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4)
2023(16884)
2022(13840)
2021(12626)
2020(10749)
2019(24768)
2018(24477)
2017(47262)
2016(25820)
2015(29430)
2014(29624)
2013(29083)
2012(26689)
2011(23868)
2010(24287)
2009(22611)
2008(22226)
2007(19908)
2006(17637)
2005(15981)
作者
(75433)
(63114)
(63109)
(60198)
(40310)
(30271)
(28813)
(24781)
(24071)
(22614)
(21544)
(21200)
(20285)
(20109)
(19748)
(19590)
(18726)
(18656)
(18281)
(18198)
(15840)
(15665)
(15583)
(14490)
(14330)
(14207)
(13883)
(13839)
(12892)
(12475)
学科
(125307)
经济(125194)
管理(72389)
(68177)
(55901)
企业(55901)
方法(53388)
数学(46851)
数学方法(46134)
中国(30595)
(29882)
(26559)
业经(25720)
地方(25700)
(24960)
(20572)
农业(20001)
理论(19890)
(18642)
贸易(18632)
(18017)
(17175)
(16416)
财务(16345)
(16311)
财务管理(16309)
金融(16308)
(16298)
银行(16255)
环境(16040)
机构
大学(376840)
学院(375796)
(160945)
经济(157570)
管理(142677)
研究(127989)
理学(123131)
理学院(121766)
管理学(119185)
管理学院(118493)
中国(94920)
(79284)
科学(77311)
(71413)
(64464)
(61189)
研究所(58479)
中心(58062)
财经(57308)
(57155)
业大(55264)
(51982)
经济学(50877)
北京(49649)
(48927)
师范(48415)
农业(47839)
(46113)
经济学院(45564)
(44802)
基金
项目(248535)
科学(195972)
基金(180475)
研究(179776)
(157394)
国家(156125)
科学基金(134388)
社会(114608)
社会科(108616)
社会科学(108587)
(97710)
基金项目(94064)
自然(87046)
自然科(85095)
自然科学(85075)
教育(84753)
自然科学基金(83534)
(81815)
资助(75281)
编号(72864)
成果(58891)
重点(56592)
(54794)
(53979)
(51320)
课题(50882)
创新(48012)
科研(47745)
国家社会(47697)
教育部(47253)
期刊
(179768)
经济(179768)
研究(111700)
中国(74000)
学报(58056)
(56785)
(54985)
管理(54120)
科学(53531)
大学(44671)
教育(42333)
学学(42197)
农业(36953)
技术(36381)
(31928)
金融(31928)
经济研究(29753)
财经(29151)
业经(27317)
(25208)
问题(23332)
统计(21289)
技术经济(20517)
(20059)
(18964)
(17703)
(17363)
决策(17270)
商业(16980)
理论(16633)
共检索到558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永辉   刘洋  
少子化与老龄化成为中国人口发展新特征,经济增长亟需探寻现代化新路径。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包含劳动力供给冲击、工业智能化、内生性技术创新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揭示工业智能化对少子老龄化负向影响的双重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短期内,工业智能化可优化劳动力与资本要素配置,进而提升经济均衡总产出,有效缓解少子老龄化的不利冲击。然而这一调节效应呈现显著的时期异质性:长期内,工业智能化难以弥补研发型劳动力缺口,并可能引发过度替代、贫富分化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支撑作用有限。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宜在合理布局工业智能化的同时,兼顾增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自主创新质量,实现少子老龄化时代下的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甫喆  陈孝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开始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路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基于我国1990-2016年的宏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路径影响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老龄化负向影响储蓄率、产业升级和生产率,正向促进技术进步和就业率。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对就业的影响有变成抑制作用的趋势。因此,本文建议政府积极完善老龄政策,提前布局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并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降低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进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保障我国顺利度过老龄化高峰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一楠  王亮  
建立一个内嵌金融加速器和名义"债务-通缩"机制的DSGE分析框架,首先证明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与名义"债务-通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一方面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导致"高杠杆-外部融资溢价"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名义计价的高债务可能导致"偿还债务-通缩-债务负担加重"的"债务-通缩"风险。进一步,虽然高杠杆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不同经济条件下债务的可持续性不同,杠杆阈值具有内生性,经济体最高能承受的杠杆率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与金融市场信息效率、债务合约、储蓄率、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相关。文章为供给侧改革与去杠杆提供了理论支持,一方面要降低宏观债务负担,另一方面要提升经济承担杠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提示去杠杆要避免骤然紧缩信贷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彦辉  孙祥栋  徐朝  
文章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引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入财政支出政策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财政支出的政策效应。动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以短期冲击为主,长期效应不显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整体需求萎缩,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收紧,并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失业水平的上涨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政府增加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同时缓解就业压力并提升产出,但两类工具均存在一定的"负效应",若两种政策搭配使用则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和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预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苗文龙  周潮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平均年龄异质性家庭和创新异质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得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家庭持有的流动性金融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上升、资本性金融资产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而引起宏观金融结构的变动;中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金融结构变动将导致劳动减少、消费减少、产出降低,甚至影响企业创新投资降低,进而导致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劳动增长依赖、投资增长依赖、技术模仿依赖都难以为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应集中到创新方面,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是市场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引导市场资金对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投资支持,同时应避免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剧烈上涨造成经济震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吕一清  邓翔  
利用1992—2014年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产业结构内生化的DSGE模型,通过反事实模拟考察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是否为经济波动"大稳健"现象的原因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波动具有"熨平"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波动之间相互作用机制表现在产业自身优化效应、产业结构组合效应和产业结构关联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会导致总量经济波动的"大稳健"现象,还会弱化投资、消费和就业人数等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基于包含不确定性的NK-DSGE模型,可以考察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显著改变了外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条件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不确定性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不确定冲击是推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因此,政策制定者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必须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楚尔鸣  许先普  
笔者基于1999年~2011年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一个包含政府部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在一定财政规则下政府支出扩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出了需求冲击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原因的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奕鹏  刘洋  陈广汉  
本文将生育政策预期冲击设定为长期消息冲击,在DSGE框架下探讨老龄化背景下生育政策预期的宏观经济效应、动态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1)生育政策预期行为的最优刻画为长期消息冲击设定。(2)预期到的生育政策冲击短期内将对消费和投资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影响,但随后分别转变为正向和负向影响。(3)长期来看,生育政策冲击将对宏观经济产生持续稳定的正向影响,但这一结果建立在人口老龄化没有更加严重的前提下。(4)生育政策预期有助于降低经济"急刹车"的可能性。上述结论为人口老龄化加深背景下我国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生育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淑萍  
文章以ARCH类模型对我国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目前在宏观经济系统自身不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条件下,政府的外部干预是经济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否则会导致经济系统陷入剧烈的波动之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利锋  雷盼盼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调整成本的NK-DSGE模型,并考察了劳动力调整成本对于货币政策动态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改变了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变量动态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表明,为了缓和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扭曲,基于最小化福利损失的角度,当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存在时,政府不仅需要牺牲部分产出的增长,而且需要忍受通胀的上升。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应该考虑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仲林  缪言  王理华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中国经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国税及地税政策,构建了我国分税制下的DSGE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国税政策的正向冲击短期内会挤出家庭劳动、降低资产收益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效应;地税政策的正向冲击效应恰好相反,短期内具有促进就业、刺激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宏观经济对地税政策冲击更为敏感,中国更应该发挥地税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正确性的理论佐证及具体操作的量化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庄子罐  葛盼  杨孝智  
本文分别采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和混频数据贝叶斯估计一个经典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从数量上测度预期冲击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贝叶斯估计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预期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较小,非预期冲击仍是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但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分段估计结果表明预期冲击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特征。(2)预期冲击对于熨平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脉冲响应结果显示我国各宏观变量在预期冲击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对平缓的波动,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预期冲击对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力较2008年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尚艳  易小丽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内讨论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的动态特性,通过构建一个新凯恩斯价格粘性模型,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从理论上探讨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作用发现: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较好地对冲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利锋  雷盼盼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调整成本的NK-DSGE模型,并考察了劳动力调整成本对于货币政策动态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改变了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变量动态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表明,为了缓和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扭曲,基于最小化福利损失的角度,当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存在时,政府不仅需要牺牲部分产出的增长,而且需要忍受通胀的上升。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应该考虑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