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3)
2023(12463)
2022(10848)
2021(10421)
2020(8536)
2019(19610)
2018(19774)
2017(38026)
2016(20793)
2015(23696)
2014(23822)
2013(23632)
2012(21619)
2011(19349)
2010(19469)
2009(17880)
2008(17434)
2007(15516)
2006(13834)
2005(12039)
作者
(60308)
(50324)
(49538)
(47232)
(31521)
(24239)
(22400)
(19765)
(18973)
(17903)
(17135)
(16788)
(15632)
(15617)
(15196)
(15121)
(15064)
(14637)
(14282)
(13976)
(12600)
(12322)
(12010)
(11638)
(11305)
(11254)
(11116)
(11016)
(10158)
(10037)
学科
(84145)
经济(84046)
(62601)
管理(55309)
(50663)
(41984)
企业(41984)
方法(35026)
农业(33717)
数学(29375)
数学方法(28973)
业经(24642)
中国(21607)
地方(19039)
(18548)
(18411)
(16115)
环境(15287)
理论(14707)
(14080)
(13976)
贸易(13971)
(13744)
(13583)
教育(12894)
技术(12728)
农业经济(12573)
(12215)
(11852)
银行(11818)
机构
学院(296695)
大学(293498)
管理(119751)
(113914)
经济(111229)
理学(103920)
理学院(102797)
管理学(101019)
管理学院(100506)
研究(97881)
中国(74088)
(65927)
(62680)
科学(62565)
业大(51199)
农业(50136)
(49408)
(49290)
中心(46009)
研究所(44737)
(44003)
(41232)
师范(40956)
北京(39453)
财经(39445)
(36031)
(35798)
(34459)
经济管理(33328)
师范大学(32547)
基金
项目(203990)
科学(159591)
研究(153204)
基金(145853)
(126329)
国家(125117)
科学基金(107021)
社会(95127)
社会科(89520)
社会科学(89493)
(81264)
基金项目(78752)
自然(68629)
教育(68363)
(67061)
自然科(66878)
自然科学(66866)
编号(65766)
自然科学基金(65636)
资助(58357)
成果(53316)
重点(44945)
(44472)
(44405)
课题(43558)
(41785)
创新(38729)
科研(38369)
项目编号(37885)
国家社会(37849)
期刊
(133949)
经济(133949)
研究(85378)
(68933)
中国(57622)
学报(48600)
农业(46990)
科学(44994)
管理(39058)
大学(37482)
学学(35388)
(35052)
教育(34976)
业经(28153)
(26451)
金融(26451)
技术(24223)
(21457)
问题(18989)
财经(17975)
经济研究(17029)
(17000)
图书(16841)
农业经济(15236)
科技(15149)
(15149)
资源(14940)
农村(14823)
(14823)
理论(14728)
共检索到434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杨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媒介生态环境,良好的媒介生态在和谐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研究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能够利用生态学理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传媒问题进行解读,总结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传媒特征、发展规律及存在问题,从而找到利用传媒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展的策略。鉴于此,由徐晓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光芒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偏低(40%左右)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科技推广存在诸多障碍。在传播五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效果)中,媒介(medium)作为内容的载体,作为传播的重要环境因素,是沟通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桥梁。媒介环境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金金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迫使传统影视剧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应运而生的网络剧则凭借其草根智慧的创造精神、包容开放的个性化表达与网络交互式的大众传播视角,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革命中的重要一环。跨媒介传播成为网络剧打造核心竞争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拓展营销渠道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网络剧与传统影视剧的对比研究,解读其在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跨媒介传播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璐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媒体发展中心陈明欣主任兼编审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成人教育传播研究——以媒介生态学为视角》一书,于2018年1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正所谓,"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该书可以说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深入地探讨成人教育传播问题的专著,拓展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填补了成人教育传播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通过极强的逻辑主线对成人教育传播展开鞭辟入里的论述,立足于跨学科的媒介生态学研究视角,深度剖析了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传播所处的生态环境,针对不同的问题及归因提出了促使成人教育传播效益最大化的适切性路径,值得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者研读思考,也对于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俊  
随着媒介技术迅猛发展,高职校园文化传播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社交媒体产生和发展,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播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依据新闻学、传播学以及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媒介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了完善社交媒体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青  何志武  高山  
发展农业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乡村实地调查,采用比较系统分析方法,探讨媒介视域下影响农业科技传播因素的有效组态路径.文章针对农村科技传播中存在的因信息服务不对称、信息服务平台基础建设薄弱导致农民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功能较弱等问题,提出通过重视乡村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培养、加强乡村科技网络设施建设、提升科技信息内容价值、拓宽科技传播渠道,提高科技信息传播能力,推动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促进农业科技振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思维  周红莉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逐渐成为联结信息社会的纽带。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南京大学夏倩芳教授主编,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共同参编的《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数字媒介与经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1年04月)一书,从数字媒介与经济的角度介绍了近年中国数字媒介网络传播的现状,总结了媒介实践经验,分析网络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为该领域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纵观全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于梦文  钟楚依  宋雪雁  
[目的/意义]通过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评价的实证研究,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有效传播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3种方式确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MUSA模型和标杆分析法,对4种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进行满意度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获得4种传播媒介的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定位每种媒介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竞争优势、主要竞争劣势、薄弱之处以及需优先改善之处,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曌琼  
文学自出现之初便与传播产生了联系,因为文学的产生和完成必须经过文学传播,才能达到文学接受的地步。不同时期的文学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传播媒介及传播路径。文学传播活动由作者、作品、读者、媒介四部分构成。作者创作出作品,而作品要想被读者接受,需要发挥媒介传递、联结作品和读者的作用,完成文学的传播。可见,媒介在文学传播中起着如桥梁一样的沟通和传输作用。文学传播路径是随着文学传播媒介发生的,文学传播媒介强调其依附的实物载体,文学传播路径则是指通过文学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动作完成。由张玉田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传播功能研究》一书,从文学传播机理、功能特点等方面对文学传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伟华  
少数民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书馆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状况,保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强与市县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重视地方文献工作,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在开展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语种特色、学科特色,保护文化遗产并正确认识其原生态和变异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包鑫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关乎农村“空间正义”的实现,更关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自觉”的使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然,实体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同质化、碎片化难以应对民族文化被冲击、被消解的危机,而,信息技术手段为构建支撑民族文化记忆的虚拟文化记忆空间提供了可能。本文试图厘清虚拟文化记忆空间的概念与特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虚拟文化记忆空间建设的挑战,提出从建立数据基础设施,培育乡村主体,实现知识共建共享,多主体协同方面助力虚拟文化记忆空间建设。最后,通过引入项目实践以期为相关虚拟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莉莉  刘延平  
基于信息传播丰富程度的不同,可将组织文化传播方式分为高丰富度、线索多重性、个人化焦点和低丰富度四种不同媒介丰富度的传播方式。组织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组织成员构建出符合组织发展需要的心理图式,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这四种传播方式对于成员心理图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丰富度传播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线索多重性传播方式和个人化焦点传播方式,而低丰富度传播方式不会使成员心理图式发生改变;管理者的态度对前三种传播方式有重要影响,但对于低丰富度传播方式的影响较小;文化一致性和成员个人特质对于传播过程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说明我国组织文化传播方式发挥作用相对较为容易。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奎   王秀伟  
[目的/意义]生成式AI作为新兴媒介形态,对传统文化传播具有重塑媒介结构和社会情境的双重作用。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媒介呈现与风险治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智能媒介传播、中国特色数字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媒介学、符号学等理论,从媒介呈现、风险因素及风险治理三个维度探讨生成式AI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结论/发现]生成式AI在媒介物质、媒介互动、媒介符号、媒介时间、媒介空间等方面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着复杂影响,存在着文化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不足,文化价值冲突与创造性降低,文化偏见与不平等,侵权与商业化过度等方面风险,这亟待监管机构、服务提供者、文化文物单位、使用者等多主体参与协同治理。[创新/价值]从生成式AI角度审视传统文化传播的理论逻辑,并提出风险因素及多方协同治理的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若前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构成要素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塑造传播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考量受众心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传播企业品牌信息,维护企业形象。因此,研究企业品牌传播规律和问题,并依此制定新的传播策略变得颇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