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1)
2023(3313)
2022(2916)
2021(3012)
2020(2272)
2019(5517)
2018(5330)
2017(9162)
2016(5285)
2015(5806)
2014(6059)
2013(5793)
2012(5260)
2011(4780)
2010(4928)
2009(4403)
2008(4481)
2007(4275)
2006(3864)
2005(3523)
作者
(14462)
(11949)
(11702)
(11269)
(7653)
(5962)
(5541)
(4707)
(4523)
(4516)
(4054)
(4043)
(3957)
(3763)
(3730)
(3728)
(3541)
(3468)
(3392)
(3308)
(2984)
(2921)
(2895)
(2872)
(2852)
(2680)
(2619)
(2562)
(2467)
(2443)
学科
(17770)
经济(17729)
(14331)
管理(12203)
(10531)
农业(8403)
(8082)
企业(8082)
中国(7899)
地方(7322)
(5433)
收入(5265)
人口(4964)
方法(4785)
业经(4516)
分配(4374)
(4263)
教育(4248)
理论(4142)
(3953)
教学(3860)
地方经济(3802)
数学(3688)
数学方法(3595)
(2980)
财务(2971)
(2970)
贸易(2966)
财务管理(2954)
(2912)
机构
学院(71492)
大学(68886)
(24476)
研究(24394)
经济(23709)
管理(22138)
中国(18946)
理学(18157)
理学院(17827)
管理学(17351)
管理学院(17214)
(15037)
科学(14793)
(13012)
(12974)
(12609)
(12356)
师范(12270)
中心(11976)
研究所(11272)
(11029)
(10967)
北京(9745)
财经(9699)
师范大学(9511)
技术(9087)
(9027)
业大(8809)
职业(8716)
(8523)
基金
项目(42245)
研究(35213)
科学(31762)
基金(27441)
(23403)
国家(23089)
社会(20629)
社会科(19115)
社会科学(19112)
科学基金(18864)
教育(17275)
(17172)
编号(17014)
成果(15190)
基金项目(14380)
(14122)
课题(12149)
(10880)
资助(10736)
(10301)
自然(10282)
(10112)
自然科(9970)
自然科学(9969)
自然科学基金(9786)
重点(9697)
项目编号(9596)
(8954)
(8938)
阶段(8912)
期刊
(34132)
经济(34132)
研究(25005)
中国(19040)
教育(15662)
(11795)
(11158)
科学(10031)
学报(9829)
管理(7925)
大学(7721)
农业(7525)
技术(7087)
(7001)
金融(7001)
学学(6952)
业经(6550)
图书(5033)
职业(4946)
财经(4491)
问题(4443)
经济研究(4383)
(4270)
(3956)
论坛(3956)
(3942)
书馆(3939)
图书馆(3939)
(3775)
人口(3763)
共检索到118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汤雪梅  
贫困现象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政府更是如此。自80年代初开始,在国家的统筹安排和领导下,我国各贫困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许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盘美昌  
怎样才能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从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这里,笔者仅就人口集约与超越贫困的关系来进行探讨,初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1、过分分散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重大障碍;2、适度集约(集中)民族地区人口,将有利于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人口的健康发展;3、民族地区人口集约的过程,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一、分散与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全功  李忠斌  
本文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调查区域,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持续性贫困的现状与普遍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少数民族地区现有贫困群体中有1/3左右处于持续性贫困状态,其一般特征是创收渠道少、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受教育程度低,特殊特征是容易返贫和出现代际贫困;该区域内农户发生持续性贫困的普遍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人力资本不足和制度不完善。因此,要快捷、有效地解决持续性贫困问题,必须依赖政府和农户两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创收渠道,建立抵御市场风险冲击的防范机制,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停  李卓  赵梦媛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娅莉  
贫困问题列为联合国8个千年发展目标之首,也是长期困扰中国政府的问题。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多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这些地区的农民只能在贫困陷阱中挣扎。政府应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波  
本文选取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优化对于区域反贫困的助推作用。研究发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银行金融中介尤其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越重要,则本区域中小企业所能发挥的反贫困作用就会越大。未来应进一步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入手,实现对本区域企业自身素质的整体提升,显著发挥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反贫困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波  
本文选取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优化对于区域反贫困的助推作用。研究发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银行金融中介尤其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越重要,则本区域中小企业所能发挥的反贫困作用就会越大。未来应进一步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入手,实现对本区域企业自身素质的整体提升,显著发挥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反贫困效应。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茹  吉学方  
文化多样性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多样性的重要成因之一,同时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亦为经济发展、反贫困策略研究提供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以较高的理论清晰度和实证力度审视:如何准确界定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的贫困,如何合理利用少数民族多样性文化资源来提升反贫困效果的持久性。并提出反贫困实践路径:培育主动性反贫困的内生动力机制;培育文化价值发现能力、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理解并尊重多样性的财富理念;培育反贫困的社会动力机制及公众对贫困群体的文化关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傅新红  
本文基于对四川、贵州、重庆的21个少数民族国家扶贫重点县的67个样本村的调查,从村级发展环境的角度运用有序Probit分析了影响样本村返贫程度的因素。分析表明,村级自然条件是影响返贫的最主要因素,经济条件是影响返贫的重要因素,村级社会条件中的医疗条件对返贫程度影响显著。提出了在民族贫困地区建立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贫困村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改善贫困村医疗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曾丽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相比较,"三语习得"表现出语言耗损与逆转性、相互依赖的复杂性、认知语言的优势性等特征。笔者从"三语习得"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优势、注重语言能力的保持和以开展三语语际迁移研究工作来优化该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工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源渊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因其落后的家计模式导致深度贫困,而消费的现代化滋生家庭信贷需求。信用社的信贷扶贫政策创新为农民贷款提供了便利,然而,贫困户因其实物经济的生产方式与信贷经济货币化特点不适配、不固定收入与信贷固定支出不适配、农民家庭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因无法按期偿还本金,通过"利息养本金"的方式不断追加债务,陷入新贫困陷阱。对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工作应该通过激发家庭发展能力、教育农民观念而实现家庭积累;同时完善信用社贷款政策,控制农民因信贷致贫的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  
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梓境  张波  
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是当前精准扶贫工程中的重点任务与关键环节,运用金融工具对少数民族地区提供资金与产业支持,是当前少数民族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通过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扶贫中现存问题,提出设立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引导基金的优化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引导基金参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机理,在融资与标的、投资模式、治理结构、退出路径等"募投管退"四个环节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根据扶贫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提出设立基金过程中的降低税负、严格监督、放宽备案和市场化运作等合理化政策性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春艳  田景仁  
农民工理财问题是事关农民工家庭生活保障、生产发展、生活水平、家庭和谐乃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以我国典型少数民族地区——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部分村寨为调查对象,从农民工收支状况、理财意识、理财现状等方面开展农民工理财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普遍存在理财意识薄弱、理财方式单一、投资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盲目跟风消费、投保险种单一等现象。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农民工理财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工理财意识,指导农民工制定合理的消费、储蓄与投资计划,选择适宜的理财产品,以及加强法制教育等措施,培养农民工健康的业余生活习惯,让农民工远离并杜绝黄赌毒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