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0)
2023(11376)
2022(9541)
2021(8987)
2020(7540)
2019(17307)
2018(16744)
2017(32721)
2016(16987)
2015(18989)
2014(18542)
2013(18058)
2012(16545)
2011(14565)
2010(14339)
2009(13387)
2008(11681)
2007(10040)
2006(8422)
2005(7125)
作者
(44368)
(36822)
(36748)
(35190)
(23739)
(17917)
(16964)
(14630)
(14378)
(13022)
(12734)
(12518)
(11742)
(11428)
(11374)
(11046)
(10944)
(10870)
(10746)
(10611)
(8806)
(8792)
(8647)
(8623)
(8387)
(8231)
(7946)
(7903)
(7427)
(7386)
学科
(69091)
经济(68912)
管理(45613)
(45037)
(37106)
企业(37106)
方法(32903)
数学(28664)
数学方法(28302)
中国(27940)
(26066)
金融(26062)
(23568)
银行(23561)
(22815)
(18999)
(18974)
地方(18481)
业经(15951)
(14793)
农业(12908)
(12690)
财务(12648)
财务管理(12627)
理论(12358)
企业财务(12120)
中国金融(11177)
(11049)
贸易(11040)
(10687)
机构
学院(223749)
大学(223054)
(94493)
经济(92450)
管理(90151)
理学(78341)
理学院(77439)
管理学(76057)
管理学院(75623)
研究(71216)
中国(59367)
(45791)
(43392)
科学(41088)
中心(37361)
财经(35588)
(32490)
(32407)
(32058)
(31738)
经济学(30517)
业大(30422)
(29722)
研究所(29625)
师范(29466)
北京(28099)
经济学院(27739)
财经大学(26852)
(26549)
(26079)
基金
项目(161310)
科学(129102)
研究(119564)
基金(119420)
(102304)
国家(101377)
科学基金(89568)
社会(80210)
社会科(75278)
社会科学(75254)
基金项目(64089)
(61640)
自然(56735)
自然科(55519)
自然科学(55507)
教育(55263)
自然科学基金(54514)
(52461)
编号(48238)
资助(47707)
成果(37880)
(36243)
重点(35874)
(35235)
(34295)
国家社会(33462)
课题(32454)
创新(31998)
教育部(31980)
人文(31442)
期刊
(95513)
经济(95513)
研究(65839)
中国(41903)
(34825)
金融(34825)
(33212)
管理(30915)
学报(29905)
科学(29293)
(28590)
大学(24130)
学学(22970)
教育(22090)
技术(19253)
农业(18625)
财经(17513)
经济研究(15279)
业经(15276)
(15038)
问题(14262)
理论(11189)
统计(10604)
(10455)
实践(10181)
(10181)
现代(10047)
技术经济(9749)
(9675)
(9622)
共检索到32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茂庆  邓晓莉  
对广西H市616名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状况良好,群体差异不显著;其城市社会融入水平受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综合影响。在个人因素方面,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状况与其性别和年龄相关;在家庭因素方面,融入程度与父母公开给予肯定、亲子交流和父母进行课业辅导相关;在学校因素方面,融入状况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教师的关注度、同伴数量和交友方式相关。因此,建议切实保障政策实施落实,加强民族特色传承;开展民族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多元文化整合;稳定家庭住所环境,增加陪伴儿童时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史能兴  
社会融入的实质是身份认同的过程,身份认同是个体找寻文化群体并获取归属感的过程。基于身份认同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存在经济身份认同、制度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三大困境。可通过重构认同观念,确立多元身份观;优化认同结构,提升跨文化适应力;深化认同目标,建构本真性理想确立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自我突破策略;通过社会制度支持以消除群体边界;社会文化支持以澄清社会价值;社会结构支持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形成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外部支持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倪超军  李兴中  刘星宇  
本文利用2017年新疆的343份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调查数据,基于社会融入视角从生活体验、身份体验、交往体验和语言体验4个维度考察了城市体验对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体验中的生活体验、身份体验、交往体验对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生活体验影响最强,交往体验影响最小。城市体验通过社会融入中的社会适应和文化交融中介变量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其中介效应显著。具体来看,在城市体验的身份体验和交往体验中,社会适应变量起到了中介作用;在城市体验的身份体验中,文化交融变量也起到了中介作用。其中,社会适应在城市体验的交往体验中的中介效应效果值最大。文化交融对于市民化意愿的中介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文章利用2006年以来在北京市某区开展的三轮"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描述了总样本和跟踪样本的心理状况及其发展过程,并予以简单讨论。结论认为:尽管本地儿童、公立流动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三轮调查中一致性地表现出改善的趋势,但是公立流动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始终强于本地儿童;公立流动儿童与本地常住儿童有着相同的心理状况及其发展轨迹;流动儿童不仅具有不同的发展过程,而且归因于社会不公的流动儿童的抑郁感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两个方面尤其应该引起广泛而足够的重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离开家乡外出从事各类务工经商活动,使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雇主和自营劳动者的可能性显著低于汉族流动人口,而成为雇员和失业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汉族;并且不同的少数民族在就业状况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计量检验表明:女性、来自城镇、年轻或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更可能从事雇员工作,而不是成为雇主或自营劳动者;而男性、中年、受教育程度较高、跨省流动、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失业的概率显著更低。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艳虹  顾定倩  程黎  魏丹  程霞  霍文瑶  
本研究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彝族和朝鲜族共7个民族的手语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藏语和维吾尔语有不完善的手语方案,且使用范围局限;朝鲜族借鉴同民族的朝鲜和韩国的手语与之交流;蒙古族、哈萨克族、壮族和彝族无本民族语手语;中国手语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和社会上成年聋人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工具。不同群体对是否需要制定本民族语手语存在不同意见,但一致赞成制定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建议国家加强对少数民族手语工作的领导,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符合我国不同民族地区实际的少数民族手语工作的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艾尼瓦尔·聂机木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与历年统计资料,对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这5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这些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各类人口婚姻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怀阳,杜泳  
在中国,人们常用“妇女能顶半边天”来形容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界十分关注中国女性人口,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女性人口的社会地位问题,并将女性人口就业状况视为衡量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参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王远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人口流动成为新常态,加拿大流动儿童不断涌入城市社会,其来源也日趋多样化。加拿大作为奉行多元文化主义的移民国家,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育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三个主要维度。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加拿大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语言多样性背景下的教育困境,文化差异下的学校教育适应障碍,偏见与文化隔阂下的对立冲突,制度障碍下的社会服务缺失,环境适应困境下的心理问题等。加拿大通过发展灵活多样的双语教育,建立基于家、校、社区多方合作的教育融入机制,促进流动儿童双重身份的社会认同,构建全面的移民社会融入服务体系和建立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春林,底书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地区。建国三十多年来,少数民族人口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各民族的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一、民族构成与民族人口的变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郑喜淑  
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在择业观念上过于追求实利;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较晚;在校期间未能为走向社会做必要的准备等等。笔者认为各民族院校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并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建立健全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军利  
少数民族学生是高校内的一个特殊群体,普通高校内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高职院校内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却很少得到重视。本文以徐州市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问题归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菁   田志鹏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探究少数民族教育获得与不同层次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本文以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个体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越强,而且对国家、社会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有更强的认同。上述结论表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教育程度偏低者,需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对教育程度较高者,需充分发挥更高层次价值观“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黎智慧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其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障碍与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融入困境具有一定相似性。文化融入、心理融入和教育融入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主要维度。总结分析英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身份认同模糊易致群体冲突,家庭贫困限制融入方式与速度,教育福利受限阻碍学业成就均衡等影响因素。英国提出通过加强公民教育,促进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搭建媒介俱乐部,鼓励流动儿童教育叙事研究;开展社区工作,提高移民家庭融入资本;落实政府职责,满足流动儿童多重需求等具体策略,以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