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2)
- 2023(4591)
- 2022(4078)
- 2021(3894)
- 2020(3392)
- 2019(7699)
- 2018(7715)
- 2017(13026)
- 2016(7980)
- 2015(9029)
- 2014(9191)
- 2013(9079)
- 2012(9127)
- 2011(8284)
- 2010(8458)
- 2009(7979)
- 2008(8403)
- 2007(7647)
- 2006(6861)
- 2005(6485)
- 学科
- 济(26507)
- 经济(26466)
- 管理(18455)
- 业(16998)
- 企(13547)
- 企业(13547)
- 学(11853)
- 方法(10615)
- 农(8491)
- 数学(8477)
- 中国(8235)
- 数学方法(8196)
- 财(6761)
- 制(6470)
- 地方(6437)
- 贸(5839)
- 贸易(5833)
- 业经(5722)
- 易(5649)
- 理论(5493)
- 农业(5429)
- 银(4860)
- 银行(4827)
- 教育(4648)
- 和(4587)
- 行(4583)
- 融(4418)
- 金融(4416)
- 策(4202)
- 体(4094)
- 机构
- 大学(119411)
- 学院(117056)
- 研究(51192)
- 科学(38060)
- 中国(37394)
- 济(37385)
- 农(36352)
- 经济(36195)
- 管理(34820)
- 所(30930)
- 农业(29260)
- 理学(28775)
- 研究所(28344)
- 京(28270)
- 理学院(28240)
- 管理学(27129)
- 管理学院(26922)
- 业大(25325)
- 中心(22356)
- 江(20792)
- 省(20629)
- 财(18336)
- 北京(18109)
- 农业大学(17888)
- 院(17864)
- 室(17437)
- 业(17305)
- 范(17037)
- 技术(16910)
- 科学院(16862)
- 基金
- 项目(77302)
- 科学(56807)
- 基金(53267)
- 家(51918)
- 国家(51449)
- 研究(48181)
- 科学基金(39654)
- 省(31294)
- 自然(29376)
- 自然科(28663)
- 自然科学(28647)
- 自然科学基金(28106)
- 划(28070)
- 基金项目(27071)
- 社会(26013)
- 社会科(24311)
- 社会科学(24303)
- 资助(23244)
- 教育(22169)
- 计划(19031)
- 重点(18764)
- 编号(18210)
- 科技(18146)
- 成果(16640)
- 发(16513)
- 部(15777)
- 科研(15682)
- 创(15357)
- 农(15122)
- 专项(14705)
共检索到195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计萍 许钢垣 仇松英
采用普通小麦与天蓝偃麦草属间远缘杂种后代八倍体小偃麦(AABBDDEE)为母本,与羊草(滨麦草属)杂交,获得三属杂种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2~3次,并对三属杂种以及回交世代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属杂种F1的不育性,采用普通小麦通过回交可得到克服,并且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结实率逐步提高;②回交后代有明显的超矮亲遗传现象;③天蓝偃麦草与羊草的抗病、大穗、多花多实等性状可直接传递给后代;④杂种后代变异类型十分丰富,为小麦杂交育种提供宝贵的原始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灿军 冀天会 王书子 高海涛 王翠玲 杨子光
利用水地和旱地两种生态型的品种 ,采用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对水旱品种间杂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水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对杂种后代主要性状的影响 ,除千粒重外 ,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旱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主要对株高、穗下节长、单株穗数、收获指数等与抗旱性有关的性状影响明显 ,且除株高和收获指数外 ,其余性状P1的方差均大于P2 的方差。说明水地亲本对杂种后代产量性状影响大 ,旱地亲本主要影响抗旱性状 ,水旱两种生态型杂交 ,实现了抗旱与丰产的有机结合。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以加性效应为主 ,而显性基因对单株穗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常龙 赵冰 杜建材 山田敏彦 郭仰东
黑麦草属(Lolium L.)与羊茅属(Festuca L.)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禾本科牧草和草坪草。黑麦草与羊茅杂交能综合黑麦草优良营养品质与羊茅抗逆性强的优点,可培育出优质抗逆的黑麦草羊茅杂种。同时黑麦草羊茅杂种是研究禾本科牧草遗传机制的优质试材,倍受世界各国育种工作者关注。本文总结了黑麦草羊茅杂种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优势;分析了杂种染色体配型特点;重点介绍了通过基因渗入、雄核发育和转基因手段改良牧草的方法;对黑麦草羊茅杂种基因组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建立、数量性状位点分析等分子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黑麦草 羊茅 属间杂交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杰 张海泉 杨虹
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供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产、抗病及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较少,使小麦的生产受到一定制约。挖掘优异遗传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任务。粗山羊草是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蕴含着大量抗病、抗虫、抗逆和改良小麦品质的基因。为挖掘其优异基因用于小麦育种,丰富小麦的遗传资源,对小麦育种工作起到推动或借鉴作用,对粗山羊草在分子水平和抗病、抗虫、抗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在储藏蛋白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新泉 宋星 杜金昆 倪中福 孙其信
【目的】系统分析不同小麦种的细胞质基因组遗传差异,用以发掘和利用新的小麦种质资源。【方法】采用24个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L.)、密穗小麦(Triticum compactum Host.)和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T.petropavlavskyi、西藏半野生小麦T.tibetanum和云南铁壳麦T.yunnanense)等不同类型六倍体小麦(AABBDD)叶绿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普通小麦相比,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等群体内的叶绿体遗传变异更丰富,可以作为普通小麦...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SSR 小麦 遗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文春 赵寅槐 王书文 邹明烈 王苏
按p×q交配模式,以4个Rht3矮秆系为母本,10个小麦品种(系)为父本配制了40个杂种F1,研究其粒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40个杂种的平均优势平均为1195%,变幅为-649%~2883%。超亲优势平均为012%,变幅为-1895%~1757%。竞争优势平均为-496%,变幅为-2424%~1774%。选用粒重较高的Rht3矮秆系如ND35和ND37作母本,粒重超过对照的品种(系)作父本,较易获得粒重具正向竞争优势的杂种。14个亲本的配合力分析,针对选育高粒重的杂交组合育种目标,矮秆系中ND35和ND37利用价值较高,10个品种(系)中邯分8613、鲁895023和鲁89...
关键词:
千粒重,杂种优势,竞争优势,配合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达龙珠 周阳 吴慧星 郭素青
利用回交方法,探讨了Tal小麦细胞质对F2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Tal小麦细胞质对其F2主要农艺性状无不良的遗传效应,对粒色的遗传亦无影响,与普通小麦细胞质相比在遗传上基本上是同质的。
关键词:
Tal小麦,细胞质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希云 于龙飞 黄铁城 张爱民
以16个品质性状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及其双列杂交的F1为材料,利用亲本品质性状分组的方法研究了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不完全一致,多随双亲性状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以品质性状表现值均为中等的双亲进行杂交的杂交类型为最高,干面筋含量可通过高双亲杂交而使杂种F1得到改善
关键词:
小麦,杂种优势,品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玉春 余高镜 曾建敏 陈芳育 梁义元 林文雄
从 39个美国高羊茅草坪草品种中选出具有各类典型特征的品种 ,观察这些品种的景观品质、密度、颜色与日生长量等 4个重要性状的周年表现。结果表明 , 类草种是优质的多功能型草坪草 ; 类草种适宜建植优质运动场草坪 ; 类草种可用做保土型混播草坪草 ; 类草种可做运动型草坪混播草 ; 类草种可做运动型兼用草坪草。与此同时 ,探讨了不同时期草坪草的两个重要的生理指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可溶性糖对草坪草的抗逆性具有调节作用 ;根系活力的周年变化 ,对各类草种的周年性状表现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其周年变化可反映高羊茅在夏季生长量极小 ,而在其它季节表现良好的现象
关键词:
高羊茅 草坪草品种 生态适应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霞 贺润丽 畅志坚 詹海仙 张晓军 董春林 王创云
CH5026是衍生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的抗病新品系,它兼抗小麦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温室抗性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苗期还是成株期,CH5026对白粉病菌系E09均表现为免疫,且具有与其抗性供体TAI7045及TAI7045的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相似的白粉病抗性,且CH5026和TAI7045的小麦亲本均为中、高感,表明存在于CH5026的白粉病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为进一步明确其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用高感品种(系)晋太170和CH5065分别与CH5026杂交、回交,将其F1,F2,BC1,F3群体及其双亲分别在太原温室用白粉病15号小种的E09菌系接种,并按单株调查其抗感分离之比。结果表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文莹 刘新春 房伟民 管志勇 陈素梅 蒋甲福 陈发棣
【目的】对菊属栽培菊‘钟山金桂’与亚菊属细裂亚菊F1回交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进行研究,获得观赏性和抗性改良的优异属间新种质。【方法】以‘钟山金桂’×细裂亚菊F1为父本,‘钟山金桂’为轮回亲本开展回交试验。对获得的回交后代进行细胞学鉴定,对BC1代的形态性状观测,对经过越冬期后田间苗脚芽萌发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共获得17个回交后代株系。回交后代株系的形态出现分离,与亲本有显著差异,回交后代在花型上出现了托桂型、半托桂型和非托桂型的分离,大部分花型为托桂型,且部分植株花序直径大于‘钟山金桂’,回交后代所有株系的花色均为黄色。回交后代的抗寒性比‘钟山金桂’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娟玲 乔蕊清 谢福来 王丽萍 阎淑萍
对6个典型水、旱地小麦品种、三种杂交类型6个组合、5个性状F2世代的遗传研究表明:旱地条件下,单株产量,穗节长分别表现完全显性和超亲优势,且遗传传递力强,变异系数大,是F2重点选择性状;穗粒数也具有超亲优势,但遗传力弱,变异系数小,株高表现完全显性,遗传力较强,但变异系数甚小。此二性状应在F2后进行较大量地连续选择;旗叶长的3个遗传值均最小,应在高代再行选择。旱/旱、旱/水、水/水3种杂交类型中,旱/水类组合性状遗传力强,变异系数高,应作为旱地杂交的首选类型。
关键词:
小麦,抗旱性状,杂交类型,遗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泉 张宝石
使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全自动基因分析仪(3700DNAAnalyzer)熏用43对D染色体组引物标记76份普通小麦、粗山羊草、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尾状山羊草品种和材料熏将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熏共聚成四类:普通小麦被聚成一类熏粗山羊草被聚成两类熏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尾状山羊草和部分来自巴基斯坦的粗山羊草聚成一类。聚类结果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山羊草 小麦 微卫星荧光标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泉 杨虹 郎杰
【目的】研究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后的成胚率、成苗率及F1代的田间表现,为提高小麦的杂交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矮败不育系(RH/CS)、中国春、辽春10号3个春性小麦及济南17和济麦20 2个冬性小麦为供试小麦材料,Y122、Y212、Y215为3个粗山羊草材料,先以小麦为母本,粗山羊草为父本构建正交组合,并在去雄后1~5d连续授粉,分析授粉次数对授粉率的影响,再以粗山羊草为母本,普通小麦为父本构建反交组合,分析各组合下胚、胚乳的形成情况;对正交组合进行幼胚拯救后,统计各组合的成胚率和成苗率;并将幼苗移至大田中,观察F1代的田间表现。【结果】小麦反交组合的授粉率(70.32%)远高于正...
关键词:
小麦 粗山羊草 正反杂交 幼胚拯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洽 俞世敏
甜(辣)椒主要性状显隐性遗传表现及应用GeneticExpressionandApplicationofDominanceandRecessivityofMainCharacteristicsinSweetPepper我国甜、辣椒一代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