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0)
2023(6533)
2022(5925)
2021(5524)
2020(5141)
2019(10443)
2018(10444)
2017(19129)
2016(11001)
2015(12460)
2014(12385)
2013(12396)
2012(11903)
2011(10797)
2010(10969)
2009(10112)
2008(10194)
2007(9194)
2006(8160)
2005(7352)
作者
(38797)
(32088)
(32020)
(30373)
(20558)
(15738)
(14430)
(12670)
(12317)
(11487)
(11222)
(11057)
(10520)
(10497)
(10234)
(10096)
(10043)
(9641)
(9487)
(9466)
(8384)
(8188)
(8118)
(7431)
(7296)
(7274)
(7273)
(6980)
(6858)
(6689)
学科
(41906)
经济(41863)
管理(25970)
(23871)
方法(18286)
(17532)
企业(17532)
数学(15994)
数学方法(15695)
(15308)
(13694)
地方(11506)
中国(10332)
(9980)
农业(9321)
(9017)
业经(8860)
(8028)
银行(7970)
(7849)
金融(7848)
(7685)
(7264)
贸易(7257)
(7081)
(7006)
环境(6878)
理论(6476)
(5715)
地方经济(5437)
机构
大学(161278)
学院(159199)
研究(64426)
(55673)
经济(54182)
管理(52087)
中国(48230)
科学(47870)
(45705)
理学(44059)
理学院(43375)
管理学(42111)
管理学院(41862)
(37316)
农业(37127)
(35674)
研究所(34501)
业大(34249)
中心(29461)
(28025)
(27227)
(25009)
农业大学(24052)
(23430)
(22177)
北京(21866)
(21794)
师范(21287)
(20981)
技术(20849)
基金
项目(111645)
科学(84017)
基金(78234)
(73704)
国家(73095)
研究(70838)
科学基金(58809)
(48007)
自然(42681)
自然科(41634)
自然科学(41611)
基金项目(41394)
社会(41187)
自然科学基金(40834)
(40060)
社会科(38782)
社会科学(38765)
资助(33333)
教育(32078)
重点(26797)
编号(26779)
计划(26297)
(24880)
科技(24693)
(23141)
科研(22861)
(22268)
成果(21753)
(21144)
创新(21063)
期刊
(64742)
经济(64742)
学报(42664)
研究(42531)
(41001)
中国(39120)
科学(33659)
大学(29995)
学学(28698)
农业(28012)
管理(19167)
(18872)
教育(16642)
(15155)
(14904)
金融(14904)
业大(12986)
技术(12697)
(11345)
农业大学(11073)
业经(9852)
财经(9471)
资源(9459)
经济研究(9185)
科技(8916)
林业(8597)
中国农业(8227)
(8222)
问题(8137)
图书(7801)
共检索到249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纪元  刘岩  宫庆礼  
为进一步扩大国内养殖河豚鱼消费市场提供依据,应用小鼠生物法监测了我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和福建4种养殖河豚鱼(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双斑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4种组织(皮、肉、肝脏和性腺)中河豚毒素(TTX)含量及周年变化,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同步检测了山东红鳍东方鲀的皮,肉和肝脏各组及个别卵巢样品。结果4种养殖河豚鱼的皮,肉和肝脏每组平均含毒量均属无毒(小鼠生物法检测结果小于0.5μg/g,ELISA检测结果小于0.8μg/g)。卵巢发现一强毒例,精巢则全部无毒。通过监测,发现养殖河豚鱼组织器官的毒力呈现一定的周年变化。ELISA法与小鼠生物试验测得的结果相符合。养殖河豚鱼皮,肉和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辛少平  岑剑伟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魏涯  周婉君  王子怀  
在稀碱条件下,河鲀毒素(TTX)与次溴酸钠和尿素于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具有荧光性能的物质,该反应与已报道的TTX在强碱下生成C-9碱的碱解不同。本研究拟对该衍生反应所需条件进行详细研究,并尝试依据该反应建立一种新型的河鲀毒素荧光检测方法。荧光扫描光谱显示,产物最大激发波长(EX)为233 nm,最大发射波长(EM)为370 nm。该反应对p H要求比较严格,反应最适p H在11.6~11.9之间。对样品进行衍生检测获得最强荧光信号的条件为:次溴酸钠0.036~0.09 mol/L、尿素10~50 g/L、碳酸钠0.2~0.3 mol/L,温度75℃。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此衍生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德昆  林洪  江洁  曹立民  宫庆礼  
本研究旨为快速简便地检测河豚鱼体中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提供可操作手段。将河豚毒素用氢氧化钠处理,得到定量的草酸盐。利用戊二醛法将草酸氧化酶固定于聚丙烯膜上,通过比色法检测草酸含量,可以测算出河豚毒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检测限量为0.80μg.g-1,线性范围为1.44~14.40μg.g-1,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8.54%,变异系数在11%以内。实验证实,该方法可抗河豚体内多种组分的干扰。利用该法测定3组暗纹东方(Takifugu obscurus)肝脏中河豚毒素含量,并将检测结果与小鼠生物试验进行对照,相关性良好。该方法检测时间短,对仪器设备要求低,便于推广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海新  张农  董黎明  李庐峰  
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含量,选用河豚(Takifugu)和织纹螺(Nassarius)为主要研究对象,样品先由0.1%乙酸提取,经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庚烷磺酸钠为离子对试剂,应用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分离河豚毒素,采用在线柱后衍生系统,在110℃高温和4mol.L-1NaOH强碱条件下,将河豚毒素衍生化成具有荧光特性的C9碱,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河豚毒素在5~1 600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 7;1、2、8μg.g-1,3个浓度水平添加样,日内和日间的回收率为80.9%~91.2%、相对标准偏差为1.93%~5.57%;方法定量限为1μ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华元渝  顾志峰  丁正峰  顾伟  赵洁明  
以 13~ 2 2g体重的ICR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用不同浓度的河毒素 (TTX)溶液注射小鼠后 ,观察其中毒过程 ,探讨了小鼠死亡时间与性别、质量、注射的河毒素溶液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对有效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ICR小鼠从中毒到死亡均出现呼吸困难和挣扎的中毒症状 ;中毒程度与小鼠的性别、质量差异无显著相关 ,而与其所注射的河毒素溶液浓度密切相关 ,毒素溶液浓度是引起小鼠中毒的关键因子。该结论采用经验方程Y =e(a/x -b) 进行了验证 ,在此基础上 ,对常规的小鼠生物法定量检测程序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可作基层的水产品安全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妍  谢晶  周然  刘源  
【目的】研究冻藏温度对河豚鱼鱼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暗纹东方鲀鱼肉为供试样品,将其分别在-10,-18,-25,-30,-86℃下冻藏180d,每隔30d取样1次,检测其质构和生化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盐溶蛋白和巯基含量)的变化。【结果】冻藏温度对河豚鱼鱼肉的pH、TBA值及TVB-N、盐溶蛋白和巯基含量等理化指标均有影响,且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差异更为明显。冻藏温度愈低,河豚鱼鱼肉pH、TBA值及TVB-N含量变化愈小,盐溶蛋白及巯基含量下降也愈小。经过冻藏,暗纹东方鲀鱼肉的硬度显著降低,且冻藏温度越低鱼肉硬度变化越明显。鱼肉微观结构电镜观察结果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玉法  穆俊山  
日前,从山东省莱州顺大海产有限公司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1992年他们养殖的2500尾大规格、高质量河豚近期将“游”出国界到日本,为国家出口创汇。莱州顺大海产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0年冬,该公司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开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徐源  
随着开放和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河豚的经济、药用价值不断提高,从而使昔日弃之如敝屣的河豚鱼,如今变成了宝贵的海洋资源之一。长江口水域自崇明东部团结沙外口滩涂余山附近水域有着丰富的河豚资源,据初步统计,1991年仅崇明裕安,陈镇2个乡的小丝网船就捕获河豚180吨,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河豚属于鲀科,是河口区温水性底层肉食性鱼类,因体形象“豚”,又常在河口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泽毓  周燮  张能刚  
以茉莉酸-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作为免疫原,获得了兔抗茉莉酸甲酯抗血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茉莉酸固相抗原型ELISA。此外,利用茉莉酸甲酯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茉莉酸对鼠抗茉莉酸甲酯单克隆抗体的竞争结合,建立了茉莉酸固相抗体型ELISA。上述两种ELISA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42pmol和0.20pmol,检测范围分别为0.98~1000pmol和0.63~20pmol,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44%和1.62%,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47%和2.06%。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3%和76.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后波  潘金培  
弧菌病(vibriosis)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养殖真鲷(Pagrus major)中经常发生的主要细菌性疾病,该病的暴发性流行给整个真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明确其病原菌是最小弧菌(Vibrio mimicus)基础上,对该菌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经证明真鲷弧菌病真正的致病因子是最小弧菌在致病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这种毒素是单一多肽,不具备典型的细菌毒素的A、B亚基结构,不耐热,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动物致死性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外毒素性质独特,是最小弧菌产生的一类新的毒力因子,作者将这种毒素命名为Vm - Pm毒素。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少白  周燮  
用碳二亚胺(EDC)法将赤霉素A_4(GA_4)与卵清蛋白(OVA)连接,形成GA_4-OVA复合物用于包板,利用GA_4-Me与GA_4-OVA对兔抗GA_4-PAbs竞争结合反应,建立了GA_(1,3,4,7)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其灵敏度、检测范围和最小检测样品量分别为45pg,0.2~200ng和50~500mg,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和4.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重新  杨晶祎  陆梦晓  仲建峰  张存政  张霄  何鑫  刘媛  刘贤金  
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并建立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CI-TRFIA)方法用于食品中Cry1C毒素的残留检测。经4次免疫,采集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血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和ProteinA柱纯化,获得了浓度为3.86mg.ml-1的多克隆抗体,其效价为1:48000。通过制备Eu-N1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Cry1C毒素的CI-TRFIA检测方法,其灵敏度(IC10)为0.074ng.ml-1,中抑制浓度(IC50)是60.16 ng.ml-1,线性检测范围(IC20 ~IC80)在0.96~1 633.60 ng.ml-1;对Cry1B、Cry...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重新  杨晶祎  陆梦晓  仲建峰  张存政  张霄  何鑫  刘媛  刘贤金  
利用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CI-TRFIA)方法,用于稻米中Cry1C毒素的残留检测。通过4次免疫,采集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血清,并用饱和硫酸铵沉淀和Protein A柱纯化,测定抗体效价;以制备Eu-N1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Cry1C毒素的CI-TRFIA检测方法,并进行抗原类似物的特异性分析和Cry1C毒素在稻米中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质量浓度为3.86 mg·mL-1,效价为1∶48 000;建立的CI-TRFIA检测方法,其灵敏度(IC10)为0.074 ng·mL-1,中抑制浓度(IC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华  祭芳  徐剑宏  王裕中  史建荣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以保证麦类作物的安全生产以及谷物食品的安全性。【方法】以主要赤霉病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对象,利用半琥珀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牛血清蛋白偶联物(3-HS-DON-BSA)作免疫原,分别采用腹膜腔注射法和颈、背部多点注射法免疫Balb/c小鼠和豚鼠,获得DON的多抗血清,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多抗豚鼠血清的效价达到1∶6400,而小鼠混合血清的效价则为1∶12800。引起DON抗体最大结合50%抑制时,所需DON及其类似物3-Ac-DON和T-2毒素的量分别为63μg·ml-1、114μg·ml-1和>1000μg·m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