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8)
- 2023(4185)
- 2022(3710)
- 2021(3741)
- 2020(3192)
- 2019(7566)
- 2018(7561)
- 2017(14812)
- 2016(7682)
- 2015(8800)
- 2014(8652)
- 2013(8020)
- 2012(7136)
- 2011(6330)
- 2010(6751)
- 2009(6079)
- 2008(5742)
- 2007(4984)
- 2006(4303)
- 2005(3836)
- 学科
- 济(32056)
- 经济(32019)
- 业(21916)
- 管理(19468)
- 方法(17858)
- 企(16699)
- 企业(16699)
- 数学(16563)
- 数学方法(16075)
- 农(10949)
- 中国(7600)
- 农业(7516)
- 业经(6332)
- 理论(5979)
- 贸(5405)
- 贸易(5400)
- 学(5335)
- 财(5306)
- 易(5277)
- 制(4823)
- 技术(4495)
- 银(4494)
- 银行(4490)
- 地方(4479)
- 行(4284)
- 融(4196)
- 金融(4192)
- 和(4145)
- 划(3905)
- 教学(3896)
- 机构
- 学院(105640)
- 大学(105620)
- 管理(45491)
- 济(43253)
- 经济(42469)
- 理学(39993)
- 理学院(39619)
- 管理学(38570)
- 管理学院(38398)
- 研究(32798)
- 中国(24737)
- 京(21905)
- 科学(19964)
- 财(17757)
- 农(17684)
- 业大(16513)
- 中心(15814)
- 所(15573)
- 江(14727)
- 财经(14591)
- 研究所(14298)
- 范(13710)
- 北京(13692)
- 师范(13601)
- 农业(13497)
- 经(13303)
- 经济管理(12931)
- 经济学(12447)
- 州(11860)
- 院(11611)
- 基金
- 项目(75144)
- 科学(60007)
- 基金(55757)
- 研究(54661)
- 家(49929)
- 国家(49118)
- 科学基金(42385)
- 社会(34835)
- 社会科(33016)
- 社会科学(33005)
- 基金项目(28860)
- 省(28615)
- 自然(28086)
- 自然科(27490)
- 自然科学(27485)
- 自然科学基金(27003)
- 教育(26159)
- 划(24313)
- 资助(23615)
- 编号(23392)
- 成果(18545)
- 重点(16680)
- 部(16634)
- 创(15683)
- 发(15332)
- 课题(14786)
- 国家社会(14739)
- 创新(14605)
- 教育部(14527)
- 科研(14439)
共检索到14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丹瑕
顾鉴塘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88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的规模与类型》的文章。据1982年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中有关数据,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规模与类型有如下特点:1.家庭户规模。少数民族家庭户平均规模较大,5人以上大家庭占55.36%,3人以下小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婷 王强 党牛 毛旭锋 张华 张琦琦 陈达荃
开展青藏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区家庭能源转型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田野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调查了青海省8个市(地州)的1188户家庭能源消费行为,从地区清洁能源普及率与家庭能源清洁化程度两方面辨识了青海省城乡地区与青东河湟谷地区、环湖及柴达木盆地区与青南高原牧区三大分区的家庭能源转型效应特征,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能源清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研究区城乡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存在显著差异,约有50%的城镇地区家庭主要使用现代清洁能源,而农村地区家庭能源消费亟待转型。(2)三大分区之间的家庭能源活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青东河湟谷地区和环湖及柴达木盆地区的现代清洁能源普及率基本达到100%,而青南高原牧区的能源转型有待加快。(3)从照明、炊事与取暖3类用途来看,研究区内约有77.3%的家庭在3个方面主要使用清洁能源,而均没有使用现代清洁能源的家庭占比不超过5%。(4)家庭人口特征、区位特征、认知水平、气候条件以及民族群体特征等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家庭能源清洁化程度。推动研究区家庭能源转型应关注家庭的区域差异,重视家庭成员认知与行为的引导,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家庭能源清洁化的重视与支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敏 谢作栩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机会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受社会分层与族群分层结构的双重制约。从家庭背景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家庭背景愈佳,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多;从族群身份的角度来看,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较汉族学生更易获得本科层次的教育机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公布以后,使用其有关数据,探索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新旧社会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差异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把握其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贤贵
家庭结构的嬗变是观察与解释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在社会流动加剧和人们思想解固的背景下,家庭结构的模式逐渐从传统式的主干家庭演变至今天的"候鸟式"、"隔代式"等多元并存的家庭结构。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家庭成员的权力关系和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在民族地区,家庭结构的这一变化越发凸显,家庭的结构已开始从一种"传统"的"固化模式"转变为流动与多样并存的发展趋向,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区家庭特点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民族地区 关系权力 居住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郝杰
在民族地区多语言环境下,儿童及其家庭存在语言的选择行为,而这种行为受到语言教育政策、语言市场价值、语言文化传承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应尊重儿童及其家长对语言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向他们介绍多元文化的理念,创设多语言、多文化学习的环境;提升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语言文化适宜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
语言 教育 民族 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焱 崔瑛 文淑惠
文章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2007~2011年的微观调研数据,首先概述了农民家庭收入及其来源情况,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农民家庭收入来源构成及其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农民家庭总收入关联性较好,土地性收入虽然占总收入的比例较高,但与总收入的关联性较差,而财产性收入对农民的增收作用有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少数民族 农民 家庭收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璇 朱远来
本研究选取新疆伊宁市汉语幼儿园维吾尔、哈萨克族儿童257名,由儿童所在班级老师运用经过修订的"儿童入学准备状况教师等级评定表"对其发展水平进行等级评定,并给对应的儿童家长发放修订的家庭双语环境测评问卷。集体双语指导、解释填写问卷,考察家庭双语文化环境对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家长爱好、不同看护人、汉语学习环境及教养活动均对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的双语教养活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对少数民族家长的教养活动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华 张洋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薄弱,而金融服务发展的落后是造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为例,选取四川省近二十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为样本,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在理财服务中,闲置资金利用率较低;在借贷服务上,生产性用途的贷款较少;在保险服务中,商业保险的覆盖率较低。因此本文从农户需求视角,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在基本金融服务的获取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清
家庭规模、类型结构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是人口再生产的起点,又是人口再生产的结果。研究农村人口问题必然涉及到农村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 当前农村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现状如何,是否出现了小型化、核心化的趋势,农村理想家庭规模与类型结构是什么,等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于1986年5月,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的理论,采用2018年广东省477份农户入户调研的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分析农户借贷可获得性及贷款规模。研究发现:(1)贷款是否可获得是农户与银行签约时重复博弈的结果,其中社会资本影响借贷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交通成本是农户与银行博弈时客观费用;金融知识、信用评级与交易频率影响农户与银行签约的贷中执行成本与贷后监督成本。(2)贷款规模是在农户贷款条件满足后,银行对借贷额度的授予分配。利息费用是贷款规模存在差异的直接影响因素,而人情支出是由于中国农村"人情贷"出现,而增加的额外交易费用。(3)文章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模型选择正确性,采用替换变量证明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本文根据北京市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北京市家庭户规模进行了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分解分析。通过将婚姻与家庭联系起来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婚姻与婚姻之间的关系。这种新的尝试对婚姻和家庭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大规模常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一资料的深入开发也具有启发意义。分析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并就一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释作为深入研究的待定假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小军 王轶博 徐晋涛
文章利用甘肃省和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32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了解样本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模式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农户薪柴消费需求的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对薪柴等传统生物能源仍有较强的依赖性。燃煤、电力等商品能源对薪柴的替代效应不明显,但使用沼气的农户对薪柴的消费显著减少。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的增加能显著减少农户的薪柴消费,但薪柴消费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少数民族家庭的薪柴消费量显著高于汉族家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雪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与文明。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中国总体社会经济制度的有机部分。研究中国经济史不能不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史。明清两代数百年间,以地主制经济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臻于鼎盛并走向晚期,某些地区和生产部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皆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相对而言,从总体来看,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