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4)
- 2023(14157)
- 2022(12221)
- 2021(11505)
- 2020(9285)
- 2019(21631)
- 2018(21376)
- 2017(40738)
- 2016(22325)
- 2015(25147)
- 2014(25190)
- 2013(25047)
- 2012(22970)
- 2011(20688)
- 2010(20502)
- 2009(18735)
- 2008(17879)
- 2007(15685)
- 2006(14024)
- 2005(11840)
- 学科
- 济(91951)
- 经济(91862)
- 业(65070)
- 管理(57141)
- 农(51670)
- 企(42592)
- 企业(42592)
- 方法(37831)
- 农业(34424)
- 数学(32380)
- 数学方法(32037)
- 业经(24771)
- 地方(24009)
- 中国(23386)
- 财(20021)
- 学(18771)
- 制(15805)
- 贸(14895)
- 贸易(14884)
- 发(14400)
- 易(14386)
- 理论(13945)
- 环境(13858)
- 技术(13329)
- 农业经济(12900)
- 和(12597)
- 策(12030)
- 教育(11824)
- 体(11427)
- 银(11378)
- 机构
- 学院(314356)
- 大学(310478)
- 管理(126750)
- 济(120557)
- 经济(117812)
- 理学(110651)
- 理学院(109381)
- 管理学(107572)
- 管理学院(107000)
- 研究(104348)
- 中国(77555)
- 农(69212)
- 科学(67063)
- 京(65887)
- 业大(53678)
- 农业(52823)
- 所(51770)
- 财(51299)
- 中心(49068)
- 研究所(47365)
- 江(46603)
- 范(44612)
- 师范(44246)
- 财经(41293)
- 北京(41055)
- 州(39699)
- 经(37567)
- 院(37477)
- 师范大学(35506)
- 经济管理(35059)
- 基金
- 项目(221180)
- 科学(173233)
- 研究(164520)
- 基金(158537)
- 家(137846)
- 国家(136582)
- 科学基金(117120)
- 社会(102652)
- 社会科(96688)
- 社会科学(96661)
- 省(87956)
- 基金项目(86085)
- 自然(75556)
- 自然科(73686)
- 自然科学(73672)
- 教育(73502)
- 划(72709)
- 自然科学基金(72318)
- 编号(69801)
- 资助(63387)
- 成果(55454)
- 发(48889)
- 重点(48711)
- 部(48049)
- 课题(46398)
- 创(45255)
- 创新(42036)
- 科研(41744)
- 国家社会(41341)
- 人文(40562)
- 期刊
- 济(138805)
- 经济(138805)
- 研究(88325)
- 农(71480)
- 中国(60398)
- 学报(50956)
- 农业(48832)
- 科学(48103)
- 管理(40141)
- 大学(38964)
- 学学(36762)
- 财(35811)
- 教育(35253)
- 业经(29499)
- 技术(26291)
- 融(25609)
- 金融(25609)
- 业(22572)
- 问题(19786)
- 经济研究(18391)
- 财经(17998)
- 版(17498)
- 图书(17120)
- 资源(16498)
- 科技(15750)
- 农业经济(15520)
- 经(15168)
- 农村(15155)
- 村(15155)
- 业大(14652)
共检索到454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娟 陈飙 田世政
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是指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质量属性表现的综合评价。本文选择新疆昌吉州杜氏农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客感知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和游客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主要表现在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4个层面。游客的收入水平、家庭所在地及性别条件对感知水平有影响。通过中西部乡村旅游六要素的游客感知质量的对比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状况及乡村旅游开发形式对乡
关键词:
乡村旅游质量 游客感知 少数民族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巨成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家庭重新成为生产的组织单位,每个农民家庭又成了新的小农经济单位,人民公社时代的有组织的集体经济变成了分散的小农经济。今天的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一定要注意乡村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强制是激励与约束机制中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治理与控制手段。在我国的农村社区治理中,最近几年普遍采取了激励与约束的手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级与下级、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签订责任状(书)的办法。签订责任状(书)的办法是一种契约性质的治理办法。这也是一种"数字化"的管理,即通过数字来进行控制,并形成契约。今天中国的乡村治理,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必须坚持公正、平等原则,要逐步减少乡村社...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社区 乡村治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翠玲 秦续忠 赵红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与整体印象影响因素框架的基础上,以新疆昌吉州为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品牌知晓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信任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及整体印象的影响以及品牌整体印象对品牌忠诚的作用,通过多组比较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游客年龄与旅游频次对品牌忠诚与品牌整体印象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知晓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信任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及整体印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的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翠玲 秦续忠 赵红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与整体印象影响因素框架的基础上,以新疆昌吉州为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品牌知晓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信任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及整体印象的影响以及品牌整体印象对品牌忠诚的作用,通过多组比较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游客年龄与旅游频次对品牌忠诚与品牌整体印象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知晓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信任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及整体印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的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品牌整体印象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另外,旅游频次对品牌忠诚与品牌整体印象的形成有负向调节作用,游客年龄对品牌联想度与整体印象间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对品牌联想度与品牌忠诚度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苗红 陈兴鹏
本文以甘肃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寺景区为例,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三方面对当地居民关于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行了调查,根据民族和年龄的不同对居民感知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农户访谈结果对感知结果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
居民感知 旅游影响 社区参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锦秀 边世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化 青海玉树州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昌海 吴云超 温亚利
本研究以湘西州德夯苗寨景区德夯村社区为例,抽样132户,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了居民旅游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了影响居民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德夯村2006和2007年旅游收入基尼系数均在0.5以上。影响着居民旅游收入增收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教育程度、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以及景区路径与农户家庭所在地的距离等。由于居民家庭间旅游收入差距悬殊,要实现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就必须采取措施缩小家庭间旅游收入差距,平衡社会心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帆 孙新
文章在宁夏泾源县回族冶家村和青海互助县土族小庄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居民的参与态度、参与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起步方式不同、发展历程不同、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同和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宇
[目的]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按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构建湘西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旨在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多目标多因子评价方法并结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从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社会效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主要单体进行打分,定量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结果]凤凰古城、老司城遗址等共32处为五星级旅游资源,五星级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有很好的观光价值、开发条件和产业带动作用,四星级旅游资源73处,优良级以上乡村旅游资源共196处,占资源单体总数的83%。[结论]湘西乡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很强的开发潜力;乡村自然资源景观特征明显,优级旅游单体数量较多,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乡村民俗类资源单体众多,包括饮食传统、节庆活动、乡土特产和乡土名人等,多为民族独有文化,具有很大旅游吸引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车婷婷 黄栋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商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开发旅游商品意义很大。近年来,旅游商品生产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民族地区应全面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创新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于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购物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商品 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颖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摩梭文化 保护与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保存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文化差异性较大的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新兴旅游产业的能力,致使其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等难题的挑战。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居民的广泛参与,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制度框架。
关键词:
新时期 民族地区 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先伦 金一兰 张海伟
经济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民俗和文化等优势资源,但一些地区由于忽视经济文化建设,导致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应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切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懿 李柏文 班璇 王颖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的30年过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建设,以及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而相对忽视了旅游城镇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通联性。尽管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凭借高品位的城镇旅游资源,已经形成了名镇名村、旅游城镇和旅游城镇群圈带为内容的旅游城镇体系,并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还存在"远离市场,可进入性差"、"对外部客源和资本双重依赖"等缺陷。少数民族地区应实现"品牌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和"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并实施"产业互动融合"、"城镇联动集群"和"东西部一体化"三大战略。
关键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城镇 城镇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