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1)
2023(4156)
2022(3593)
2021(3191)
2020(2851)
2019(6323)
2018(6105)
2017(11058)
2016(6452)
2015(7186)
2014(6915)
2013(6902)
2012(6554)
2011(6012)
2010(5999)
2009(5305)
2008(5225)
2007(4693)
2006(4161)
2005(3654)
作者
(24618)
(20616)
(20602)
(19117)
(12939)
(10147)
(9190)
(8195)
(7954)
(7470)
(7162)
(6927)
(6923)
(6818)
(6597)
(6564)
(6465)
(6260)
(6056)
(6056)
(5614)
(5327)
(5090)
(4776)
(4743)
(4688)
(4646)
(4455)
(4345)
(4328)
学科
(22036)
经济(22011)
管理(13053)
(12957)
方法(11345)
数学(10195)
数学方法(10054)
(9702)
企业(9702)
(9409)
(6620)
中国(5302)
农业(4530)
业经(4464)
(4295)
(3989)
贸易(3988)
(3868)
环境(3786)
地方(3589)
(3585)
理论(3550)
技术(3129)
教育(3108)
(3074)
(2926)
水产(2895)
及其(2889)
(2724)
(2670)
机构
大学(96406)
学院(94147)
研究(41790)
(33204)
科学(32638)
(31881)
经济(31158)
管理(28920)
中国(27729)
农业(27036)
业大(25343)
理学(25260)
(25053)
理学院(24845)
管理学(23978)
管理学院(23844)
研究所(23661)
(22200)
农业大学(17898)
中心(17158)
(16649)
(16586)
(15623)
实验(15536)
(15378)
实验室(14913)
(14487)
重点(14227)
科学院(13976)
北京(13856)
基金
项目(72390)
科学(53539)
(51283)
基金(51247)
国家(50925)
研究(40955)
科学基金(39605)
自然(30455)
自然科(29716)
自然科学(29696)
(29635)
自然科学基金(29199)
基金项目(27193)
(26469)
社会(23450)
社会科(22122)
社会科学(22112)
资助(21815)
计划(19036)
教育(18901)
科技(18583)
重点(17932)
(15718)
科研(15360)
(14783)
专项(14693)
(14566)
(14471)
(14164)
创新(13950)
期刊
(32561)
经济(32561)
学报(32376)
(29126)
科学(24966)
研究(23810)
大学(22354)
学学(21629)
中国(20548)
农业(19639)
(11187)
业大(10604)
管理(10415)
林业(9759)
教育(8934)
(8882)
农业大学(8382)
(7513)
科技(6630)
技术(6270)
中国农业(6111)
自然(5875)
经济研究(5475)
(5451)
金融(5451)
自然科(5102)
自然科学(5102)
财经(5089)
业经(4741)
科技大(4725)
共检索到137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微微  张会慧  李鑫  滕志远  张书博  张秀丽  许楠  孙广玉  
为明确小黑杨和桑树光合功能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响应,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小黑杨和桑树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硝态氮(NO_3~--N)和氨态氮(NH_4~+-N)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硝态氮(NO_3~--N)和氨态氮(NH_4~+-N)处理下,小黑杨的光合特性大致形似;桑树在氨态氮(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的桑树幼苗叶片的P_n、G_s和T_r显著低于硝态氮(NO_3~--N)处理,同时F_v/F_m、F_v/F_o、Ф_(PSⅡ)、ETR、q_P也显著低于硝态氮(NO_3~--N)处理,NPQ显著高于硝态氮(NO_3~--N)处理;在氨态氮(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明显降低,激发能更多以无效热能的形式耗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思玉  杨艳  蔡越桐  郭兴军  于雪薇  朱玉伟  张一鹤  李悦  张会慧  
为明确桑树在不同氮形态下光合能力差异以及桑树对不同氮形态的需求规律,以1年生桑树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以及硝酸铵(NH_4NO_3)(氮素浓度均为7.5 mmol/L)处理下桑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叶片在NH_4+-N下的PSⅡ光化学活性、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利用能力明显低于NO_3--N和NH_4NO_3处理,而NO_3--N和NH_4NO_3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的VJ和VI均较NO_3--N和NH_4NO_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慧  张秀丽  朱文旭  许楠  李鑫  岳冰冰  王良再  孙广玉  
为探讨桑树叶片PSⅡ在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胁迫下的生理响应,采用快相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CO3溶液中PSⅡ功能的快速响应。结果表明:NaCl浓度低于100mmol/L时,叶绿素荧光参数没有明显变化;超过100mmol/L时,桑树叶片的QA被完全还原时所需要的能量(Sm)、吸收光能用于QA-以后的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0)、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和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RC)明显降低,而OJIP曲线上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QA被还原的最大速率(M0)、非光化学猝灭的最大量子产额(φD0)和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会慧  张秀丽  胡彦波  李鑫  田野  王娟  孙广玉  
研究了浓度为100 mmol/L,pH值分别为7.0,8.0,9.0,10.0碱性盐胁迫下桑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率、细胞膜透性变化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光强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在盐溶液浓度为100 mmol/L时,pH值7.0~9.0的碱性盐胁迫下,随pH值的升高桑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降低幅度较小,丙二醛含量未明显增加,细胞膜未发生明显的过氧化。桑树幼苗叶片的PSⅡ生理功能也未受到明显的抑制,桑树幼苗叶片可以通过增加以叶黄素循环为主的非辐射能量耗散机制来保护PSⅡ反应中心的正常生理功能,叶片PSⅡ可以保证正常的电子传递能力及光能的利用能力,即桑树幼苗叶片的PSⅡ功能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逄好胜  张会慧  田野  敖红  孙广玉  
以桑树(Morus alba L.)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200、500和1 000μmol·m-2 s-1光强下,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叶片活性氧(ROS)代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幼苗叶片的ROS代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明显受到光强的影响。200μmol·m-2 s-1和500μmol·m-2 s-1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有效降低了桑树幼苗叶片中的超氧阴离子(O2·-)和H2O2,且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弱光下桑树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增强在防止盐胁迫诱导的PSⅡ光抑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000μmol·m-2 s...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月  李学鹏  彭鸿旭  朱义勇  张秀丽  孙广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祖力克艳·麻那甫  牙库甫江·马合木提  萨吉旦·阿卜杜克日木  巴特尔·巴克  帕提古力·麦麦提  
【目的】为了探讨短期沙尘胁迫下苹果、杏、红枣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机制。【方法】本文以无沙尘覆盖为对照,对苹果、杏、红枣等3种果树叶片进行了人工沙尘覆盖处理实验,以沙尘覆盖厚度分别为2、6、9、14、18 mg·cm-2,测定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结果】结果表明,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3种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均下降,但下降度存在差异。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苹果和杏叶片蒸腾速率(T_r)均降低,而红枣的则相反,表明沙尘胁迫对果树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因不同果树而异;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叶片胞间CO_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建磊  于海业  宋述尧  肖英奎  张蕾  张艳平  
基于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氮素形态下马铃薯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在发棵期和结薯期表现得较为明显。但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对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影响不大,从幼苗期至结薯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以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3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作为模型自变量,所建立的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的三元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各生育时期所对应的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865以上,能够较好地反映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动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会慧  张秀丽  李鑫  许楠  孙广玉  
采用抑制剂法研究盐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桑树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叶片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保持较高的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具有完善的光破坏防御机制。通过硫酸链霉素(SM)抑制D1蛋白的周转和二硫苏糖醇(DTT)抑制叶黄素循环,损伤盐胁迫下桑树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加剧盐胁迫对桑树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伤害,说明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保护盐胁迫下桑树叶片PSⅡ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D1蛋白周转的保护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DTT抑制盐胁迫下桑树叶片的叶黄素循环,却将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大部分以无效的荧光和热能形式耗散,减缓过剩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翔  胡国策  孙琪璐  江昌俊  李叶云  蒋家月  
【目的】探究不同氮素形态对茶树叶片品质及其氮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为茶树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一年生舒茶早(Camellia sinensis cv. Shuchazao)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对不同铵硝比(4∶0,3∶1,2∶2,1∶3和0∶4)处理条件下,茶树叶片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以及茶树叶片氮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对茶树叶片品质及其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铵硝比4∶0、3∶1和2∶2处理下茶树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铵硝比0∶4和1∶3处理;茶多酚含量4∶0和3∶1处理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各处理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差异。与铵硝比4∶0、0∶4和1∶3处理相比,铵硝比3∶1和2∶2处理使GS1;1、GS1;3、GOGAT、AMT3;1和GDH基因的表达量升高;NRT1;2和NR基因表达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呈现上调趋势。【结论】铵硝配比施肥能增加茶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提高茶树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铵硝比3∶1处理的效果较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月  许博涛  滕志远  张书博  张秀丽  孙广玉  
为探明酸雨对桑树(Morus alba)幼苗生长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2SO4和HNO3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3)模拟酸雨沉降,连续处理一年龄桑树幼苗28d。结果表明,pH 3.5模拟酸雨处理桑树幼苗,叶片出现明显的褪绿和黄斑,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CK)(P0.05),膜质未被氧化。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参数分析表明,pH 4.5模拟酸雨处理桑树叶片的PSⅡ电子传递未受到明显影响。pH 3.5模拟酸雨处理桑树叶片的荧光参数Area、M0、VJ、VI均显著增加,说明PSⅡ电子传递体的受体侧QA到QB和PQ库受到抑制,同时VK和VL值的增加意味着供体侧的放氧复合体活性和类囊体膜的稳定性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说明,桑树能够忍受并适应pH≥4.5的酸雨胁迫,可在轻度酸雨沉降地区大面积栽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卞赛男  常鹏杰  王宁杭  刘志高  张明如  吴家胜  申亚梅  王小德  
为探究适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生长的最佳氮素水平和氮素形态,采用盆栽法,以2年生喜树实生苗为材料,以分析纯硫酸铵[(NH4)2SO4]、硝酸钾(KNO3)为氮肥,设置对照(ck)、铵态氮(NH4+-N)[T1(2.5 g·株-1)、 T2(5.0 g·株-1)、 T3(7.5 g·株-1)、 T4(10.0 g·株-1)]和硝态氮(NO3--N)[W1(2.5 g·株-1)、 W2(5.0 g·株-1)、 W3(7.5 g·株-1),W4(10.0 g·株-1)]处理,研究不同水平铵态氮和硝态氮施肥对喜树生长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系统Ⅱ核心复合体叶绿体相关基因(psbA, psbB, psbC和RbcL)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生育期看,与ck相比,合理增施(T1~T3, W1~W3)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促进了喜树的生长发育、叶绿素合成、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本试验条件下,T3和W3施肥处理效果最佳(P<0.05),且W3优于T3(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石子琰  刘伟  白铁成  吴翠云  张宇阳  邬竞明  
为提高枣树种植过程中施用氮肥的精准性,本研究以南疆重要经济作物骏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枣树叶片原始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光谱敏感变量构建植被指数作为衍生变量,再以衍生变量作为变量建立多种线性和非线性的氮素含量预测模型,并对氮素含量预测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基于枣树原始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的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均大于0.75,原始光谱变量的预测效果整体好于一阶微分光谱;预测效果最好的是基于原始光谱变量4的幂函数模型:Nit=1.097x~(0.735),R~2为0.821,RMSE为0.024 5。研究表明,建立的氮素含量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特征对枣树氮素的较好监测效果,能够作为枣树营养素诊断的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红祥  刘卫群  岳俊勤  石永春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和饼肥浸提液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铵态氮(T1)处理的烤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处于最低水平;培养20 d后,铵态氮与硝态氮为1∶1的处理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24 d时的光合速率分别是其他处理的1.2~1.8倍;配用饼肥浸提液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纯铵态氮对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利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品  侯霄帆  殷荣宾  
【目的】杨树的叶和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如氮、磷等)循环中起核心作用,但目前细根对臭氧(O_3)胁迫响应的研究还较缺乏,尚不清楚叶和细根对O_3胁迫的响应差异。本研究旨在阐明叶片和细根这2个快速分解器官对O_3剂量的响应差异,为从植物地上-地下反馈角度理解杨树对O_3污染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开顶室气室装置设置5个O_3浓度水平,研究杨树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指标对O_3剂量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叶片单宁和细根磷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兴奋效应,即毒性阈值之前为应激正效应,毒性阈值之后为抑制负效应。叶片饱和光合速率、细根生物量以及叶片和细根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毒性阈值,但未观察到显著兴奋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茎、粗根和总根生物量对O_3剂量呈现线性胁迫下降响应。碳、氮、可溶性糖、木质素含量以及木质素∶氮内稳性较强,沿O_3浓度梯度在叶片和细根中的分配未发生变化。磷、淀粉和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随O_3浓度升高分配到细根的比例增加;单宁表现为分配到叶片的比例先增加,当O_3剂量达到37.25μmol/mol·h时,分配到细根的比例增加。【结论】杨树叶片和细根的功能性状对O_3剂量存在响应差异。O_3胁迫增加了杨树细根中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储存比例,这可能是植物抵御O_3胁迫的一种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