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9)
- 2023(10552)
- 2022(8308)
- 2021(7489)
- 2020(6080)
- 2019(13468)
- 2018(13232)
- 2017(24927)
- 2016(13788)
- 2015(15200)
- 2014(15290)
- 2013(14770)
- 2012(13208)
- 2011(11963)
- 2010(12137)
- 2009(11667)
- 2008(11640)
- 2007(10535)
- 2006(9787)
- 2005(9223)
- 学科
- 济(57077)
- 经济(56995)
- 管理(44793)
- 业(39121)
- 企(31601)
- 企业(31601)
- 方法(19415)
- 农(18585)
- 中国(17274)
- 财(16404)
- 业经(16191)
- 制(15711)
- 数学(15288)
- 数学方法(15093)
- 地方(14354)
- 环境(13370)
- 农业(12982)
- 体(11336)
- 学(11256)
- 务(10214)
- 财务(10178)
- 财务管理(10158)
- 融(10011)
- 金融(10005)
- 划(9941)
- 理论(9920)
- 银(9908)
- 银行(9892)
- 发(9790)
- 企业财务(9739)
- 机构
- 学院(201796)
- 大学(199420)
- 济(80236)
- 经济(78427)
- 管理(73613)
- 研究(69599)
- 理学(62319)
- 理学院(61551)
- 管理学(60462)
- 管理学院(60080)
- 中国(52896)
- 京(42640)
- 科学(42410)
- 财(40878)
- 所(34588)
- 江(31699)
- 财经(31623)
- 农(31584)
- 中心(31572)
- 研究所(31118)
- 范(28950)
- 师范(28688)
- 经(28443)
- 业大(27544)
- 北京(26956)
- 州(25462)
- 院(25342)
- 经济学(25220)
- 农业(24078)
- 财经大学(23204)
- 基金
- 项目(133840)
- 科学(105900)
- 研究(99535)
- 基金(97047)
- 家(84680)
- 国家(84000)
- 科学基金(71932)
- 社会(65715)
- 社会科(62155)
- 社会科学(62140)
- 省(52694)
- 基金项目(51747)
- 教育(44833)
- 自然(44132)
- 划(43688)
- 自然科(42884)
- 自然科学(42871)
- 自然科学基金(42093)
- 编号(39642)
- 资助(38444)
- 成果(32728)
- 重点(30672)
- 发(30348)
- 制(29875)
- 部(28928)
- 课题(28220)
- 国家社会(28075)
- 创(27337)
- 创新(25652)
- 性(25332)
共检索到306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富强 刘鸿明
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生态化具有比较优势。智慧旅游生态化解决资金与资源的需求问题,通过生态化错位发展,建立智慧旅游生态品牌,通过智慧旅游生态化的生态保护资本化机制耦合,吸纳资源与资金。生态保护资本化是将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生态化过程中节省的用地权、用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与排污权指标通过相应的资本化交易制度变现,获取智慧旅游发展资金。制度耦合有两个层面:一是智慧旅游生态化的用地权、用水权与用能权交易机制耦合,建立资源节约资本化机制,智慧旅游生态化的碳排放权与排污权交易耦合,形成环境保护资本化机制;二是将资源节约资本化机制与环境保护资本化机制耦合,形成生态保护资本化机制。
关键词:
智慧旅游 少数民族 生态 环境 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草原旅游资源的不良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探讨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保护对策。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草场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旅游景点间彼此孤立,规模集聚效应欠缺,草原生态旅游产品单一,开发管理水平偏低。从确立保护性开发主题、加强草原旅游区与其它产业的组合、丰富草原旅游产品及加强产品组合力度、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公众"四位一体的管理水平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性措施。考虑到当地区位条件、风俗习惯及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京福 左莉
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明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在创造出空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地消耗、破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和谐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平等观以及循环再生的生产观等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包括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培养"生态公民"、提倡"绿色消费"以及发展循环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守明 唐雪琼
通过对云南省4个试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周边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发现生态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其中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农户更加依赖生态旅游的发展,高收入农户对生态旅游发展没有依赖,生态旅游发展的精准扶贫效应非常显著。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精准扶贫 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车婷婷 黄栋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商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开发旅游商品意义很大。近年来,旅游商品生产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民族地区应全面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创新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于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购物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商品 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英慧
立足区域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少数民族地区应分别从空间布局、资源配置以及模式创新等环节进行突破,不断加快农业、旅游业的现代化生产与经营,持续加强产业融合与联动运营,探索与推广差异化、特色化、联动性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旅游经济的常态化发展进行深层次优化与创新,打造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农业旅游发展新生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颖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摩梭文化 保护与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保存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文化差异性较大的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新兴旅游产业的能力,致使其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等难题的挑战。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居民的广泛参与,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制度框架。
关键词:
新时期 民族地区 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先伦 金一兰 张海伟
经济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民俗和文化等优势资源,但一些地区由于忽视经济文化建设,导致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应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切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鸣
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了过去开发迟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加快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懿 李柏文 班璇 王颖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的30年过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建设,以及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而相对忽视了旅游城镇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通联性。尽管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凭借高品位的城镇旅游资源,已经形成了名镇名村、旅游城镇和旅游城镇群圈带为内容的旅游城镇体系,并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还存在"远离市场,可进入性差"、"对外部客源和资本双重依赖"等缺陷。少数民族地区应实现"品牌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和"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并实施"产业互动融合"、"城镇联动集群"和"东西部一体化"三大战略。
关键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城镇 城镇旅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广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市场监管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应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地域均衡,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相关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旅游业 环境 制度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广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市场监管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应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地域均衡,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相关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旅游业 环境 制度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广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市场监管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应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地域均衡,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相关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旅游业 环境 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梓彤 辛文玉
审计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监督、审核、预防作用。为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提升生态文明审计意识、完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审计常态化。文章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分析生态文明视角下审计制度建设有关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审计制度建设的策略,即借力资源整合,丰富审计制度内容;严查资源与权责,明确审计制度重点;适应潮流与趋势,优化审计制度建设。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审计制度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