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
- 2023(141)
- 2022(107)
- 2021(112)
- 2020(69)
- 2019(177)
- 2018(202)
- 2017(210)
- 2016(182)
- 2015(221)
- 2014(210)
- 2013(212)
- 2012(184)
- 2011(181)
- 2010(220)
- 2009(199)
- 2008(229)
- 2007(205)
- 2006(146)
- 2005(154)
- 学科
- 麦(1848)
- 小麦(1613)
- 农(214)
- 病害(168)
- 业(159)
- 农业(124)
- 济(113)
- 经济(112)
- 米(99)
- 玉(97)
- 玉米(97)
- 玉蜀黍(95)
- 蜀(95)
- 蜀黍(95)
- 黍(95)
- 害(93)
- 学(90)
- 壤(85)
- 虫(85)
- 土壤(84)
- 植(84)
- 物(84)
- 草(84)
- 大麦(81)
- 植物(81)
- 虫害(80)
- 作物(70)
- 产品(69)
- 农产(68)
- 农产品(68)
- 机构
- 农(3852)
- 学院(3686)
- 大学(3383)
- 农业(3201)
- 科学(2253)
- 研究(2242)
- 业(2039)
- 业大(2034)
- 农业大学(1965)
- 所(1761)
- 研究所(1658)
- 科学院(1561)
- 省(1464)
- 室(1377)
- 实验(1359)
- 实验室(1321)
- 重点(1252)
- 中国(1217)
- 作物(1181)
- 农学(1157)
- 农业科学(1092)
- 河(1009)
- 京(957)
- 技术(941)
- 中心(896)
- 林(894)
- 生物(888)
- 农学院(883)
- 农林(873)
- 中国农业(855)
共检索到4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余毓君 谢岳峰 张端品 章荣德 秦发兰
为转移野生种的有利性状,进行了小麦体细胞不对称杂交的研究。由小麦品种"京花1号"和多花黑麦草的悬浮系分离原生质体通过电融合得到了大量的再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了99株绿苗和大量白化苗。同工酶检测表明,所得到的植株带有多花黑麦草的部分遗传性状,是真杂种。为抑制亲本原生质体的分裂,分离原生质体前,多花黑麦草的悬浮细胞用软X-射线照射,以杀死部分细胞核;小麦的原生质体用2~4mmol/L的IOA室温暗处理15min。研究表明,受体悬浮系的再生能力愈强,融合的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也愈强,白化苗的再生频率也相对较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品 曹明树 张航宁 吴琴生 刘大钧
研究了在直接成苗培养基上不萌动的四倍体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杂种幼胚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杂种苗的方法。结果表明,杂种愈伤组织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化成苗能力逐步下降,在不改变培养基的情况下,分化能力可保持8个月;改变脱分化培养基中NH4NO3或KNO3的浓度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此外,还讨论了再生植株的形态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常龙 赵冰 杜建材 山田敏彦 郭仰东
黑麦草属(Lolium L.)与羊茅属(Festuca L.)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禾本科牧草和草坪草。黑麦草与羊茅杂交能综合黑麦草优良营养品质与羊茅抗逆性强的优点,可培育出优质抗逆的黑麦草羊茅杂种。同时黑麦草羊茅杂种是研究禾本科牧草遗传机制的优质试材,倍受世界各国育种工作者关注。本文总结了黑麦草羊茅杂种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优势;分析了杂种染色体配型特点;重点介绍了通过基因渗入、雄核发育和转基因手段改良牧草的方法;对黑麦草羊茅杂种基因组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建立、数量性状位点分析等分子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黑麦草 羊茅 属间杂交 研究进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庆飞 韦鑫 陈锡 陈光洁 马培杰 吴佳海 王小利
对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多花黑麦草特高(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和多年生黑麦草四季(L.perenne‘Four seasons’)的成熟种子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建立了两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剥去成熟种子的颖壳,切除1/3胚乳端,将特高接种于CC+7mg·L(-1) 2,4-D+0.5mg·L(-1) 6-BA、四季接种于CC+5mg·L(-1) 2,4-D+0.5 mg·L(-1) 6-BA的培养基中,在明显降低组培污染率的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雪莲 孙毅 郭平毅 刘惠民 刘少翔 王景雪 解志红
用农杆菌转化小麦授粉10d后的幼胚,经5‰PPT筛选获得大量正常再生植株。PCR及PCR 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23%(18株)再生苗为转化bar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可明显提高对basta的抗性。还总结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高效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的处理程序。
关键词:
农杆菌 转化 小麦 幼胚 bar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章荣德 秦发兰 余毓君 谢岳峰
以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Lam .)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经高有机态氮培养基改造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在 1 / 2AA培养基 +1 / 2MSDL培养基中得到了生长迅速、分散的胚性悬浮系。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后得到了再生白化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霞 孙振元 刘建锋 彭镇华 杜小娟
对多年生黑麦草核型及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为二倍体,属中等染色体,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1A"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2sm+12m(2SAT)。组培再生苗根尖细胞有40%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以非整倍体变异居多;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倒位、断裂、凝聚、双着丝点等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裂等染色体有丝分裂异常现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洪杰 石云素 史占良 张艳敏 郭北海 王子宁 温之雨
普通小麦比较容易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TH_1和 TH_1W杂交,所选的 9个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与 TH_1和 TH_1W的 19个杂交组合,平均结实率为 46.7%,共计获得 19个杂交组合2316粒杂种种子。正反交结果表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反交结实率,但是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受正反交的影响小于杂交结实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生长迅速,甚至直接诱导出绿苗,共获得不同杂交组合2005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观察还发现有少量再生植株发生形态变异,但是组织培养对提高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育性没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单雷 赵双宜 陈芳 夏光敏
【目的】寻找并定位与小麦耐盐性有关的SSR标记。【方法】选取耐盐性强的体细胞杂交新品种山融3号为试验材料。以山融3号为母本,盐敏感的常规品种济南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01组合)。利用SSR-BSA(bulkedsegregantanalysis)方法对01组合F2代分离群体苗期耐盐性进行鉴定,并结合小麦SSR图谱分析,标记其耐盐相关位点。【结果】通过遗传分析和χ2检验表明:01组合中的耐盐性状可能由一个主效基因控制。应用SSR标记技术,筛选到了与山融3号耐盐性状连锁的SSR标记Xgwm304。【结论】SSR标记Xgwm304位点与主效耐盐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24.41cM,该主效耐盐基因定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乔伟艳 顾洪如 沈益新
土壤理化性状是农业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数量及土壤肥力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为解决我国南方农区冬闲田的有效利用,采用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技术,研究稻田冬种多花黑麦草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8.50%,全氮含量增加了8.22%,全磷含量增加了7.58%,全钾含量增加了14.96%;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中细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旭春 顾洪如 张霞 董臣飞 许能祥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南方优质的禾本科牧草,由于其在收获期易倒伏,种子产量较低,而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可调节植物生长,降低倒伏率,提高种子产量。为此选用3种生长抑制剂对多花黑麦草进行喷施,结果发现,多花黑麦草生殖枝数增加,穗长缩短(多效唑除外),倒伏率降低,种子实际产量增加。当多效唑施药量为200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267kg·hm~(-2),较对照提高了3%;抗倒酯施药量为423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842kg·hm~(-2),较对照提高了29%;稀施保施药量为1 770 mL·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508kg·hm~(-2),较对照提高了14%。3种生长抑制中,抗倒酯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在抑制节间长度、防止倒伏方面效果显著,增产效果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学军 孙蕾 何莉炜 胡铁峰 孙会改 周印富 林小虎 王洪刚
对长穗偃麦草(Thinopurum ponticum,2n=70)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的杂种衍生后代SNTE0923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抗白粉病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育种新材料,为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学研究和小麦抗白粉病品种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对杂种衍生后代材料SNTE0923进行考种,形态学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和根尖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并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杂种后代材料SNTE0923的株高介于亲本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之间,穗较长,有芒,群体整齐度较好;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情况表明,大部分单株染色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婷 马啸 张新全 张新跃 张瑞珍 符开欣
【目的】多花黑麦草是具世界栽培意义的牧草,但因异花授粉特性,育种材料的频繁交流导致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传统农艺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变得越来越困难。高效、快速有效地鉴定品种对实现育种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辅助多花黑麦草品种DUS测试和品种鉴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SR标记具有稳定性强、多态性高和共显性特点,对6个国审骨干多花黑麦草品种采用30株混合取样策略,每个品种以不同单株构成的30株混合样本量进行3次重复试验,以重复试验中至少出现2次的频率高的强带进行统计,从165对多花黑麦草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用于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并采用30株单株样本扩增与30株混合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辉 沈益新
比较了不同海盐质量浓度 (以下简称浓度 ) ( 3 2 ,6 4 ,9 6 ,12 8,16 0g·L-1)灌水条件下砂培盆栽苇状羊茅(Festucaarundinacea)和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低海盐浓度下 ,两种牧草的生长均未受到不良影响 ,海盐浓度大于 6 4g·L-1时 ,株高、鲜重、干重皆随浓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苇状羊茅所受的影响大于多花黑麦草 ;与对照相比 ,两种牧草在海盐灌水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增加 ,多花黑麦草相对增长率高于苇状羊茅 ;两种牧草茎叶中Na+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增高而升高 ;随灌水海盐浓度的升高苇状羊茅...
关键词:
耐盐性 苇状羊茅 多花黑麦草 苗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