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5)
2023(8567)
2022(7199)
2021(6781)
2020(5933)
2019(13288)
2018(13050)
2017(26603)
2016(13975)
2015(15402)
2014(15088)
2013(14993)
2012(13916)
2011(12591)
2010(12620)
2009(12203)
2008(12383)
2007(11112)
2006(9924)
2005(9189)
作者
(41914)
(34673)
(34393)
(32716)
(21991)
(16747)
(15693)
(13467)
(13113)
(12235)
(11828)
(11460)
(10965)
(10761)
(10760)
(10755)
(10380)
(10302)
(10169)
(10110)
(8627)
(8520)
(8408)
(7969)
(7899)
(7823)
(7666)
(7560)
(6840)
(6629)
学科
(53767)
经济(53691)
(45408)
管理(42415)
(35534)
企业(35534)
方法(28357)
数学(25971)
数学方法(25851)
(21390)
银行(21244)
(20774)
(19853)
(18780)
中国(17510)
(14604)
(14594)
金融(14593)
(13204)
贸易(13193)
(12950)
财务(12944)
财务管理(12921)
(12792)
企业财务(12410)
(11693)
制度(11688)
业经(11450)
(11085)
保险(10994)
机构
大学(206632)
学院(203881)
(88689)
经济(87039)
管理(82570)
理学(70830)
理学院(70158)
管理学(69262)
管理学院(68903)
研究(63745)
中国(60082)
(46811)
(42227)
(37435)
财经(37429)
科学(36573)
(34102)
(32113)
业大(30842)
中心(30764)
农业(30071)
(28957)
研究所(28780)
财经大学(28322)
经济学(27790)
北京(26949)
经济学院(25488)
(25297)
银行(24150)
(23876)
基金
项目(130748)
科学(103121)
基金(99262)
研究(90061)
(87547)
国家(86832)
科学基金(74379)
社会(60707)
社会科(57707)
社会科学(57691)
基金项目(53144)
自然(49527)
自然科(48439)
自然科学(48420)
(47940)
自然科学基金(47661)
(41693)
资助(40844)
教育(40474)
编号(34744)
(30176)
重点(28545)
成果(27332)
(27116)
教育部(26115)
科研(25896)
(25806)
国家社会(25681)
创新(25476)
人文(25440)
期刊
(91212)
经济(91212)
研究(64437)
(39701)
金融(39701)
(35593)
中国(34045)
学报(33191)
(32475)
科学(29639)
管理(28982)
大学(24929)
学学(24213)
农业(19745)
财经(19284)
(16095)
经济研究(15809)
业经(15658)
问题(12999)
技术(12574)
理论(12218)
(11785)
商业(11401)
实践(11064)
(11064)
国际(10933)
教育(9920)
(9888)
技术经济(9790)
统计(9468)
共检索到30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涛  蒋再文  
基于21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商业银行2004~2009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少数外资股权对银行风险行为的约束效果。结果显示:少数外资股权的引入,对约束银行风险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持股比例越高,风险约束效应越强。此外,银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使得少数外资股权的风险约束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远亮  葛鹤军  
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有三年以上外资参股的银行面板数据,就引入外资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外资股权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引入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加了银行的利润,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引入外资的力度,适当放松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加强外资机构对中资银行业务的参与程度。以有效激发其参与改革的动力,延长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将有利于中资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展开更好的合作,实现引进外资更好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芳  
为补偿风险资产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要计提风险拨备,这一行为与资本监管、财务绩效、信贷周期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性质。通过选用2005~2010年我国7家样本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风险拨备率与相关变量之间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与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等变量的相关性较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的自觉性较差,风险拨备不能充分反映资产的预期损失,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不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涛  蒋再文  
本文采用15家上市银行2004-2010年半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资产配置风险呈显著的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政府性质有助于银行谨慎经营;治理机制中,股权制衡有利于抑制银行资产配置中的风险行为,而独立董事及管理者持股对资产配置风险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验证了股权结构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为银行业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振  赵瑞  
本文从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出发,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国内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规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这表明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和降低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将有助于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增强其流动性。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政府退出直接干预,国家相对控股;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三是应加快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进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真宇  殷书炉  
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探究了我国商业银行2003-2013年间多元化经营对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总体来看,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散化效应。具体而言,由于中间业务收入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明显的亲周期性,只有当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散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才逐渐得以显现,因而多元化经营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阈值效应。因此,在当前乃至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定位、业务发展规模以及自身特点,寻求最优多元化经营程度,最大化提升银行绩效和分散银行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骞磊  焦高乐  
文章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个角度以及商业银行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类指标来考察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及作用途径。选取在A股上市的1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且这种效应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性关系;民营企业控股型商业银行表现最为优异,而外资控股的商业银行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良好业绩;囿于各种噪音,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远非相关理论表明的有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蛟  傅强  潘璐  
本文按股权结构将我国商业银行分为三大类,运用SFA方法实证研究股权结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成本效率较高,但利润效率最低,外资银行利润效率最高;股权结构改革后,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商业银行不仅改善了银行的成本效率,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利润效率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骞磊  焦高乐  
文章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个角度以及商业银行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类指标来考察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及作用途径。选取在A股上市的1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且这种效应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性关系;民营企业控股型商业银行表现最为优异,而外资控股的商业银行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良好业绩;囿于各种噪音,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远非相关理论表明的有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亮  宫心平  
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大研究机构一直在对公司企业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以期取得突破进展,但事实上管理理念在近代以来都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股权结构成为当今社会对管理机制研究的一大重点。我国自二十一世纪起便着手银行改革,愈来愈多的银行竞争上市并进行股权改革,基于这一现象,本文研究了股权结构变化对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并在本文最后对完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绩效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与相关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骞磊  焦高乐  
文章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个角度以及商业银行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类指标来考察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及作用途径。选取在A股上市的1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且这种效应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性关系;民营企业控股型商业银行表现最为优异,而外资控股的商业银行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良好业绩;囿于各种噪音,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远非相关理论表明的有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玲玲  张哲诚  
以我国商业银行2007—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实证检验了外资参股、股权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资参股与银行风险承担呈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银行风险呈U形相关。股权集中度提高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股东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大股东的道德风险问题;在股权集中度较高时,较高的股权制衡度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并且外资参股对其也具有强化作用,但当股权集中度不高时,这一作用并不明显。研究对于进一步降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完善银行内部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莉娅  
选择中国7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指标,以外资持股作为战略引资指标,以信用风险和资产风险作为风险承担指标,基于2007—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集中度、战略引资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前五大股东持股同商业银行风险之间为U型关系,"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冲突两种风险存在于中国商业银行,外资持股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第二,股权制衡对大股东持股和外资持股的调节作用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第三,向好的经济环境、高资产收益率、更大的资产规模、更高的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博  宋成  刘家松  
本文基于外资参股基本特征与股权结构特征的双重视角,检验了2007—2015年61家商业银行外资参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表明,外资参股与否、外资持股比例均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外资参股强化了股权制衡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本文将为制定合适的外资参股政策以降低中资银行的风险承担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