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0)
2023(10212)
2022(9114)
2021(8675)
2020(7408)
2019(17102)
2018(17179)
2017(33094)
2016(18368)
2015(20885)
2014(21038)
2013(20715)
2012(19069)
2011(16918)
2010(16715)
2009(15133)
2008(14770)
2007(12802)
2006(10894)
2005(9306)
作者
(53085)
(43745)
(43314)
(41214)
(27922)
(20976)
(19823)
(17397)
(16630)
(15675)
(15173)
(14660)
(13955)
(13735)
(13411)
(13406)
(13192)
(12970)
(12411)
(12384)
(11006)
(10728)
(10479)
(9983)
(9758)
(9721)
(9702)
(9525)
(8808)
(8657)
学科
(67695)
经济(67612)
管理(49920)
(46773)
(40164)
企业(40164)
方法(33565)
数学(27895)
数学方法(27535)
(17936)
(17706)
中国(17620)
(16281)
业经(15767)
地方(14312)
理论(14024)
(12904)
农业(11789)
(11602)
贸易(11598)
教育(11501)
(11235)
(11078)
技术(10976)
环境(10784)
(10505)
财务(10442)
财务管理(10424)
企业财务(9867)
(9810)
机构
大学(256328)
学院(253788)
管理(102614)
(93460)
经济(91185)
理学(89310)
理学院(88297)
管理学(86684)
管理学院(86236)
研究(83899)
中国(60365)
(55741)
科学(54987)
(42382)
(41882)
(40880)
业大(40700)
研究所(39046)
中心(37648)
(35958)
北京(35612)
(35124)
师范(34793)
财经(34181)
农业(31843)
(31363)
(30986)
(29770)
师范大学(28172)
技术(27913)
基金
项目(180237)
科学(140016)
研究(132192)
基金(128095)
(112221)
国家(111253)
科学基金(94480)
社会(79806)
社会科(75364)
社会科学(75345)
(71129)
基金项目(68813)
自然(62669)
自然科(61124)
自然科学(61110)
教育(60673)
(60137)
自然科学基金(59988)
编号(55006)
资助(53016)
成果(44962)
重点(40203)
(38952)
课题(38017)
(37909)
(37074)
科研(34596)
创新(34394)
项目编号(34024)
大学(33311)
期刊
(99802)
经济(99802)
研究(72624)
中国(44687)
学报(43358)
科学(38890)
管理(36197)
(36125)
教育(32651)
大学(32544)
学学(30398)
(30280)
农业(25526)
技术(21822)
(17768)
金融(17768)
业经(17329)
图书(16044)
财经(15442)
经济研究(14889)
科技(13770)
林业(13547)
(13340)
问题(13288)
(13011)
理论(13009)
实践(12215)
(12215)
(11966)
技术经济(11540)
共检索到359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淑花  
神话,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学形式,也不是对于想象的一种有意识的叙述艺术。它是远古时代人类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的结晶,是原始人类无意识的集体信仰的产物。它来自于远古人类的心理经历和需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梦想。神话永恒的魅力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而自然的揭露。在神话的原野上,散布着远古人类发现、创造和综合思维的痕迹。因此,神话就成为一个民族早期的百科全书和人类文明时期的文化之源,它是原始心理和古代世界观的总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霞  
文章认为,奥运文化的民族特质和时代创意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奥林匹克文化的永恒主题和普世价值伴随着奥运文化的始终,奥林匹克运动所彰显的兼容性促进奥运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海兴  徐嘉懿  
加强森林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社会走上文明发展的和谐之路。文章阐述了森林文化的涵义,从森林文化景观、森林文化设施、森林文化产品、森林文化传播、森林文化队伍五个方面分析森林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文化建设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游客对森林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森林文化景观、森林文化队伍、森林文化传播、森林文化设施、森林文化产品。在分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森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特色森林文化、增加宣传力度、寻求多方位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振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璀璨的烟花和胜利的狂欢中圆满落幕。这场辉煌壮丽的盛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受到了世界各国从领导人到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甚至世界大战都是暂时的。而奥林匹克运动却与世长存,因为它体现了和平竞争的人类精神。奥林匹克是一场激烈的竞技和竞争,同时又充满了和平与友谊。从奥林匹克运动场上脱颖而出的世界冠军,与叱咤风云的政界领袖、呼风唤雨的科技英才一样,受到人们的景仰和热爱,成为亿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建玲   林志毅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到今已近百年。奥运会由第1届的13个国家,311名运动员参加,发展到1992年第25届的172个国家与地区、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由产生到发展走过漫长曲折的道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社会文化财富。 一百年时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上只是浪花一朵。对中国人民来讲,这一百年是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洁  贺密柱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无不得益于商业化运作 ,而商业化运作的发展 ,是源于奥林匹克营销计划的实施。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奥林匹克大营销计划 ,以及其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商业化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贡  
论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北京精神的内涵及如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促进北京的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剑彬  董丽  廖圣晓  晏海  乔磊  李冲  
使用红外CO2测定仪跟踪测定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8-2009年度的CO2浓度。结果表明:1)公园内CO2浓度在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上午时分显著降低,中午时分低浓度浮动(约310μmol/mol),而下午时分在达到测定时间内最低值(约300μmol/mol)之后显著升高的特征;2)非生长季节与生长季节的CO2浓度变化特征相近,只是日平均浓度(413μmol/mol,生长季节为328μmol/mol)和日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13:00,生长季节为14:00左右)有所不同;3)4个季节的CO2平均浓度比较,夏季最低(328μmol/mol),秋、冬季最高(413μmol/mo...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孙玉胜  
观察国际奥委会如何借助奥运会这一载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宗旨?其经济运行模式经历了怎样的演进?为什么30年前濒临破产的奥林匹克运动后来变得如此充满活力?怎么样面向市场销售自身的商业价值又不出卖灵魂并更完美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效益最大化?其经验教训是什么?对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从而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什么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耿申  
在北京奥运周期中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承担主责、建立管理体系、组织专家团队、典型项目推进、融入教育秩序、以姊妹校交流为核心的国际理解教育"等内容所构成的"北京模式","北京模式"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不仅对北京教育的国际化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而且对国际奥委会进一步修订《奥林匹克宪章》中的教育原则部分也具有实践参考价值,这都使得"北京模式"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的一个完整记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庐岩  
一场堪称伟大的奥林匹克盛典已如约而至。历史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北京奥运也在实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和独特贡献。对于我国高等学校来说,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参与着奥运的筹办举办,第一次如此近切地感受着奥林匹克的气息,第一次让深邃博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大学里得以传承光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蒂姆·施莱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谷鹏飞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北京城市以中轴线为特色的建筑美学之自然延伸,是北京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筑设计在整体上具有结构布局的形式美、序列节奏的内容美和风格表现的和谐美等鲜明的美学特色。这种特色既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承续,也是对于西方现代建筑审美特色的积极借鉴,同时也表现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随着燃烧了16天的圣火渐熄,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回首此届奥运会,中外运动员们以优异成绩和出色表现,再一次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他们的梦想、坚守和拼搏,更是将奥运精神的感召力传达得淋漓尽致。仔细想来,这种感召力也体现在当下财政和会计领域的一些热点活动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