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7)
2023(14862)
2022(12485)
2021(12027)
2020(9780)
2019(22859)
2018(22538)
2017(43856)
2016(23389)
2015(26460)
2014(26367)
2013(25800)
2012(23229)
2011(20839)
2010(21177)
2009(19771)
2008(18090)
2007(15847)
2006(13906)
2005(12111)
作者
(65315)
(53799)
(53720)
(51151)
(34221)
(26104)
(24429)
(21126)
(20684)
(19321)
(18553)
(18071)
(16996)
(16847)
(16661)
(16225)
(15894)
(15879)
(15320)
(15285)
(13280)
(13278)
(13031)
(12344)
(12132)
(11970)
(11950)
(11855)
(10789)
(10533)
学科
(91231)
经济(91044)
管理(65149)
(63528)
(54323)
企业(54323)
方法(44325)
数学(37795)
数学方法(37102)
中国(30336)
(27333)
金融(27328)
(25661)
银行(25628)
(25395)
(24716)
(23402)
业经(22585)
地方(20588)
(19200)
理论(18931)
(18861)
农业(17073)
(15748)
(15593)
财务(15511)
财务管理(15485)
(15062)
贸易(15048)
企业财务(14739)
机构
学院(322504)
大学(321691)
管理(129084)
(123742)
经济(120871)
理学(112354)
理学院(111125)
管理学(108864)
管理学院(108293)
研究(102650)
中国(81354)
(67270)
科学(63980)
(57616)
(50229)
中心(48651)
(47998)
业大(46906)
财经(46537)
研究所(45914)
(45133)
(42948)
北京(42740)
师范(42590)
(42172)
(38446)
(37339)
农业(37319)
经济学(37074)
财经大学(34730)
基金
项目(223739)
科学(175682)
研究(165795)
基金(160923)
(138866)
国家(137643)
科学基金(119012)
社会(104157)
社会科(97988)
社会科学(97954)
(88608)
基金项目(85152)
教育(77339)
自然(76901)
自然科(75151)
自然科学(75138)
自然科学基金(73740)
(73713)
编号(69427)
资助(66861)
成果(56492)
重点(49752)
(48586)
课题(47538)
(47330)
(46614)
项目编号(43378)
创新(43292)
科研(42482)
教育部(42150)
期刊
(132354)
经济(132354)
研究(94554)
中国(60831)
学报(49318)
管理(46536)
科学(45674)
(44558)
(42925)
教育(40303)
(38698)
金融(38698)
大学(38178)
学学(35870)
农业(30601)
技术(28959)
业经(22269)
财经(22104)
经济研究(21026)
(18750)
图书(17207)
问题(16645)
理论(16473)
科技(15478)
实践(15242)
(15242)
技术经济(15088)
(15008)
(15003)
统计(14443)
共检索到467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昱岿  
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是教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应用档案文献、口述史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考察彝族阿细语"以邹朱初"之涵义从"边缘人"到"国家干部"和"居住在族群聚居区之外的人"的古今变化,探索从明清至今阿细人从封闭的部落民到逐步融入主流社会的路径,并从理论上总结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的模式。研究发现,阿细人融入主流社会经历了地方知识—乡村模式、国家知识—乡村模式、国家知识—城市模式三种模式。在国家知识—乡村模式的后期,阿细人大规模融入主流社会,其关键路径是学校教育。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使国家知识对地方性知识的更替成为可能。一方面,学校教育使一部分阿细人实现垂直流动而改变了其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还为不能进入政治和经济体制的阿细大众提供了水平流动必需的技能,使其从族群传统聚居地流向全国,从而改变了阿细人族群聚居的地理空间图景,促进阿细人不断融入主流社会。彝族阿细人融入主流社会的个案对当今边疆社会治理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昱岿  
应用教育人类学方法考察分析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结果发现:阿细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且两种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可以和谐共生;他们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同构性、差异性和层次性;两种认同的基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国土意识、共同血缘、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的英雄人物、共同的国家象征符号等共同基础之上,而学校教育场域是构筑这些共同性基础的重要场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亚权  李娅  
通过对云南省4个林下经济典型发展区的案例点和6个林下经济潜在发展区进行农户问卷调查,以及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意愿进行分析,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选择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的建议,并从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扩大资金投入、成立农民合作社、完善评价体系4方面探索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亚权  李娅  
通过对云南省4个林下经济典型发展区的案例点和6个林下经济潜在发展区进行农户问卷调查,以及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意愿进行分析,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选择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的建议,并从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扩大资金投入、成立农民合作社、完善评价体系4方面探索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华林  宋梦青  王柳  
云南省档案局(馆)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中形成卓有成效的"云南模式",这一案例的研究、推广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发展。论文以云南省档案局(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为案例,梳理建设特色,分析理论建树与实践价值,提炼有益启示。本文认为,以发展少数民族档案事业为保障,以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云南模式",切合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发展规律,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程元鹏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碳排放系统中部分信息不完全、样本小的问题,本文选择灰色理论中GM(1.1)模型预测碳排放。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末,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碳排放量较2012年将增长一倍。选取人口、人均GDP、第三产业比率、城市化率和能源消耗强度建立STIRPAT模型,分别运用岭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法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对模型进行回归。两种回归方法的结果较为相似,得到:人口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其次是城市化率和人均GDP,而能源消耗强度和第三产业比率能够有效的控制碳排放的增长。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减排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梦源  李辉  
在众多扶贫方式中,金融扶贫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现状,在金融支持视角下探讨了金融扶贫过程中在金融专项资金、易地搬迁、脱贫意识、风险控制及监管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贫困-脱贫-返贫-脱贫-可持续脱贫"的新路径。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脱贫提出加大金融专项资金投入、强化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建立风险机制及完善金融脱贫监管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惠仙  秦成逊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解困对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的机制、资金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出一条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木永跃  杨文顺  
加强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研究,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既是适应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基本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已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紧迫而又特别重要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昊  
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历史的变化,少数民族会计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会计的演进,尤其是对其近代(1840年后)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会计和官厅会计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以古鉴今,能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会计资源质量,进一步促进云南地区经济的腾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红娟  张成浩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急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区域生态效率的变化。文章在选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和动态分解,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且各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差距较大;2013—2015年,各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生态效率的提高;城市规模对地区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昊  
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历史的变化,少数民族会计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会计的演进,尤其是对其近代(1840年后)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会计和官厅会计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以古鉴今,能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会计资源质量,进一步促进云南地区经济的腾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俊  
本文使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某高校的3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187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并且能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韬光养晦和以退为进的理性中庸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中庸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困境和压力;宗教信仰对积极的应对取向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魏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对云南七宣彝族哑巴节的分析,探索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策。哑巴节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资金缺乏、传承人规模过小、大众参与不够、基础设施落后,实际上这些困境也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旅游开发是一个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途径,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为哑巴节文化遗产提供更多的保护资金、可以促进哑巴节文化价值的更深层次挖掘、可以很好地普及哑巴节文化遗产知识以及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