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0)
2023(11865)
2022(10236)
2021(9907)
2020(8182)
2019(19213)
2018(19248)
2017(35768)
2016(20610)
2015(23499)
2014(23690)
2013(22580)
2012(20798)
2011(18976)
2010(19049)
2009(16919)
2008(16573)
2007(14289)
2006(12565)
2005(11019)
作者
(57137)
(47198)
(46904)
(44848)
(30323)
(22520)
(21384)
(18571)
(18212)
(17040)
(16441)
(15829)
(14903)
(14861)
(14650)
(14529)
(14364)
(13942)
(13539)
(13465)
(11837)
(11825)
(11295)
(10858)
(10678)
(10635)
(10488)
(10480)
(9473)
(9390)
学科
(71852)
经济(71773)
管理(53999)
(49387)
(41712)
企业(41712)
方法(34329)
数学(29280)
数学方法(28878)
中国(23642)
教育(23269)
(20266)
(18796)
(17651)
理论(17313)
业经(15862)
地方(14007)
技术(12662)
农业(12571)
(12451)
(12006)
贸易(12002)
(11617)
(11564)
财务(11504)
财务管理(11486)
(11415)
环境(11377)
企业财务(10889)
教学(10492)
机构
大学(287179)
学院(281986)
管理(107710)
(99319)
经济(96813)
研究(95832)
理学(94151)
理学院(92961)
管理学(91112)
管理学院(90585)
中国(63453)
(62877)
科学(61312)
(48281)
(48266)
师范(47957)
(45028)
研究所(44510)
(42264)
业大(41719)
中心(41537)
(41120)
北京(40419)
教育(39697)
师范大学(39352)
财经(36942)
(34695)
技术(34307)
(33593)
(33540)
基金
项目(195415)
科学(154454)
研究(148879)
基金(138488)
(120182)
国家(119023)
科学基金(101307)
社会(89385)
社会科(84231)
社会科学(84208)
(77233)
教育(75566)
基金项目(73812)
(67558)
自然(65966)
自然科(64386)
自然科学(64369)
编号(63717)
自然科学基金(63189)
资助(56589)
成果(53993)
课题(46358)
重点(44916)
(44504)
(41974)
(40541)
项目编号(39065)
教育部(38579)
(37796)
创新(37407)
期刊
(105814)
经济(105814)
研究(89148)
教育(64329)
中国(57580)
学报(45099)
科学(41374)
管理(37511)
(37417)
大学(34602)
(32661)
学学(31054)
技术(28513)
农业(26741)
(18155)
金融(18155)
财经(17393)
业经(16994)
图书(16720)
职业(16687)
经济研究(16332)
(14677)
问题(13551)
(13492)
理论(13451)
科技(13383)
(13129)
论坛(13129)
(13050)
(12653)
共检索到406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松  
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心理相一致的是民族的职业结构内容丰富、复杂,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向性、传统性、变革性等诸多特征;西南地区民族族别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3%和56%,从价值观的深层来研究少数民族的职业问题有助于深刻认识少数民族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观念,有利于推进西南少数民族职业价值观的现代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英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纠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误认识,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庆毓  李瑞琪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系统化教育,体现在民族院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条件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的协同性、管理的规范性。思考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系统化教育问题,是应对全方位开放环境下"为谁培养人"的现实挑战,是在价值多元交汇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求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需要系统化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苏天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重视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功能,强调通过观察学习获取替代经验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观念在个体、行为、环境三因素交互影响下形成。基于该理论探究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的机理与路径,具有其特定价值。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要求遵循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儿童特殊因素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当前场域建构的实践存在现实困境。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内在契合,为场域的有效建构提供作用机理。依托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构建自我效能感培养场域,创造民族元素榜样示范场域,创建民族特色文化场域等路径,以构建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为开展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全新思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其瑞  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培育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和人生观,正确把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和时代内涵。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创新融合。把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建设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基地、精品法治教育教材课程和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创建"网、端、微"法治教育平台等方式,凝聚爱国力量,滋养爱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捍卫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王向旭  
在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对于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对于改善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受教育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多地发生的骚乱事件,特别是伦敦地铁爆炸案使多元文化主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出于国家安全和增强各民族之间凝聚力的考虑,英国政府开始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反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开始转向关注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方征  
体育的概念自传入中国开始,就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成为一种工具性的活动为国家的政治、军事等服务,而且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时,必然受这种工具性价值观的影响,成为取得优异成绩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手段,而其文化背景、哲学思想、教育意义和人文价值却被忽视。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将科研成果不断与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和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是促进人文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洪  
生活在偏僻森林地区和山区的印度少数民族——表列部落,长期遭受隔离、剥削和欺压,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为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通过立法、政策和发展计划等措施予以支持保障,使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成果令人瞩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虎  代宏丽  
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多处在民族地区并集聚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为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指中华各民族特别是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文化间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众多差异中又有重叠的共识,这些重叠共识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公认价值追求,就是少数民族一切生产生活的动力之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互促,前者为后者提供养分,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荣昆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自然条件艰苦,然而大量少数民族却长期在此生存,这主要得益于少数民族内涵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主要包括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保护自然的制度规约、利用自然的生态技艺。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凸显以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充分考虑喀斯特地貌及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把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生态文化应用在生态恢复和生态文明建设中。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菁   田志鹏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探究少数民族教育获得与不同层次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本文以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个体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越强,而且对国家、社会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有更强的认同。上述结论表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教育程度偏低者,需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对教育程度较高者,需充分发挥更高层次价值观“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倩  刘宝存  
长期以来,由于受语言的限制,许多少数族裔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远远落后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为了帮助英语水平有限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196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首个《双语教育法》。虽然到20世纪初该法案最终取消,但相关政策为推动美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政策变迁过程来看,政治力量介入使得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从政策价值取向来看,由于政策决策者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态度转变,导致美国双语政策价值取向由"语言是权利"和"语言是资源"走向"语言是问题";从政策执行过程来看,联邦政府非常重视推进学区的自身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德忠  
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和内地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作者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并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出发,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了加快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自身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发展的耦合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走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莹  骆雁南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前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主要表现在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职业行为取向倾向趋向现实和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执行力不足等方面。本文从社会转型、高校教育、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力量、高校教育、家庭引导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云涛  
教育价值观是主体关于教育价值的主观判断。高等职业教育依循传统大学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价值观上呈现出经世致用、功利主义和全面发展等代表性主张。但由于高职教育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环境更为敏感,需要更加辩证地看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关系,厘清教育功能之取舍,彰显职教特性。所以,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术道合一、担当社会责任的高职教育价值观,将更有益于引导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