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8)
- 2023(12644)
- 2022(10666)
- 2021(9848)
- 2020(8026)
- 2019(18088)
- 2018(17765)
- 2017(32979)
- 2016(18280)
- 2015(20651)
- 2014(20939)
- 2013(20462)
- 2012(19443)
- 2011(17699)
- 2010(18213)
- 2009(17321)
- 2008(17370)
- 2007(16140)
- 2006(14637)
- 2005(13704)
- 学科
- 济(75868)
- 经济(75752)
- 管理(56389)
- 业(50542)
- 企(41282)
- 企业(41282)
- 中国(25390)
- 方法(23986)
- 农(23018)
- 地方(21988)
- 业经(20572)
- 制(19702)
- 财(19165)
- 数学(17877)
- 数学方法(17523)
- 学(15816)
- 农业(15694)
- 银(14557)
- 银行(14536)
- 理论(14383)
- 融(14191)
- 金融(14185)
- 行(14100)
- 体(13457)
- 和(13426)
- 环境(13269)
- 贸(13173)
- 发(13167)
- 贸易(13159)
- 易(12684)
- 机构
- 学院(266621)
- 大学(263271)
- 济(102410)
- 经济(99859)
- 研究(95395)
- 管理(95300)
- 理学(79361)
- 理学院(78295)
- 管理学(76788)
- 管理学院(76261)
- 中国(74075)
- 科学(58589)
- 京(58179)
- 财(52517)
- 所(49202)
- 江(44033)
- 研究所(43808)
- 中心(43657)
- 农(43349)
- 范(40134)
- 师范(39751)
- 财经(39407)
- 北京(37542)
- 州(35970)
- 业大(35687)
- 经(35232)
- 院(34450)
- 农业(33321)
- 师范大学(31783)
- 省(31680)
- 基金
- 项目(166860)
- 科学(130464)
- 研究(126496)
- 基金(116988)
- 家(101361)
- 国家(100368)
- 科学基金(85114)
- 社会(79496)
- 社会科(75109)
- 社会科学(75092)
- 省(67492)
- 基金项目(61279)
- 教育(58180)
- 划(55660)
- 编号(53197)
- 自然(51978)
- 自然科(50582)
- 自然科学(50571)
- 自然科学基金(49640)
- 资助(47720)
- 成果(45809)
- 发(41115)
- 课题(38277)
- 重点(38067)
- 部(35824)
- 制(34473)
- 创(34258)
- 发展(33004)
- 性(32444)
- 展(32434)
共检索到434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德彪 方磊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热点。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少数民族群体,却处在旅游收益分配的边缘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归属不清。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产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民族旅游开发中产权缺失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对策,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产权 产权配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晖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提法进行了反驳 ,并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就旅游在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鸣
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了过去开发迟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加快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兆彬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颖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摩梭文化 保护与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惠春,程国栋
民族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内容,受到各国各地区的普遍重视。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宁夏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现状、集中程度、主导资源特色将宁夏伊斯兰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四个大区,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宁夏伊斯兰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区定量评价,为合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了四大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区近期和中远期开发目标及战略规划。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宁夏 旅游开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宁生
云南纳西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古老、神奇而又灿烂的东巴文化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充分挖掘,为发展旅游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云南丽江纳西民族 文化旅游资源 东巴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淑兰
当前课程改革给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双重困境,使他们面对传统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学习主流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双重矛盾。少数民族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融合起来。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多种课程文化的整合,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双赢。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师 专业成长 文化困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旺 张文忠
现有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已束缚旅游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和妨碍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变革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试图运用有关产权理论在对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产权 产权制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唐晓云 赵黎明
文章从产权理论和社区旅游资源的复合体特性入手,在分析社区旅游资源的4个特性和3个价值构成的基础上,认为社区旅游资源的复合体特性、资源属性的多样性及制度缺陷导致了社区旅游资源的产权困境。最后进一步探讨产权困境对社区旅游开发的影响,尝试提出了改善困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社区 旅游资源 产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飞雄
我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簇国家。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民族风清纯厚朴实,绚丽多姿。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不仅适应当前被人们视为高档旅游而凤靡全球的民族风情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发展经济、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草原旅游资源的不良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探讨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保护对策。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草场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旅游景点间彼此孤立,规模集聚效应欠缺,草原生态旅游产品单一,开发管理水平偏低。从确立保护性开发主题、加强草原旅游区与其它产业的组合、丰富草原旅游产品及加强产品组合力度、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公众"四位一体的管理水平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性措施。考虑到当地区位条件、风俗习惯及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贵卿 黄萍
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人才素质滞后的现状。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从开发、利用、保护好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持续发展角度,制定出资源与人才匹配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 人才 匹配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剑 贾秀兰
本文以巴泽尔产权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产权属性,指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受到破坏的制度经济学根源,并提出以关联博弈为基础健全社会声誉机制,规范利益博弈强势方的开发行为,基于产业发展的三大维度原则,构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