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9)
- 2023(5358)
- 2022(4417)
- 2021(4400)
- 2020(3658)
- 2019(7926)
- 2018(8098)
- 2017(13897)
- 2016(8149)
- 2015(9716)
- 2014(10013)
- 2013(8896)
- 2012(8208)
- 2011(7616)
- 2010(7656)
- 2009(6920)
- 2008(6615)
- 2007(6356)
- 2006(5675)
- 2005(4907)
- 学科
- 济(23072)
- 经济(22922)
- 管理(21202)
- 业(16631)
- 企(14589)
- 企业(14589)
- 中国(10862)
- 教育(9917)
- 理论(9724)
- 农(8844)
- 方法(8264)
- 制(7636)
- 业经(7470)
- 学(7379)
- 财(7149)
- 和(6427)
- 体(6278)
- 教学(6192)
- 地方(5654)
- 农业(5345)
- 融(5114)
- 金融(5107)
- 银(4979)
- 银行(4964)
- 数学(4840)
- 行(4839)
- 数学方法(4701)
- 社会(4480)
- 工作(4445)
- 技术(4103)
- 机构
- 大学(111651)
- 学院(106803)
- 研究(38867)
- 管理(36596)
- 济(34600)
- 经济(33454)
- 理学(31326)
- 理学院(30780)
- 管理学(29809)
- 管理学院(29610)
- 中国(27676)
- 京(24867)
- 科学(24503)
- 农(19928)
- 所(19544)
- 范(19286)
- 师范(19085)
- 财(18517)
- 江(18029)
- 中心(17853)
- 研究所(17668)
- 业大(16503)
- 教育(16362)
- 北京(16049)
- 农业(15514)
- 师范大学(15125)
- 院(14158)
- 技术(14156)
- 州(14138)
- 财经(13789)
- 基金
- 项目(70621)
- 研究(55724)
- 科学(55449)
- 基金(48100)
- 家(41585)
- 国家(41097)
- 科学基金(34619)
- 社会(34530)
- 社会科(31197)
- 社会科学(31184)
- 教育(29204)
- 省(29098)
- 基金项目(25114)
- 划(24886)
- 编号(24725)
- 成果(22976)
- 自然(21119)
- 自然科(20676)
- 自然科学(20668)
- 自然科学基金(20297)
- 课题(19020)
- 资助(18885)
- 重点(16191)
- 年(15863)
- 部(15731)
- 大学(15693)
- 项目编号(15309)
- 创(14899)
- 发(14659)
- 性(14415)
共检索到177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莉萍 程永佳 陈雅清
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态度、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感觉温度计量表、内外群体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健康状况量表对49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态度、内外群体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相关显著;(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群社会支持在外群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内群社会支持与外群社会支持在内群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完全的序列中介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荣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文化取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民族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具有一定文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文化取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友华 欧阳建国 欧晓万 李玥
本研究利用在西南地区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的所得数据,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从网络资源与结构两个不同维度探究了社会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普遍偏低,整体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社会网络资源对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社会网络结构相关变量中,亲戚和朋友比例均显著正向影响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而社会网络规模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相较于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资源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成才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探讨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生态视野出发,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认识文化生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模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的系统。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 龙晔生
本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内隐测试,对影响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族际交往频度低于族内交往,歧视感知、自我强迫、抑郁和偏执程度高于汉族大学生。因此,内地高校要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内地同学相互交往及多元文化认同教育工作,提升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文化适应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承海 王丽君 万明钢
本文选取666名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问卷法,运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自尊、抑郁—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和自尊、抑郁—幸福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宗教认同能显示正向预测自尊水平,并且通过自尊对抑郁—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宗教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民族差异,自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宗教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重要部分,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本法 宿淑华
采用问卷法对349名高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3.7%的学生有心理问题,44.4%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不同自尊水平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存在差异;自尊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高二学生 自尊 社会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静 武瑞英 陈煜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初步提出了在网络上创建以省为单位的民族班集体的新型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菁华 苏霞 朱艳
采用量表对802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差异检验表明,女生在支持利用方面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在支持利用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要对心理健康发挥作用,必须以支持利用为中介,而客观支持既可以以支持利用为中介间接地对心理健康产生作用,也可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勇
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压力,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及其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和群体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压力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宫盛花 苏骁征 叶宝娟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贵州省三所高校中苗族、侗族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父母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峰 赵亮 辛阳
拓展训练在提高承受压力、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探索创新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和优势。文章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探讨了拓展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以期为大学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其他课程中拓展训练内容的引入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琢虹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自我健康成长,也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解决此类心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各界力量的通力合作。文章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建设性地为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来
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支持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高校要立足新时代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优化外部学习环境出发,着眼于价值引领、成才支持、政策激励、朋辈帮扶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学业支持体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民族人才。
关键词:
新时代 少数民族大学生 学业支持体系优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靳嫒 孙丽岩 杨晓云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后期,常有较多负性情绪体验。而他们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由此而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在大学生心理障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围绕健康评价、影响因素、群体教学、干预效果等4个方面,论述3年来开展群体教学的研究状况及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