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6)
- 2023(7165)
- 2022(6048)
- 2021(5375)
- 2020(4714)
- 2019(10599)
- 2018(10420)
- 2017(20513)
- 2016(11231)
- 2015(12927)
- 2014(12662)
- 2013(12752)
- 2012(11835)
- 2011(10664)
- 2010(10710)
- 2009(10186)
- 2008(10197)
- 2007(9072)
- 2006(7945)
- 2005(7200)
- 学科
- 济(50451)
- 经济(50346)
- 管理(39917)
- 业(36355)
- 企(31201)
- 企业(31201)
- 方法(27719)
- 数学(25009)
- 数学方法(24719)
- 财(17620)
- 制(14230)
- 中国(13139)
- 务(11265)
- 财务(11242)
- 财务管理(11211)
- 农(11185)
- 企业财务(10781)
- 业经(9996)
- 体(9680)
- 学(8964)
- 融(8536)
- 金融(8531)
- 银(8488)
- 银行(8475)
- 体制(8248)
- 行(7958)
- 贸(7858)
- 贸易(7853)
- 易(7629)
- 农业(7392)
- 机构
- 大学(171071)
- 学院(166846)
- 济(72749)
- 经济(71395)
- 管理(65242)
- 理学(56795)
- 理学院(56208)
- 管理学(55294)
- 管理学院(54979)
- 研究(53651)
- 中国(41325)
- 财(38469)
- 京(34382)
- 财经(30359)
- 科学(29973)
- 经(27517)
- 所(26213)
- 中心(24974)
- 江(24727)
- 经济学(24360)
- 农(24352)
- 研究所(23214)
- 财经大学(22681)
- 业大(22604)
- 经济学院(22094)
- 北京(21378)
- 范(19329)
- 院(19127)
- 师范(19108)
- 州(19096)
- 基金
- 项目(111585)
- 科学(90308)
- 基金(85621)
- 研究(80925)
- 家(73704)
- 国家(73160)
- 科学基金(64239)
- 社会(54771)
- 社会科(52141)
- 社会科学(52131)
- 基金项目(44359)
- 省(41433)
- 自然(40964)
- 自然科(40066)
- 自然科学(40060)
- 自然科学基金(39405)
- 教育(38335)
- 资助(35677)
- 划(35495)
- 编号(30906)
- 成果(26644)
- 部(26456)
- 制(26169)
- 重点(25009)
- 国家社会(23885)
- 教育部(23599)
- 创(23189)
- 发(22517)
- 人文(22510)
- 大学(21893)
共检索到247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绪 强菲菲 陈贻娟
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人口规模的少数民族的生命表编制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基于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云南省怒江州的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中,着重强调了针对不同人口规模的少数民族采用的3种死亡人口数据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引入模型生命表方法解决少数民族生命表中的数据波动性问题。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少数民族人口(特别是小规模人口类型)的生命表编制工作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族人口 生存模型 死亡率 预期寿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天路,季咏华
80年代以来,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数量、婚姻、生育、死亡、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当然,有的民族的人口问题还相当严峻,但同时,已有个别民族进入了或即将进入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80年代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泽祥 赵萍 王欣
文章利用我国第五、六两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伐尔、寇尔、指数三种方法,编制中国2000年和2010年男性、女性和全体(平均)人口完全与简略生命表,同时采用了直接计算预期寿命法直接计算预期寿命。探讨了"死亡结构法"编制人口生命表,并编制了"两普查年"中国男性、女性和全体的6张完全生命表以及其他生命表,结果与"三法"基本一致。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普查 生命表 死亡结构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朝科,郭凤芝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并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建立离散递推数学模型,对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进行了长期预测(1990-2050年)。由于篇幅限制,省略了建模过程和对有关参数进行技术处理的细节,仅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希望能对决策部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正亮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要不要控制,如何理解居住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可适当放宽,目前还存在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也需要适当控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有50多个,人口约6千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2%左右,比例数虽不大,绝对数并不小。6千万人约相当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6100万人)一个国家的人口,比目前英国(5600万人)、意大利(5600万人)、菲律宾(5000万人)等国的人口还多,所以少数民族人口问题也不能忽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刘瑞平 张莉
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模型生命表,通过发现死亡水平内部规律性,建立稳定的函数关系式,对城乡婴幼儿死亡概率进行调整,并与以往对婴幼儿死亡概率调整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各类模型生命表调整的合理性。文章还分别采用Logistic模型和Kannisto模型对中国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分性别死亡概率进行拟合比较,对高龄老年人口死亡概率原始值进行修正。最后,采用以上方法编制计算出对婴幼儿和高龄老年人口死亡概率调整之后的中国分城乡分性别生命表结果。
关键词:
第六次人口普查 模型生命表 死亡率 城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清华
一、我国生命表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生命表对寿险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基础的意义,但到目前为上,我国的寿险业还没有一张自己的生命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公司”)自1980年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长期人身保险的费率计算一直是以日本的全会社生命表作为基础的。起初人保公司借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文敏
由中国人口学会和云南省人口学会共同主持召开的西南少数民族人口讨论会于1973年11月24日至29日在昆明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甘肃以及中国人口学会、国家民委、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情报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经济学院、云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干部共38人。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陈道同志、中国人口学会秘书长张乐群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云南省委副书记赵廷光同志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向东 王新贤 朱蓓倩
"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的突变线,从1935年提出至今的80余年里,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文章从民族人口的视角出发,收集和整理1953~2010年期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县级资料,运用Arc GIS、Geo Data的空间分析技术,对"胡焕庸线"两侧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变动趋势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少数民族人口在传统分布区形成多个热点分布区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民族人口向东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迁移扩散的态势显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具有非凡的稳定性。从1953~2010年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少数民族人口75∶25的比重一直相对稳定,可以说"胡焕庸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突变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高峰
六朝时期是南方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与六朝政府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东南地区的山越、长江中游的蛮族、西南地区的僚族、岭南地区的俚族等,其人口总数超过300万人。
关键词:
山越 蛮族 僚族 俚族 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殷丰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宗教在我国各民族中流传很广,据解放前统计,信仰伊斯兰教的在全国有800多万人,信仰佛教的约有460余万人信仰这两种宗教的人占当时少数民族人口的1/3以上。宗教同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往今来,一种宗教常常被许多不同民族所信仰,反之,一个民族也常常信仰几种不同的宗教。一言以蔽之,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遍及祖国各地。解放后随着少数民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清,熊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近十亿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解放三十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了民族经济和文化,改善了生活,增加了人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建设和保卫边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今后,少数民族人口应当怎样发展,是关系到祖国的富强和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大问题。现就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状况及其趋势,谈几点粗浅认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淑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生活在祖国各地。同汉民族一样,少数民族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曾作出卓越的贡献,起过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两汉时期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历史状况,探讨中国历史时期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