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7)
2023(9097)
2022(7833)
2021(7454)
2020(6324)
2019(14784)
2018(14620)
2017(26489)
2016(15862)
2015(18346)
2014(18937)
2013(17751)
2012(16827)
2011(15335)
2010(15897)
2009(14406)
2008(14437)
2007(13405)
2006(11535)
2005(10513)
作者
(43855)
(36699)
(36610)
(35030)
(23255)
(17787)
(17148)
(14358)
(13878)
(13086)
(12576)
(12306)
(11827)
(11575)
(11530)
(11504)
(11464)
(10867)
(10642)
(10438)
(9298)
(9196)
(8940)
(8543)
(8452)
(8298)
(8257)
(8049)
(7508)
(7339)
学科
(59677)
经济(59609)
管理(33798)
(32255)
方法(26207)
(24153)
企业(24153)
数学(23403)
数学方法(23104)
教育(21541)
中国(21062)
(17352)
地方(15647)
(14683)
(13203)
理论(12233)
农业(11526)
业经(10975)
(10492)
贸易(10491)
(10130)
(9708)
地方经济(9378)
(9210)
(9208)
金融(9206)
(9001)
教学(8970)
环境(8587)
(8566)
机构
大学(224727)
学院(219216)
(82648)
经济(80569)
研究(79956)
管理(74978)
理学(64447)
理学院(63449)
管理学(62037)
管理学院(61597)
中国(53600)
(49415)
科学(49242)
(41632)
师范(41380)
(41119)
研究所(37601)
(37347)
教育(36504)
(36394)
中心(36069)
(34924)
师范大学(33902)
北京(32170)
业大(31134)
财经(29782)
农业(28793)
(28269)
(27710)
技术(27022)
基金
项目(141680)
科学(111767)
研究(111373)
基金(97643)
(84906)
国家(83705)
科学基金(69353)
社会(66996)
社会科(62943)
社会科学(62921)
教育(59196)
(57104)
基金项目(51153)
(50435)
编号(49129)
成果(43624)
自然(42134)
自然科(41038)
自然科学(41023)
自然科学基金(40274)
资助(39492)
课题(37007)
重点(33955)
(33283)
(32838)
(30590)
(29393)
(29160)
项目编号(29068)
教育部(28722)
期刊
(90232)
经济(90232)
研究(72877)
教育(60459)
中国(52360)
学报(33483)
(32778)
科学(30062)
(28406)
大学(25930)
管理(24182)
农业(22612)
学学(22579)
技术(22150)
(16649)
金融(16649)
职业(15108)
财经(14436)
业经(14032)
经济研究(13781)
(13137)
(12501)
问题(12159)
(11554)
论坛(11554)
图书(11531)
(10651)
(10202)
技术经济(9936)
(9842)
共检索到33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健毅  谢秋慧  
结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实践活动产生的自我意识是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空间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场域,国家权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场域的"源头",少数民族学生是处于国家认同场域中的受力体、国家认同场域的力量最终内化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惯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应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构建多元一体的文化场域、给予学校教育场域应用的自由度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文章阐述了民族认同的内涵,学校在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影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认同,两者的构建应该是和谐的。和谐是指"合而不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上的、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之上的和谐。学校在引导青少年构建民族认同的过程中,应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学业和经济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关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江英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前双语教育与学前教育、语言教育与教育语言、汉语与母语、口语与书面语、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正式的语言教育与非正式的语言教育等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伟  
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和而不同"为基本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将帮助其形成科学的民族文化观,实现自觉的国家认同,以追求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宏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可丽  张敏  张积家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民族地区少先队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文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级市小学5年级至初二年级共8 483名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民族团结知识及其民族认同状况。结果发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知识记忆具有重要的影响;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间接地影响中华文化认同和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雷莉  倪亮  
本文以甘孜州Y藏文中学为例,探讨了边远藏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特点和关系。调查发现,藏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言外动机和言内动机,以言外动机为主导,同时也兼有交际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通过对藏区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法、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属于边远藏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模型,并基于该动机模型,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激发研究对象汉语学习动机的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科  杨丽宏  
为考察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量表、多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问卷和多元幸福感问卷对云南省德宏州96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积极的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良好的幸福感。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民族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主流文化认同可单独地中介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在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长旺  郑凯  崔洪成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文章在对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等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金杰  李俏  
高校可以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场文化教育和多种措施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的就业率等方法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的认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爱玲  
"双语"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日渐成为中央和自治区关注的重点,并已上升到了促进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而学前"双语"教育是整个"双语"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新疆坚持把推进"双语"教育尤其是学前"双语"教育摆在民生工程的优先地位,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前"双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师资、经费、教材等问题仍是制约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战略定位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重点分析了学前"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学前"双语"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玉丹  吴瑞林  
本研究对新疆地区3种教育模式下的242所小学校长及六年级13785名学生进行多水平回归分析,研究学校教育资源因素对学生汉语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语幼儿园对双语班学生汉语成绩具有显著影响;(2)学生汉语成绩在学校间存在显著差异;(3)在学校教育资源方面,生均藏书数量、民考汉教师比例、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汉语成绩具有显著影响;(4)学校资源变量不仅对汉语成绩产生直接作用,并且通过学生个体水平变量对汉语成绩产生积极的或负向的影响。从结论中得到三点启示:(1)学前双语教育对学生汉语成绩存在显著影响,应加大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曦辉  
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这其中有着多种原因,但民族教育缺乏必要的多元性,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今后应从多元文化教育入手,发展民族教育,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爱华  
清华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调查高爱华为了加速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四化建设人才,按照国家教委“1980年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的精神,清华大学每年在吉林、广西、云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兰胜  
美国在K-12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了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课程教育体系。该课程将美国精神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帮助公民形成美国价值理念,认同并热爱美国,缓和了种族冲突,强化了国家科学治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美国"社会研究"课程教育的经验,或许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教育,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慧  
世界的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逐步撼动着民族国家的根基,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的国家认同理念,进而导致他们政治认同上的弱化性、文化认同上的兼容性、身份认同上的多重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价值共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以历史文化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以公民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