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5)
2023(12328)
2022(9809)
2021(9117)
2020(7022)
2019(16012)
2018(16313)
2017(29454)
2016(16849)
2015(19164)
2014(19278)
2013(18351)
2012(17153)
2011(15700)
2010(15957)
2009(14335)
2008(13881)
2007(12651)
2006(11815)
2005(11125)
作者
(47060)
(39054)
(39048)
(37093)
(24952)
(18819)
(17961)
(15407)
(15022)
(14310)
(13244)
(13198)
(12771)
(12506)
(12061)
(12033)
(11640)
(11530)
(11347)
(11269)
(10241)
(9684)
(9467)
(9140)
(9038)
(8866)
(8727)
(8705)
(7836)
(7814)
学科
(67971)
经济(67910)
管理(39299)
(37662)
中国(28059)
(26676)
企业(26676)
地方(25102)
(23153)
教育(20615)
方法(18335)
业经(18090)
农业(16285)
(15339)
数学(15144)
(15033)
数学方法(14911)
(14322)
理论(13357)
地方经济(13082)
(11995)
发展(11792)
(11665)
(11462)
金融(11457)
(11342)
银行(11326)
技术(10991)
(10975)
环境(10967)
机构
大学(230244)
学院(228256)
研究(87928)
(84575)
经济(82331)
管理(77832)
理学(64838)
理学院(63842)
中国(62592)
管理学(62414)
管理学院(61938)
科学(53354)
(53331)
(44705)
(43377)
师范(43067)
研究所(40220)
中心(39881)
(39477)
(38654)
(38342)
师范大学(35094)
教育(35042)
北京(34960)
(31921)
(31425)
业大(31358)
财经(29971)
农业(29368)
技术(28412)
基金
项目(145605)
研究(116049)
科学(114885)
基金(99586)
(86148)
国家(85232)
科学基金(71577)
社会(70349)
社会科(66126)
社会科学(66113)
(59235)
教育(57744)
基金项目(51911)
编号(51365)
(51193)
成果(45263)
自然(42641)
自然科(41547)
自然科学(41540)
自然科学基金(40753)
资助(38911)
课题(38257)
(38227)
重点(34154)
(31925)
(31764)
发展(31103)
(30540)
项目编号(30373)
(29741)
期刊
(106263)
经济(106263)
研究(80822)
中国(62241)
教育(57534)
(36963)
学报(33378)
科学(31432)
(30069)
管理(28320)
大学(25861)
农业(25276)
技术(23147)
(22992)
金融(22992)
学学(22228)
业经(18877)
图书(17531)
经济研究(16011)
职业(14507)
财经(14202)
问题(14016)
(13740)
(13277)
论坛(13277)
(12965)
书馆(12590)
图书馆(12590)
(12324)
资源(11649)
共检索到37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超  陈妍  吴砥  卢春  
义务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研究对促进其信息化进程、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凤凰两县的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调研了两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能力、数字资源建设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根据调研数据,本文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整理出评价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因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地理位置偏远等问题,仍处在"起步"、"应用"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段敏芳  
本文论述了湖北某少数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剑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网络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生活、学习方式,将信息网络应用于教育势在必行。信息化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新手段、新方式。在思政教育领域,如果把信息化教育运用到具体的"基础课"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也将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荣海  张洪  
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全国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仍然严重不足。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并没有对教育的收益率带来明显的影响;城乡差距对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影响;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接受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存在依旧显著的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江华  张诗亚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内容为王"和"渠道至上"两种典型路径。前者以"农远工程"为代表,倡导"东部教育信息资源西部用",走的是标准化订制与推送优质教育资源之"数字内容"的路线;后者以"千乡万才工程"为典型,提出"西才东用"的口号,推崇以普及互联网来架构东部、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沟通平台。两者又均以信息技术能够引领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产生跨越式发展为假设。剖析上述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当反思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技术理性及标准化取向,重点思考信息技术、教育与人之发展的关系,探讨静态的"数字内容"如何在"信息化渠道"中"活化"起来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斌  钟宝昌  
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为例,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思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力  管新帅  
本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民族地区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甘肃省民族地区中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作物并不必然是该地区的优势作物,油菜籽和大麻等经济作物优势最大,玉米、洋芋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次之,瓜果蔬菜作物最弱;各县、州由于资源环境等不同农业优势产业也表现出相对差异性;集中资源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培养有前景的相对劣势产业是促进甘肃省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晓川  王美萃  付伟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MBA项目面临的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内蒙古大学MBA教育项目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确立非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结合当地企业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的启示。提出未来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策略选择应该是:保持和强化特色,在寻求合作中提升质量,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注重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亮  
本文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艳  朱胜晖  
社区教育课程是实施社区教育的中介,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托云南民族地区,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探讨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问题,描述了社区教育课程融入地域文化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地域文化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有益探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男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其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之关联值得探究。在回顾经济人类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腾冲和景洪两个田野点的参与式观察及访谈,发现城镇化加速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其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一种"同构"的内在关联。在发展模式、运行逻辑、结构分布、动力机制、价值理念上,都体现出粗放、规模效益、分层分化、绩效考核、效率优先等共同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受困。唯有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经验、文化生态、民族关系和社会经济环境,才能构建适切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建议:(1)在价值理念上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长期规划;(2)在教育结构布局上加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3)在发展模式上引导民族地区教育从粗放式逐步转向集约式,重视教育发展的内涵、软件和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滕星  苏红  
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1995年全国人口抽查公布的资料表明,5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是1亿零8百万,占全国人口的8.98%。尽管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不大,但分布十分广阔,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就约达6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3%。几乎全部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名贵药材、热带作物及畜牧业基地均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而且边境90%的地区为少数民族所居,还有20多个民族跨境居住。这些因素使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教育担负着培养大批民族地区“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与民族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国春  梁勇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协同性逐年降低。从高等教育分类分析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也逐年降低。但前者的协同性整体上略高于后者,即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程度更为突出。因此,需要通过差别化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投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努力寻求适合于不同少数民族发展的教育模式,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科学引导;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开放办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提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对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民族交流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办学基础条件薄弱、师资力量缺乏、缺乏职业教育统一发展模式、职业教育与就业衔接不紧密等,提出如下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