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5)
- 2023(9424)
- 2022(7940)
- 2021(7333)
- 2020(5774)
- 2019(13410)
- 2018(12884)
- 2017(23468)
- 2016(13157)
- 2015(14913)
- 2014(14825)
- 2013(14384)
- 2012(14013)
- 2011(12967)
- 2010(13343)
- 2009(12053)
- 2008(11946)
- 2007(11018)
- 2006(10094)
- 2005(9711)
- 学科
- 济(58119)
- 经济(58063)
- 管理(30251)
- 业(30046)
- 企(22364)
- 企业(22364)
- 中国(20906)
- 地方(19622)
- 农(18008)
- 贸(16397)
- 贸易(16384)
- 易(15957)
- 方法(15815)
- 业经(14860)
- 理论(12714)
- 农业(12688)
- 出(11988)
- 数学(11796)
- 数学方法(11592)
- 发(11387)
- 财(11216)
- 教育(10987)
- 学(10943)
- 地方经济(10703)
- 和(10400)
- 融(10247)
- 金融(10243)
- 制(10052)
- 银(9793)
- 银行(9784)
- 机构
- 学院(189427)
- 大学(185988)
- 济(74904)
- 经济(73143)
- 研究(69627)
- 管理(62221)
- 中国(51618)
- 理学(51134)
- 理学院(50360)
- 管理学(49420)
- 管理学院(49026)
- 京(41562)
- 科学(41093)
- 财(36044)
- 所(35709)
- 范(34170)
- 师范(33957)
- 江(31962)
- 研究所(31812)
- 中心(30740)
- 农(28700)
- 北京(27447)
- 财经(27291)
- 师范大学(27066)
- 州(26579)
- 院(24529)
- 经(24502)
- 教育(23852)
- 经济学(23311)
- 技术(22944)
- 基金
- 项目(113991)
- 研究(93205)
- 科学(88442)
- 基金(76289)
- 家(65009)
- 国家(64265)
- 社会(56676)
- 科学基金(53592)
- 社会科(53554)
- 社会科学(53542)
- 省(47200)
- 教育(45577)
- 编号(41175)
- 基金项目(39063)
- 划(38892)
- 成果(36172)
- 发(31516)
- 课题(30855)
- 资助(30825)
- 自然(29709)
- 自然科(28821)
- 自然科学(28815)
- 自然科学基金(28280)
- 重点(26686)
- 年(26071)
- 发展(25981)
- 展(25484)
- 部(25211)
- 性(24130)
- 项目编号(23965)
共检索到318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淑兰
当前课程改革给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双重困境,使他们面对传统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学习主流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双重矛盾。少数民族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融合起来。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多种课程文化的整合,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双赢。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师 专业成长 文化困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标 宋乃庆
少数民族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表现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不熟悉、课程资源意识不强及开发能力弱、主要以艺术类课程资源开发为主、各方的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转变这一局面需要教师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拓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渠道,寻求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广泛支持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 课程资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德彪 方磊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热点。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少数民族群体,却处在旅游收益分配的边缘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归属不清。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产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民族旅游开发中产权缺失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对策,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产权 产权配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红梅 罗江华
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依托。但考察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工作的现状,发现应用信息技术推送的多为与主流课程相适应的学科课程,民族文化数字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因而重点应从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课程知识表征的方式、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效果反馈的获取、资源共享的实现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课程开发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民族文化课程 开发 应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晖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提法进行了反驳 ,并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就旅游在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对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茹
文化致贫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之一,具有多样性、长期性、致贫惯性等特点,是反贫困的难题。由于文化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多样性文化在贫困领域也表现为贫困原因的多样性,因此制定多样化的经济发展策略对多样性文化在减贫中所起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文化致贫原因需注意四个问题:1.不应将传统文化中一些致贫因子作为社会的信仰、规范、价值观和态度来判断一个民族或个体的道德行为;2.针对传统文化中致贫因子的惯性发展,反贫困策略可能失效并出现大面积的反贫困失败;3.由于贫困群体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长期认可和适应,其诉求与外界所提供的帮助呈现信息不对称;4.多样性文化中有些文化特征具有公共性特点。少数民族群体贫困及其贫困文化后果既可能对个人也可能对整个民族形成影响;贫困造成的文化后果有自我延续及叠加,更严重的是因贫困形成的反抗性文化会导致与其他民族、族群或族裔保持距离,并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障碍。文化致贫的反贫困行动是一项长期策略,除关注物质贫困外,还需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从物质财富以外的领域来改变生存、生活境况。
关键词:
文化致贫 贫困文化后果 反贫困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晓峰
嫩江流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民俗独特且神秘,这些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旅游资源阐述的基础上,指出要以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前提,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旅游 嫩江流域 经济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思维习惯,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延续不断的思想意识表现。民族语言既能反映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又能规范本民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对现象的解释方法。本文从外语教育的视角,论述外语教育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展示外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外语 教育 民族 文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伟华
少数民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书馆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状况,保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强与市县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重视地方文献工作,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在开展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语种特色、学科特色,保护文化遗产并正确认识其原生态和变异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小庆
高校教师既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者,又是提高自身修养、促进自我发展的受教育者,其专业发展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对专业新知识进行系统自觉的研究,不断拓展专业内涵和专业能力,从专业新手到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达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强化职业认识、提升教师的专业凝聚力以及创新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校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评价 职业倦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洪成 齐辉 马尧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困境、制度困境、课程困境和情境困境,进而提出应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积极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回归,积极重塑体育教师合作文化,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京钟 吕庆华
为研究财税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激励作用,采用比较分析和理论论证对现行财税政策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进行定性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保护的现状以及财税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政策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紧密的相关性。运用财税政策杠杆调节工具,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税政策激励体系,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保护 财税政策 激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锦秀 边世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化 青海玉树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邱仁富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的传统模式主要包括:地缘共生模式、血缘共生模式、信仰共生模式等,地缘共生模式是以地缘为场域的文化共生模式;血缘共生模式是以民族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共生模式;信仰共生是以多民族的共同信仰为精神纽带的文化共生模式,这三种模式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新时期,透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共生发展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总结经验,对今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