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2)
- 2023(15891)
- 2022(13705)
- 2021(12883)
- 2020(10589)
- 2019(24614)
- 2018(24408)
- 2017(47491)
- 2016(25401)
- 2015(28631)
- 2014(28332)
- 2013(27855)
- 2012(25357)
- 2011(22630)
- 2010(22415)
- 2009(20339)
- 2008(19518)
- 2007(17138)
- 2006(15059)
- 2005(12664)
- 学科
- 济(104813)
- 经济(104704)
- 业(75936)
- 管理(69530)
- 企(54116)
- 企业(54116)
- 农(51582)
- 方法(47440)
- 数学(41711)
- 数学方法(41148)
- 农业(34336)
- 业经(27908)
- 中国(26853)
- 财(24707)
- 地方(21470)
- 学(20344)
- 制(19006)
- 贸(17388)
- 贸易(17380)
- 易(16914)
- 技术(16234)
- 理论(15894)
- 环境(15204)
- 务(15006)
- 财务(14933)
- 财务管理(14899)
- 发(14825)
- 和(14805)
- 策(14441)
- 银(14437)
- 机构
- 学院(355813)
- 大学(354260)
- 管理(145736)
- 济(143232)
- 经济(140333)
- 理学(127900)
- 理学院(126622)
- 管理学(124302)
- 管理学院(123678)
- 研究(114154)
- 中国(85460)
- 京(73261)
- 农(71596)
- 科学(71054)
- 财(62104)
- 业大(58415)
- 所(55439)
- 农业(54745)
- 中心(54080)
- 财经(50838)
- 研究所(50780)
- 江(50435)
- 经(46617)
- 范(46310)
- 师范(45922)
- 北京(45154)
- 经济学(42236)
- 院(40994)
- 州(40957)
- 经济管理(39745)
- 基金
- 项目(253087)
- 科学(199738)
- 研究(186921)
- 基金(184602)
- 家(160230)
- 国家(158834)
- 科学基金(137420)
- 社会(118672)
- 社会科(112159)
- 社会科学(112129)
- 基金项目(98582)
- 省(98470)
- 自然(88748)
- 自然科(86680)
- 自然科学(86661)
- 自然科学基金(85058)
- 教育(84795)
- 划(82073)
- 编号(77820)
- 资助(74884)
- 成果(61812)
- 部(55952)
- 重点(55698)
- 发(54062)
- 创(52352)
- 课题(51309)
- 国家社会(49008)
- 创新(48773)
- 科研(48217)
- 教育部(48071)
- 期刊
- 济(154052)
- 经济(154052)
- 研究(99349)
- 农(72687)
- 中国(65044)
- 学报(56259)
- 科学(52629)
- 农业(49630)
- 管理(48649)
- 财(45276)
- 大学(44144)
- 学学(41826)
- 教育(36266)
- 业经(31243)
- 技术(30864)
- 融(29726)
- 金融(29726)
- 财经(23633)
- 业(22938)
- 经济研究(22229)
- 问题(21614)
- 经(20134)
- 版(18785)
- 图书(18547)
- 科技(17404)
- 技术经济(16997)
- 理论(16858)
- 资源(16225)
- 现代(15844)
- 业大(15665)
共检索到50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青青 杨红
在2012年新疆昌吉和阿勒泰2个地区4个县8个乡镇19个村农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区位选择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2类微观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个体特征中的外出打工目的和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生命周期及人均耕地面积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跨县远距离转移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抚养负担、人均年收入等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位选择 新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苗苗 黄智君 阎晓博 冀昊 李敏
苹果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渐转移,苹果的生产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基于陕西省调研数据,以劳动力转移为核心变量,种植条件、地区等为控制变量,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苹果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苹果的平均生产效率为0.502,呈现出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的低下,表明苹果生产技术有待提升;(2)劳动力转移对苹果生产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投入;(3)资本投入、机械化条件、灌溉条件及上一年苹果销售价格分别在5%、1%、10%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苹果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苹果收入占比、最大地块距家的距离、市场了解情况和地区变量分别在10%、1%、5%、1%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苹果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鉴于此,政府应重视技术培训,提供苹果生产的专项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生产苹果的技术水平;鼓励外出农民工和青壮年劳动力回乡,推动职业化苹果种植的发展;优化苹果生产地理环境、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促进苹果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军 费喜敏 徐秀英
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间林地要素流转的作用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2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户林地流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农户的林地流入具有限制作用,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也发现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林地仍然承担部分农户的生计保障功能。这将对林区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焱 韩欢 吴群
论文利用安徽省4市19个村庄调研数据,运用DID模型验证土地股份合作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促进作用的总效应,同时,运用Logit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其作用路径。研究显示: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率和劳均转移时间皆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土地股份合作通过提升流转环节的农地产权强度和产权安全、释放束缚于农业上的劳动力资源和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加等,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并延长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时间。因此,为了稳定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应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同时,明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办法和入股农户在合作社的收益权,提高入股农户对农地产权安全性感知,确保入股农户获得不断增加的稳定的入股收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焱 韩欢 吴群
论文利用安徽省4市19个村庄调研数据,运用DID模型验证土地股份合作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促进作用的总效应,同时,运用Logit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其作用路径。研究显示: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率和劳均转移时间皆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土地股份合作通过提升流转环节的农地产权强度和产权安全、释放束缚于农业上的劳动力资源和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加等,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并延长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时间。因此,为了稳定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应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同时,明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办法和入股农户在合作社的收益权,提高入股农户对农地产权安全性感知,确保入股农户获得不断增加的稳定的入股收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凤杰 孙怡平 黄善林 樊文静
#N/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秦克清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深化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完整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区)1407户农户调查数据,以生产环节为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林业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及林业病虫害等"三防"技术服务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4,户主转移和转移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收费服务引导林业社会化服务朝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入林业合作社能较好同步匹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可获性之间的关系;农户人口数和区位条件对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存在反向的显著影响。【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进一步转移的数量正在降低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农户对林业经营的依存度,影响农户林业生产,不利于提升林地经营效率,也将使林地经营面临再次被粗放化的风险。应进一步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快林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步伐,以克服单个家庭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林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轶凡
本文利用江苏、四川、陕西、吉林及河北五省随机抽样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个维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越深,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越大,则农户收入越高。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优化当地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要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要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沛璐 冯淑怡 曲福田
持续稳定推进农村农户家庭增收减贫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利用江苏、江西、辽宁和重庆4省124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OLS模型、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入农地、转出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对农户人均总收入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不同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的增收机制存在差异。同时,转入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有助于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而转出农地不具有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现阶段,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农户家庭收入、全面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有效巩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杨春悦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农村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农户调查年鉴、农户调查问卷,分析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率偏低、省内转移为主、收入较低、季节性务工和长期务工并存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砾群 陈海滨 陈亚妮 陈波
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以及剩余劳动力可能的转移途径的基础上提出"农户车间化"生产模式,即在政府公共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下,由农村合作社或者社会企业参与,农户分散生产统一经营的生产模式。以陕西杨凌为例对农户车间化模式实施的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只要使农户获得816元/月的收入,农户参与度可达60%。自要能满足投资者对劳动力和利润的要求,投资者愿意参与该模式,政府应当在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部转移 农户车间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鑫
在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的农户数据,在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对家庭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损失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情况下,考察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及异地转移虽然由于减少了农户粮食生产劳动投入而对其粮食产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这种不利影响却由粮食生产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得到较大程度的补偿,最终使得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粮食产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大,这或许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但全国粮食总产量依然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上述研究结论的一个潜在政策含义就是,未来持续推进城市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并不必然伴之以粮食产出水平的显著下降。当然,在此发展过程中,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来抵消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确保粮食供应稳定也属应有之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利用重庆市1210份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计量收入预期、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及城市融入预期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除收入预期外,非收入预期中的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和城市融入预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均存在代际差异。利用均方差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测度发现,老一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情感预期,职业预期位列最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情感预期、收入预期、城市融入预期和职业预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利用重庆市1210份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计量收入预期、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及城市融入预期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除收入预期外,非收入预期中的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和城市融入预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均存在代际差异。利用均方差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测度发现,老一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情感预期,职业预期位列最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情感预期、收入预期、城市融入预期和职业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农户选择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基于鄂渝两地数据的研究
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及家庭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Logit回归模型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应及其关系研究——基于全国7549个样本的调查数据
代际差异间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以辽宁省501个农户样本为调研分析数据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1109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非农转移与农内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为选择与机理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研究——基于广西贺州市10村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