均肥料贡献率分别为22.7%,16.0%和13.5%,肥料贡献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4.9,22.5和4.5 kg/kg,肥料农学效率表现为磷肥>氮肥>钾肥。氮、磷和钾肥处理的花椒果皮千粒质量和挥发性芳香油、麻味物质、醇抽提物、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及品质综合值与不施肥处理(N_0P_0K_0)相比,分别提高7.5%~21.6%,10.1%~40.2%,19.8%~60.7%,6.3%~32.3%,15.7%~48.1%和218.3%~754.6%。氮磷、氮钾和磷钾互作效应在一定用量范围内能促进藤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建立新鲜花椒产量和品质综合值的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方程函数,获得藤椒高产优质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323.4~346.7 g/株(平均为335.1 g/株),P_2O_549.0~51.3 g/株(平均为50.2 g/株),K_2O 214.1~227.6 g/株(平均为220.9 g/株)。【结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能提高藤椒产量和品质,得到了研究区藤椒最佳施肥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苗芳芳  勉有明  普雪可  吴春花  周永瑾  侯贤清  
【目的】探讨耕作覆盖对旱作土壤团粒结构、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于2013—2016年进行连续3个作物生长季定位试验,通过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免耕、翻耕)和3种覆盖措施(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不覆盖),研究耕作结合覆盖对土壤团聚体数量、土壤蓄水量及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耕作方式、覆盖措施及二者交互作用可显著增加0—40 cm土层>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深松覆盖秸秆处理0—20 cm土层>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在欠水年(2016)和相对欠水年(2014)分别较翻耕不覆盖显著提高14.2%、16.9%,而免耕覆盖秸秆处理在平水年(2015)较翻耕不覆盖显著提高8.5%;20—40 cm土层>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在欠水年以深松覆盖秸秆、相对欠水年深松覆盖地膜和平水年免耕覆盖秸秆处理最高,分别较翻耕不覆盖显著提高18.2%、21.5%、18.7%。耕作方式、覆盖措施及二者交互作用对0—200 cm土层蓄水量影响显著,深松覆盖秸秆处理休闲期土壤蓄水量分别在相对欠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较翻耕不覆盖处理显著提高29.6%、9.3%、11.4%;其关键生育时期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在欠水年和相对欠水年较翻耕不覆盖显著增加21.9%、28.9%,而免耕覆盖秸秆处理在平水年较翻耕不覆盖处理显著增加17.1%。在相对欠水年,耕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而覆盖措施及耕作与覆盖交互作用对其有显著影响,以免耕覆盖秸秆处理最佳,分别较翻耕不覆盖处理显著提高51.8%和50.5%;在平水年和欠水年,耕作方式、覆盖措施及其二者交互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著影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以深松覆盖秸秆处理效果最佳,平均较翻耕不覆盖处理显著提高56.9%和44.8%。【结论】耕作结合覆盖措施可改善耕层土壤团粒结构,显著增强休闲期和生育期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从而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平水年和欠水年采用深松结合秸秆覆盖、相对欠水年采用免耕结合秸秆覆盖模式可实现宁南旱作马铃薯增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鱼生  涂仕华  冯文强  廖鸣兰  
氮、钾是马铃薯吸收最多的两种营养元素。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川芋56和白花洋芋2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马铃薯的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2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都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升高,高钾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川芋56最佳施钾量比白花洋芋高;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中氮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的施用显著增加2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氮、钾营养对马铃薯维生素C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冬梅  魏珉  张海森  王秀峰  孔祥波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养分配比对土壤栽培黄瓜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磷素用量和比例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适量氮钾肥配合增施磷肥可以增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适量氮磷肥配合增施钾肥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彩艳  段宗颜  胡万里  陈宝红  陈拾华  孔令明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花椰菜在不同生育过程中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以及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花椰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施肥的情况下,造成花椰菜严重减产,然而,在每公顷施N 450kg,P2O5225kg,K2O 337.5kg的情况下,却没有造成花椰菜减产;花椰菜对氮磷钾的吸收,以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其吸收量因生长期不同而异;合理的氮、磷、钾配比能提高氮、磷化肥的利用率,氮、磷、钾施用量为推荐施肥用量(Opt)的75%(每公顷施N 225 kg,P2O5112.5 kg,K2O 281.25kg),其N、P利用率却高于Opt,N为31.44%,P为6.2%,分别比Opt提高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彩艳  段宗颜  陈拾华  胡万里  罗绍康  
针对云南丘北小椒主产区长期盲目施肥现象突出,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的施用,养分比例极不平衡,致使辣椒产量和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不高。本文以丘北小椒(Capsicum frutescensL.)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丘北小椒生育过程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以及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提高辣椒产量,推荐施肥处理(Opt,每公顷施N 300 kg,P2O5150 kg,K2O 300 kg)产量为2338.34 kg/hm2,比习惯施肥增产19.36%;辣椒对氮磷钾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其吸收量因生长期不同而异;N、P和K利用率最高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孙芳  孙锐锋  芶久兰  钱晓刚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氮、钾肥用量和产量的关系以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氮、钾2因素4水平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营养对脱毒马铃薯会-2产量及钾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中钾处理的平均单窝重、大薯块单窝重和产量均最高。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直线上升,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水平,产量维持在一个最高水平,再增加钾肥产量不再增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迅速增加直至达最高水平,继续增加氮肥用量,马铃薯产量有所下降;过多的施用钾肥使植株体内钾素含量增加,超过最高产量后吸收的钾素属于奢侈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绪成  于显枫  王红丽  侯慧芝  方彦杰  马一凡  
【目的】减氮增钾和有机肥替代是提高中国作物生产中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降低作物生产病害风险的有效途径。研究明确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减氮追施、有机肥替代和增施钾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为该区域实施水肥高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4年大田定位试验基础上,通过测定全膜覆盖垄沟种植条件下传统施肥(PM)、减氮25%并花期追施和增施钾肥(PMN)和减氮50%与有机肥替代并花期追施(PMO)的土壤贮水量、马铃薯的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计算不同施肥模式的耗水量、生长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以明确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马铃薯耗水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干物质积累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施侃侃  梁栋  贾忠奎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和用量对红花玉兰播种幼苗的生长、养分积累、转运效率和利用率的影响,以找到最适施肥比例和用量。试验采取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设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其中氮施用量为160 mg/株(A1)、320 mg/株(A2)、480 mg/株(A3),磷施用量为80 mg/株(B1)、160 mg/株(B2)、320 mg/株(B3),钾施用量为80 mg/株(C1)、160 mg/株(C2)、320 mg/株(C3)。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对地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植株的苗高,比对照提高了20.8%~93.3%,施肥处理后的茎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75.5%~206.6%,但根生物量只有4个处理显著高于对照(A2B3C1、A3B1C3、A3B2C1、A3B3C2)。(2)不同的氮磷钾配比会改变植株各器官内的养分积累,A2B3C1处理可显著提高植株氮含量,比CK提高了38.7%;A2B1C2、A1B3C3处理能够提高植株体内的磷含量,比CK提高了2.0%、6.9%;A2B3C1、A3B2C1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植株体内的钾含量,比CK提高了37.8%、44.2%。(3)A2B2C3处理下,氮的转运效率最高,达到134%;A1B3C3、A2B2C3处理下,磷的转运效率较高,达到63%;A3B2C1处理下,钾的转运效最高,达到77%。(4)A2B3C1(38.7%)的氮利用率最高,A1B3C3(44.8%)的磷利用率最高,A3B2C1(44.4%)的钾利用率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A2B3C1处理下,即施氮量320 mg/株、施磷量320 mg/株、施钾量80 mg/株,氮磷钾配比为4∶4∶1时,最有利于红花玉兰幼苗的生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文  范祺祺  叶亦心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以‘费乌瑞它’为材料,在南方冬闲田设计5个施氮水平(N1、N2、N3、N4、N5,分别施0、75、150、225和300 kg/hm~2纯N)和5个施钾水平(K1、K2、K3、K4、K5,分别施0、75、150、225、300 kg/hm~2 K2O),研究不同施氮、施钾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施氮、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块茎膨大期叶片SPAD值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块茎形成期叶片SPAD值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马铃薯的株高与茎粗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块茎成熟期马铃薯的地上部、地下部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马铃薯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施氮量在225 kg/hm~2时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28707.25kg/hm~2;马铃薯产量、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干物质含量与施钾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文  范祺祺  叶亦心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以‘费乌瑞它’为材料,在南方冬闲田设计5个施氮水平(N1、N2、N3、N4、N5,分别施0、75、150、225和300 kg/hm~2纯N)和5个施钾水平(K1、K2、K3、K4、K5,分别施0、75、150、225、300 kg/hm~2 K2O),研究不同施氮、施钾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施氮、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块茎膨大期叶片SPAD值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块茎形成期叶片SPAD值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马铃薯的株高与茎粗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块茎成熟期马铃薯的地上部、地下部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马铃薯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施氮量在225 kg/hm~2时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28707.25kg/hm~2;马铃薯产量、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干物质含量与施钾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