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8)
2023(10323)
2022(8971)
2021(8710)
2020(7493)
2019(17442)
2018(17293)
2017(33449)
2016(18487)
2015(20909)
2014(20892)
2013(20751)
2012(19630)
2011(17629)
2010(17748)
2009(16546)
2008(16676)
2007(15509)
2006(13716)
2005(12303)
作者
(53141)
(45112)
(44340)
(42685)
(28269)
(21733)
(20456)
(17595)
(16874)
(16052)
(15183)
(15175)
(14082)
(14066)
(13916)
(13774)
(13729)
(13134)
(12919)
(12806)
(11226)
(11202)
(10983)
(10492)
(10176)
(10105)
(10061)
(9826)
(9221)
(9178)
学科
(77863)
经济(77778)
(54678)
(49814)
管理(43407)
农业(33413)
(31088)
企业(31088)
方法(31035)
数学(27657)
数学方法(27297)
中国(20603)
业经(20582)
地方(19011)
(18686)
(16474)
(14904)
(14483)
贸易(14478)
(14018)
(12070)
银行(12046)
(11906)
(11443)
收入(11231)
(11002)
金融(10998)
(10947)
农业经济(10934)
环境(10525)
机构
学院(261814)
大学(258025)
(106812)
经济(104355)
管理(97018)
研究(89672)
理学(82672)
理学院(81701)
管理学(80165)
管理学院(79677)
中国(71081)
(64358)
科学(56044)
(55094)
农业(49358)
(48332)
(46677)
业大(45117)
中心(44450)
(42509)
研究所(41902)
财经(37443)
(36451)
师范(36176)
北京(34518)
(33738)
(33665)
经济学(31766)
(31161)
(30933)
基金
项目(169875)
科学(131713)
研究(128152)
基金(119912)
(103748)
国家(102690)
科学基金(86398)
社会(79256)
社会科(74466)
社会科学(74441)
(68844)
基金项目(64259)
教育(57566)
(56562)
编号(55801)
自然(53787)
自然科(52384)
自然科学(52370)
自然科学基金(51360)
资助(47938)
成果(46159)
(38613)
重点(38067)
(37371)
课题(37318)
(35557)
(34626)
(32821)
科研(32434)
创新(32317)
期刊
(127734)
经济(127734)
研究(77179)
(66909)
中国(54268)
农业(44924)
学报(42359)
科学(38350)
(37662)
大学(32293)
学学(30294)
管理(29157)
(28336)
金融(28336)
教育(28272)
业经(27010)
技术(22100)
(21841)
问题(19304)
财经(17780)
经济研究(17177)
(15639)
农村(15434)
(15434)
(15304)
农业经济(14770)
图书(14028)
世界(13845)
资源(13378)
经济问题(13310)
共检索到40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志辉  苏旭峰  马爱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反贫困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为例,通过入户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多项Logit模型,实证分析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职工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受访者文化水平、是否主动了解扶贫政策、扶贫政策能否显著影响收入水平、扶贫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改善效果四个因素都对扶贫政策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兵团率先在2019年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文章最后结合兵团反贫困策略,分析了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的脱贫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静  蒋志辉  
兵团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已经进入倒计时,兵团的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兵团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本文结合兵团44团、51团、225团、皮山农场几个典型深度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团场,深入分析其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和脱贫举措,剖析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扶贫机构运作机制、扶贫干部自身素质、扶贫政策落实等方面分析查找原因,最后,提出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扶贫工作落实"精准"的四点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培红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其关系着民族的团结和繁荣。造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制度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注重的非制度原因。在概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的特征的基础上,从非制度致贫因素角度进行分析解剖,并提出破解之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课题组  凌经球  
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县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贫困的主要原因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发展生产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在发展经济"保脱贫"、搞好保障"助脱贫"、产业扶贫"解穷困"、易地搬迁"挪穷窝"、基础建设"通富路"、教育发展"拔穷根"、医疗保障"防返贫"等方面综合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但仍存在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的主要困难,以及面临部分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仍然比较困难、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仍需加强、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部分乡村"控辍保学"难度极大和一些特殊困难亟待解决等突出问题。因此,站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新起点上,必须通过精准对标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指标要求,以"补短板""强弱项"为指向,重点抓好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增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的巩固发展、村级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县特殊困难的解决,更加扎实有力地把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向前推进,才能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艳梅  刘新平  周义才  
为了研究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多民族文化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对新疆特克斯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特克斯县3乡1镇作为样本区,将调查农户分为汉族与少数民族2个类型,提出4个假设,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因素的显著性,验证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1)不同民族文化对宅基地退出影响差异明显;(2)农户户主的家庭决策权存在惯性认识偏差;(3)农户家庭与宅基地禀赋对宅基地退出影响显著;(4)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认知亟需提升。研究结论:(1)重视民族文化对宅基地退出影响;(2)要促进宅基地退出农户就业和社会保障;(3)要强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宣传与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雯  张小雷  雷军  杨德刚  杨宇  
本文根据2005年和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处的发展阶段、务工农民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收入水平等总体特征,探究了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外出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餐饮服务业,从收入上看在疆外务工的人员收入远高于疆内。根据墨玉县发展的实际和调研表明,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外出务工预期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和人均耕地资源量少等。同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低收入户、户均可耕地面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晖  
文章以国家和自治区级贫困地区为例,从少数民族在人均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方面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提出了测度贫困人口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各种确定贫困线的方法中挑选出适合新疆实际的方法,计算2001年新疆的贫困线;并系统地总结了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的现状及特点,同时根据喀什地区、和田地区、若羌县的数据计算了贫困的发生率与和田地区各县的返贫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福华  李坚飞  
本文以湖南江永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认为市场主体观念落后,地方政府工作缺位,区域市场基础建设滞后,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当前制约少数民族商贸流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的引导、培育作用,加强商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健全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规范商品市场建设与管理,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实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等可行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庆红  阿迪力·努尔  
我国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多元化现象普遍,从多维视角分析贫困问题对科学制定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的能力贫困理论,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构建农户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A-F法对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和各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度进行测算和分析,探讨致贫原因。结果表明,南疆三地州农户家庭不仅在收入维度存在贫困现象,在受教育程度、健康、卫生设施、做饭燃料、安全用水等指标上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三个及以上维度存在剥夺的人口达到了89.1%,多维贫困程度达到了39.8%,多维贫困比收入贫困更为严重。虽然随着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覆盖率不断下降,但是贫困强度在逐渐加大;教育、收入和健康...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婷  
本文对H省少数民族聚居的BS县455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基本情况调研和数学教学知识测试,结果显示,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且老龄化严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知识测试中整体表现较弱,所有内容领域和数学教学知识的不同维度平均分均低于总样本平均分9.9%25.8%:从内容领域看,代数初步与简单函数关系领域表现最弱,从数学教学知识不同维度看,教师在一般内容知识、特殊内容知识、内容与学生知识维度表现都相对较弱;不同乡镇甚至乡镇内部的教师数学教学知识表现差异较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军林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贫困问题发生最广泛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位置的封闭性加上恶劣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个性,同时也决定了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独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调整扶贫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凤琴  高晶晶  
本文以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适应两个方面对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移民人口迁移的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移民人口迁移后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总体适应良好,民族、年龄、移民时间是影响民族文化适应的主要变量,移民年龄和移民时间是影响地域文化适应的主要变量,据此提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移民人口迁移后文化适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庆红  夏咏  
[目的]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深入剖析该区域少数民族农户致贫因素,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环境特征等3个方面对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户主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中熟练说国语人口所占比重、兼业情况、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组织、家庭成员是否残疾或重大疾病、人均耕地面积、是否通公共交通车均对贫困产生了重要影响,与预期一致;户主年龄、农户家庭中劳动力所占比重、未成年人口所占比重、离县城的距离、有无自然灾害对贫困的影响均没有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与预期假设不符,主要是"一户一策"的精准脱贫政策及惠农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未来应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实现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两个方面提高片区的脱贫成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慧  谢冰  
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对贵州省黄平县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的实证发现:首先,民族种类对农户参合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农户参合率低于汉族;其次,经济条件对农户参合行为影响最大,贫困户参合率显著低于中高收入者;第三,缴费意愿对农户参合行为具有明显影响;最后,逆向选择、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打工行为对农户参合行为无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