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2)
2023(2483)
2022(2108)
2021(2110)
2020(1785)
2019(4077)
2018(4218)
2017(7504)
2016(4762)
2015(5242)
2014(4971)
2013(4952)
2012(4802)
2011(4282)
2010(4291)
2009(3919)
2008(3738)
2007(3431)
2006(2754)
2005(2536)
作者
(16797)
(14113)
(13930)
(13004)
(8744)
(6885)
(6248)
(5700)
(5127)
(5118)
(4721)
(4697)
(4629)
(4563)
(4535)
(4354)
(4289)
(4141)
(4025)
(3948)
(3909)
(3544)
(3356)
(3344)
(3152)
(3138)
(3138)
(3118)
(3091)
(3036)
学科
(11373)
经济(11348)
(6619)
管理(5640)
(5245)
方法(4913)
数学(4394)
数学方法(4325)
(3779)
贸易(3778)
(3743)
(3741)
企业(3741)
(3603)
中国(3439)
(2600)
(2501)
金融(2498)
水产(2449)
(2422)
劳动(2417)
动物(2243)
(2164)
农业(2133)
银行(2123)
业经(2121)
(2081)
理论(2067)
(2063)
(2043)
机构
大学(62745)
学院(61880)
研究(27881)
(25180)
科学(23276)
农业(21032)
中国(19640)
(17905)
(17607)
经济(17445)
业大(16716)
研究所(16663)
管理(14516)
(14268)
农业大学(13224)
(12967)
理学(12463)
实验(12332)
(12172)
理学院(12171)
中心(12044)
实验室(11967)
管理学(11598)
管理学院(11523)
(11407)
重点(11351)
科学院(10735)
技术(10327)
(9800)
(9366)
基金
项目(45045)
科学(32839)
(31917)
基金(31839)
国家(31691)
研究(24815)
科学基金(23869)
自然(18772)
(18742)
自然科(18332)
自然科学(18323)
自然科学基金(17993)
(17154)
基金项目(16346)
资助(13275)
社会(12805)
计划(12795)
科技(12243)
社会科(11922)
社会科学(11917)
教育(11506)
重点(11115)
专项(10280)
(10265)
科研(9751)
(9633)
(9461)
(9322)
创新(9038)
(8886)
期刊
(24374)
学报(23597)
(18133)
经济(18133)
农业(16490)
中国(16371)
科学(16220)
大学(14981)
学学(14563)
研究(13434)
(9829)
业大(7712)
农业大学(6786)
教育(6084)
中国农业(5695)
(5651)
(5392)
管理(5386)
(5217)
金融(5217)
自然(4332)
林业(4018)
自然科(3922)
自然科学(3922)
科技(3860)
农业科学(3856)
农学(3675)
华北(3675)
农林(3223)
(3223)
共检索到92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三红  金伟波  郭蔼光  杨淑慎  
以小偃6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到1kb左右的核酸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测序鉴定及序列分析后得知,该片段为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HMW-GS1Dx2)上游启动子及信号肽编码区,共1050bp。将其与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编码序列融合,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嵌合基因转入小麦未成熟种子及叶片,检测其瞬时表达活性。组织化学检测表明,由该启动子驱动的GUS融合基因能在种子中表达,而在叶片中却未见表达,从而证实此HMW-GS1Dx2启动子具有在小麦胚乳中高效表达的活性,为小麦胚乳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薇  胡尚连  李文雄  
以小麦品种东农774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的方法克隆了小麦贮藏蛋白中高分子量谷蛋白12亚基基因(HMW-GS12)的上游调控序列。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启动子片段大小为917 bp,该片段的498~922 bp序列与Thomspon报道的同一亚基对应区段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7.9%,有9个核苷酸发生了改变。推测的TATA box位于836~841 bp,有3个CAAT-like box,分别是693 bp处的CCAA;730 bp处的CAAAT和808 bp处的CCAT。另外,在684 bp存在E-box(TGCAAAG),还有2个E-like box,分别是608 bp处的T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盛莲  雷振生  吴政卿  赵献林  方保停  杨攀  杨会民  何宁  王美芳  李巍  
小麦的加工品质与小麦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组成和含量密切相关,特别是Glu-1位点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和含量。为此,试验利用1By8亚基标记对黄淮麦区目前生产利用或曾经利用过的小麦品种及部分育种资源共150份进行了检测,其中有43份材料扩增出527bp特异片段,表明具有1By8亚基;107份材料未扩增出527bp片段,表明不具有1By8亚基;1By8亚基的出现频率为28.6%。所用材料的鉴定结果与SDS-PAGE电泳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特异性PCR标记鉴定1By8亚基是可靠的。与SDS-PAGE相比,PCR标记更加快速、简便和准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俊利  李保云  姚大年  
本研究以京411为背景的含有不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小麦近等基因系为材料,通过1年3点试验,研究了HMW-GS与小麦SDS-沉降值、揉混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Glu-D1,Glu-B1,Glu-A1位点对沉降值和揉混特性的影响顺序为Glu-D1>Glu-B1>Glu-A1。2)各个位点对沉降值的贡献表现为,在Glu-A1上,N=1;在Glu-B1上7+8-17+18;在Glu-D1上,5+10>2+12。3)各个位点对揉混特性的影响表现为,在Glu-A1位点上,N>1;当Glu-B1位点为17+18亚基,Glu-D1位点为2+12亚基时,但N亚基与1亚基的揉混特性没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香利  金伟波  刘缙  赵惠贤  郭蔼光  
【目的】利用基因枪将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导入普通小麦栽培品种绵阳19,为利用优质基因进行小麦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小麦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的胚乳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入不含该亚基的小麦品种绵阳19幼胚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检测后,阳性植株进行PCR-Southern和Southern杂交验证,利用SDS-PAGE分析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后代籽粒中的表达。【结果】从转化的652块愈伤组织中共获得6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化效率0.92%。转化后代种子分析表明,1Bx14在部分转基因后代种子中表达,但同时也导致部分内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科  魏益民  王新中  李小军  魏凌基  刘斌  高云村  李毅  
为 Dx5基因设计了 1对特异引物 ,选用 HMW- GS在 Glu Dx1位点已知的 2 2个材料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该引物的准确率达到 10 0 %,完全可以作为 Dx5基因的检测引物。利用这 1对引物 ,通过 PCR技术对 4 0种材料的 Dx5基因进行了检测 ,发现仅有 986 0 5 ,陕 2 5 3,郑州 891,97- 2 14 3,绵阳 96 171- 10 ,绵阳 19,中 1813- 1和绵阳 11等 8个品种 (系 )携带 Dx5基因 ,占待测材料总数的 2 0 .0 %,远远低于北美小麦品种中 Dx5基因的携带率。研究中还发现 ,对检测优质面包烘烤品质基因而言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孟军  高欣娜  傅晓艺  史占良  郭进考  
根据普通小麦HKT1 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U16709)设计基因特异引物,通过筛选矮败中国春BAC文库,获得含有HKT1基因组序列单克隆BAC。根据HKT1 5'-端已知序列设计测序引物,以单克隆BAC质粒为模板进行测序,序列经Sequencer软件拼接,获得了HKT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4 192 bp序列。用Neural Network PromoterPrediction(NNPP)软件分析此序列,预测存在9个转录起始点。PLACE软件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包含多个胁迫诱导元件,如盐诱导元件GAAAAA,抗冻、缺水、脱落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立群  李学军  王辉  王成社  
对2002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参试小麦品系的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DS-PAGE分析了参试品系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6个参试品系中,仅内乡188、郑农16达到强筋小麦标准;5+10亚基频率有所提高(53.8%),但具5+10亚基的品种间品质具有高度不稳定性,在品质改良中仅靠转育5+10亚基是不够的,要注重亚基组合的选育,其中以1,7+8,5+10和1,7+9,5+10亚基组合对品质的贡献最大,以14+15,5+10亚基组合对品质的贡献最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辉  刘广田  李保云  刘桂芳  王岳光  
采用 SDS- PAGE法 ,对 4个优质亲本与 3个农艺亲本及其杂交获得的正反交 F1,F2 ,BC1F1,BC1F1′籽粒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 GS)遗传分析表明 :1普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受遗传控制 ,不受环境影响 ,具有品种的特性 ;2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 F1代中呈共显性和倾母遗传现象 ;3控制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基因遗传行为遵从孟德尔的基因的独立分配和自由结合规律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香利  刘缙  郭蔼光  赵惠贤  金伟波  
【目的】利用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和品质改良。【方法】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导入洛阳8716、陕354、陕893、小偃107和陕150 5种不含该亚基的小麦品种中,转化后代在大田播种出苗后,利用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分析其转化率。【结果】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转化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陕354授粉后切去柱头,滴加50 ng/μL DNA液处理的转化率最高,为1.01%,所有转化材料的平均转化率为0.56%。【结论】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是可行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亚娟  王长有  刘新伦  张宏  吉万全  
为了发掘蕴藏于人工合成小麦中的优异种质资源,以138份人工合成小麦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白粉病抗性、条锈病抗性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行了研究。根据农艺性状的鉴定结果,筛选出千粒重≥50 g、穗长≥12cm、穗粒数≥40粒和株高≤80 cm的种质分别为87份、24份、26份和19份。根据抗病性鉴定结果,筛选出抗白粉病种质27份,占总数的19.5%,其中免疫、高抗和中抗种质分别为21份、2份和4份;筛选出抗条锈病种质55份,占总数的39.9%,其中免疫、高抗和中抗材料分别为28份、12份和15份;其中10份人工合成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SDS-PAGE分析表明,在Glu-A1位点上存在5种变异类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华  王洪刚  刘树兵  高居荣  张宏领  
利用在1B上含有14+15亚基的山农910180-3和在1B上含有7+8亚基的淄麦12进行杂交,在分离后代中得到14+15和7+8亚基的株系,分析了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筋指数等5个品质性状。品质性状的方差和相关性分析表明:14+15亚基对小麦加工品质有很大的贡献,好于7+8亚基,14+15亚基对沉降值的贡献比7+8亚基大18%;对14+15亚基、1亚基与面筋指数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虽然14+15、1亚基对沉降值的影响是一致的,但对面筋指数的影响却不相同;在高蛋白质水平上,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沉降值与面筋指数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之雨  王秀琴  张光荣  丁占生  张艳敏  
在小麦无性系变异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份冀92-3235HMW-GS的2+12亚基缺失的材料,通过进一步选择,选育成了稳定遗传的7份材料,其在农艺性状上与对照冀92-3235基本相同,SDS PAGE电泳图谱仅在Glu D1位点上有差异,醇溶蛋白电泳显示也完全相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面粉品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湿面筋无法检出、沉降值显著下降,从而说明2+12亚基对小麦品质有较大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卫晓彬  王亚楠  张超  单丽伟  唐如春  范三红  
【目的】克隆普通小麦胚乳特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WPBF,对其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验证其编码蛋白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HMW-GS)上游Prolamin-Like box的结合特性,为小麦HMW-GS表达调控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扩增得到WPBF编码区,将其连接到pET-21a-MBP载体中,并分别在E.coliT7 Express和Origami B(DE3)菌株中诱导表达。依次利用Amylose和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最后通过凝胶迁移阻滞试验(EMSA)对重组蛋白的DNA结合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在33℃的Origami B(DE3)菌株中表达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巧云  安学丽  肖英华  张倩  张艳贞  夏先春  何中虎  晏月明  
目的旨在从野生二粒小麦中克隆新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方法首先通过SDS-PAGE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Y5和Y13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进行鉴定,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确定其精确分子量。然后采用AS-PCR方法,运用1对LMW-GS特异的引物,分别从Y5和Y13中扩增并克隆了2个亚基的编码基因(命名为LMW-Y5和LMW-Y13)。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所得基因均为完整的基因序列,包括上游区域、开放阅读框和下游区域,无内含子存在。由核酸序列所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表明,这两个基因的编码蛋白(命名为LMW-Y5和LMW-Y13)均属于LMW-...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