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9)
- 2023(13919)
- 2022(11448)
- 2021(10906)
- 2020(8697)
- 2019(19754)
- 2018(19265)
- 2017(35811)
- 2016(19487)
- 2015(21728)
- 2014(21525)
- 2013(20037)
- 2012(17962)
- 2011(16180)
- 2010(15835)
- 2009(13991)
- 2008(13348)
- 2007(11439)
- 2006(9743)
- 2005(8274)
- 学科
- 济(76362)
- 经济(76189)
- 管理(51356)
- 业(45712)
- 企(39358)
- 企业(39358)
- 方法(35332)
- 数学(29289)
- 数学方法(28807)
- 中国(24427)
- 教育(22143)
- 农(19946)
- 理论(18552)
- 业经(18095)
- 财(18064)
- 地方(16484)
- 学(16472)
- 和(13385)
- 农业(13232)
- 技术(11896)
- 环境(11386)
- 务(11203)
- 财务(11167)
- 财务管理(11148)
- 制(11032)
- 贸(10975)
- 贸易(10971)
- 教学(10859)
- 企业财务(10608)
- 易(10606)
- 机构
- 大学(262600)
- 学院(258606)
- 济(100625)
- 管理(98839)
- 经济(98520)
- 理学(87389)
- 理学院(86287)
- 管理学(84633)
- 管理学院(84095)
- 研究(83262)
- 中国(55154)
- 京(54025)
- 科学(48033)
- 范(45940)
- 财(45726)
- 师范(45681)
- 中心(38368)
- 财经(37773)
- 教育(37767)
- 师范大学(37759)
- 所(37427)
- 江(36771)
- 经(34539)
- 研究所(34319)
- 北京(33770)
- 业大(32469)
- 经济学(32260)
- 院(30820)
- 农(30103)
- 州(29453)
- 基金
- 项目(183139)
- 科学(149505)
- 研究(144639)
- 基金(133061)
- 家(113351)
- 国家(112226)
- 科学基金(98643)
- 社会(94653)
- 社会科(88712)
- 社会科学(88690)
- 教育(74371)
- 省(71907)
- 基金项目(70143)
- 划(62435)
- 编号(61047)
- 自然(60003)
- 自然科(58641)
- 自然科学(58632)
- 自然科学基金(57550)
- 资助(51369)
- 成果(50628)
- 课题(43733)
- 部(42938)
- 重点(42744)
- 发(41036)
- 创(39203)
- 国家社会(38758)
- 教育部(38681)
- 项目编号(37663)
- 人文(37171)
- 期刊
- 济(103392)
- 经济(103392)
- 研究(82101)
- 教育(62446)
- 中国(52819)
- 财(35484)
- 管理(34594)
- 学报(32980)
- 科学(32524)
- 大学(28020)
- 农(26636)
- 技术(26286)
- 学学(24961)
- 财经(18757)
- 农业(18641)
- 业经(17452)
- 经济研究(17056)
- 融(16618)
- 金融(16618)
- 经(16251)
- 职业(15505)
- 问题(13395)
- 发(11900)
- 版(11418)
- 坛(11237)
- 论坛(11237)
- 图书(11099)
- 技术经济(10954)
- 商业(10818)
- 资源(10685)
共检索到366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苏天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重视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功能,强调通过观察学习获取替代经验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观念在个体、行为、环境三因素交互影响下形成。基于该理论探究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的机理与路径,具有其特定价值。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要求遵循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儿童特殊因素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当前场域建构的实践存在现实困境。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内在契合,为场域的有效建构提供作用机理。依托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构建自我效能感培养场域,创造民族元素榜样示范场域,创建民族特色文化场域等路径,以构建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为开展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全新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松
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心理相一致的是民族的职业结构内容丰富、复杂,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向性、传统性、变革性等诸多特征;西南地区民族族别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3%和56%,从价值观的深层来研究少数民族的职业问题有助于深刻认识少数民族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观念,有利于推进西南少数民族职业价值观的现代化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史能兴
社会融入的实质是身份认同的过程,身份认同是个体找寻文化群体并获取归属感的过程。基于身份认同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存在经济身份认同、制度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三大困境。可通过重构认同观念,确立多元身份观;优化认同结构,提升跨文化适应力;深化认同目标,建构本真性理想确立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自我突破策略;通过社会制度支持以消除群体边界;社会文化支持以澄清社会价值;社会结构支持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形成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外部支持策略。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其瑞 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培育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和人生观,正确把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和时代内涵。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创新融合。把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建设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基地、精品法治教育教材课程和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创建"网、端、微"法治教育平台等方式,凝聚爱国力量,滋养爱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捍卫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英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纠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误认识,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波
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对现代世界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它提倡的许多思想观点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价值观教育,而且还能引导其正确运用成人转化学习教育理论和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批判性思维,从而营造出一种有力于转化学习的教学环境,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梅兹若 成人转化学习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波
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对现代世界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它提倡的许多思想观点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价值观教育,而且还能引导其正确运用成人转化学习教育理论和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批判性思维,从而营造出一种有力于转化学习的教学环境,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梅兹若 成人转化学习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教育、乡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视域融合后产生的特定议题,是铸牢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文化价值共生和社会治理的关键。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在于,充分认识作为客观条件与限定的多重现实场域,即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国家及世界;突破传统价值观教育概念,创新价值观教育方法,提取现代价值观教育实践新形式。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特别强调发展儿童理性价值判断力和塑造儿童正确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乡村社会价值观和中国—世界政治价值观。家庭是价值观"模仿"之源,学校是培育价值观的主阵地,社区则为价值观养成不可或缺的"闲暇"教育空间,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发力、联合促动。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社会 儿童 价值观教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庆毓 李瑞琪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系统化教育,体现在民族院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条件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的协同性、管理的规范性。思考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系统化教育问题,是应对全方位开放环境下"为谁培养人"的现实挑战,是在价值多元交汇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求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需要系统化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菁 田志鹏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探究少数民族教育获得与不同层次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本文以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个体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越强,而且对国家、社会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有更强的认同。上述结论表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教育程度偏低者,需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对教育程度较高者,需充分发挥更高层次价值观“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农村贫困地区的女童与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宏伟目标过程中影响全局的棘手问题,已经和正在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北师大外教所与联合国儿基会和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联合进行的普及义务教育调研,我们将试图回答我国目前女童与少数民族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发现和启示,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观点与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本研究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一个跨层中介模型,旨在揭示伦理型领导对下属员工的自主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道德效能感和道德勇气所起的跨层中介作用。研究提出,团队伦理型领导和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和员工的工作场所偏常行为显著负相关;员工的道德效能感和道德勇气分别跨层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场所偏常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技术制造型民营企业的130个工作团队的500名员工及其直属主管进行调研,本研究的假设均得到观测数据的支持。本研究提出的跨层中介模型将有助于企业界进一步了解影响员工自主行为发生的机制,以期有效地促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并抑制他们的偏常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晓音 祝卓宏
手机增强了远距离社会联系,却干扰了面对面人际沟通,催生了"低头使用手机"这一现象。在组织中,领导低头使用手机会影响其与下属之间的沟通方式,对下属的工作状态与工作产出造成消极影响。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本研究认为领导低头使用手机会降低员工工作专注,进而降低员工工作绩效,而心理灵活性则削弱了这一间接关系。通过对550名企业员工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本研究首次在中国组织文化背景下探讨了领导低头使用手机的负面效果,有利于提醒领导者在工作情境中合理使用手机,以减少对员工心理的负面影响,提升员工工作状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茂庆 邓晓莉
对广西H市616名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状况良好,群体差异不显著;其城市社会融入水平受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综合影响。在个人因素方面,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状况与其性别和年龄相关;在家庭因素方面,融入程度与父母公开给予肯定、亲子交流和父母进行课业辅导相关;在学校因素方面,融入状况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教师的关注度、同伴数量和交友方式相关。因此,建议切实保障政策实施落实,加强民族特色传承;开展民族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多元文化整合;稳定家庭住所环境,增加陪伴儿童时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增欣 王向辉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人类行为同时受到个人和环境的控制,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兼顾心理与社会的影响作用,在个人的教育与职业爱好和技能如何形成,以及这些爱好和技能如何影响个人对各种课程、职业和工作领域的选择方面进行了探析。这对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社会学习理论 职业生涯 高等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