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3)
- 2023(10021)
- 2022(9076)
- 2021(8856)
- 2020(7284)
- 2019(17231)
- 2018(17067)
- 2017(33002)
- 2016(18053)
- 2015(20269)
- 2014(20298)
- 2013(20143)
- 2012(18467)
- 2011(16413)
- 2010(16404)
- 2009(14931)
- 2008(14402)
- 2007(12549)
- 2006(11116)
- 2005(9771)
- 学科
- 济(69626)
- 经济(69527)
- 业(50539)
- 管理(50476)
- 企(39750)
- 企业(39750)
- 方法(31988)
- 数学(27545)
- 数学方法(27158)
- 农(22590)
- 中国(18569)
- 财(17774)
- 地方(16648)
- 农业(15973)
- 业经(15710)
- 学(15640)
- 制(12493)
- 贸(12277)
- 贸易(12272)
- 理论(11991)
- 易(11868)
- 和(11480)
- 务(11127)
- 财务(11063)
- 财务管理(11038)
- 环境(10945)
- 教育(10703)
- 技术(10684)
- 企业财务(10451)
- 银(9949)
- 机构
- 大学(253080)
- 学院(251497)
- 管理(102249)
- 济(95247)
- 经济(92967)
- 理学(88809)
- 理学院(87740)
- 管理学(86132)
- 管理学院(85693)
- 研究(83178)
- 中国(61258)
- 京(54580)
- 科学(53175)
- 财(43446)
- 所(42043)
- 农(39524)
- 研究所(38230)
- 中心(38015)
- 业大(37751)
- 江(35865)
- 范(35735)
- 师范(35478)
- 北京(34976)
- 财经(34874)
- 经(31576)
- 农业(30600)
- 州(30329)
- 院(30116)
- 师范大学(28763)
- 经济学(27180)
- 基金
- 项目(174786)
- 科学(136629)
- 研究(130313)
- 基金(125345)
- 家(108643)
- 国家(107663)
- 科学基金(92085)
- 社会(79833)
- 社会科(75314)
- 社会科学(75292)
- 省(67946)
- 基金项目(67504)
- 自然(60053)
- 教育(59701)
- 自然科(58596)
- 自然科学(58585)
- 划(57535)
- 自然科学基金(57501)
- 编号(54998)
- 资助(51344)
- 成果(45427)
- 重点(38640)
- 部(38207)
- 课题(37253)
- 发(37223)
- 创(35807)
- 项目编号(33897)
- 创新(33276)
- 科研(33121)
- 教育部(32800)
- 期刊
- 济(106283)
- 经济(106283)
- 研究(75719)
- 中国(45542)
- 学报(39312)
- 农(37074)
- 科学(36960)
- 管理(36195)
- 教育(31985)
- 财(31719)
- 大学(29592)
- 学学(27595)
- 农业(25828)
- 技术(21174)
- 融(20395)
- 金融(20395)
- 业经(18083)
- 财经(16209)
- 图书(15453)
- 经济研究(15395)
- 问题(14292)
- 经(13658)
- 理论(13441)
- 科技(12536)
- 实践(12476)
- 践(12476)
- 业(12046)
- 技术经济(11837)
- 版(11482)
- 现代(11434)
共检索到364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近几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转向了对大龄女童(10~12岁)辍学问题及辍学的多因素综合治理方面。少数民族大龄女童辍学率高,主要原因是她们已经成为家里的劳动力或后备劳动力,通过她们的劳动或外出打工来支撑贫困的家庭及继续弟妹的学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建议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或发展特区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这一难点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大龄女童 辍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红娟 张成浩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急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区域生态效率的变化。文章在选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和动态分解,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且各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差距较大;2013—2015年,各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生态效率的提高;城市规模对地区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石 杨红娟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路径研究有助于少走弯路,有效实现建设目标。本文运用多主体建模仿真法中的BDI模型,分别对政府、企业、公众三个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信念、愿望、意图进行分析。利用Netlogo软件,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为例,通过设置变量的初值进行模拟仿真。依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减量化、协调性、有效性的要求,调整变量参数,得出政府发放生态补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公众清洁能源消费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程明霞 韦英醒 林泳海
民族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的综合能力也越来越高。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本研究采用整体评定和分项评定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与大城市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体现的文化特点进行评定。对作文评定的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地区与大城市的中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城市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2)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大城市,男女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成绩高于男生。(3)不同地区学生的作文存在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写作主题、实现理想所采取的行动倾向、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挖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存在一个互促发展的最优比例,而各区域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对耦合度的贡献比例不同,因此各个区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最优比例协调人口迁移,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 贫困脆弱性 发展模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林
在我国扶贫开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区域特殊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制度变迁相对迟缓,而且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比其他贫困地区更强,加上扶贫委托代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其扶贫效率较低;同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制度的变迁多为强制性变迁,没有经过从诱致性变迁到强制性变迁的转变过程,而且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其非正式制度存在较大摩擦,使得扶贫制度变迁的适用性较低。应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制度的变迁速度;引导与鼓励诱致性制度变迁,增强制度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优化扶贫开发委托代理制度,实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燕斌 王怀栋 高翠玲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将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两个层次对当前我国扶贫长效机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结合内蒙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现状,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为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嘎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规划建设不合理、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完善、收入无保障、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等共性问题,由此,提出符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少数民族地区 扶贫 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令平
"新机制"的实施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费保障水平偏低、师资水平落后、经费预算和使用不合理、教育负债沉重等问题。欲进一步落实好"新机制",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需从继续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师资队伍问题、规范和使用经费、化解教育债务等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新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慧 谢冰
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对贵州省黄平县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的实证发现:首先,民族种类对农户参合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农户参合率低于汉族;其次,经济条件对农户参合行为影响最大,贫困户参合率显著低于中高收入者;第三,缴费意愿对农户参合行为具有明显影响;最后,逆向选择、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打工行为对农户参合行为无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贫困地区 新型合作医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职前教师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刚入职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满足本地实际工作的需求;二是入职教师大多缺乏相应的入职指导,导致部分教师流失;三是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不高。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发展的困境,本研究提出教师嵌入式发展方式予以解决。教师嵌入式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用嵌入的方式,在嵌入的状态下,谋求专业上的发展。教师嵌入式发展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呈现出阶段性、差异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为此,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应为教师嵌入式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健全的制度保障;在中观层面上,学校应为教师嵌入式发展营造自由、宽松、便利的成长环境;在微观层面上,教师应最大化地激发自身专业发展的学习力。
关键词:
民族教育 贫困地区 教师发展 嵌入式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娅莉
贫困问题列为联合国8个千年发展目标之首,也是长期困扰中国政府的问题。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多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这些地区的农民只能在贫困陷阱中挣扎。政府应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茹 吉学方
文化多样性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多样性的重要成因之一,同时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亦为经济发展、反贫困策略研究提供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以较高的理论清晰度和实证力度审视:如何准确界定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的贫困,如何合理利用少数民族多样性文化资源来提升反贫困效果的持久性。并提出反贫困实践路径:培育主动性反贫困的内生动力机制;培育文化价值发现能力、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理解并尊重多样性的财富理念;培育反贫困的社会动力机制及公众对贫困群体的文化关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军林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贫困问题发生最广泛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位置的封闭性加上恶劣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个性,同时也决定了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独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调整扶贫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 贫困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