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4)
2023(2475)
2022(2184)
2021(2037)
2020(1899)
2019(4158)
2018(4348)
2017(7678)
2016(4716)
2015(5433)
2014(5538)
2013(5422)
2012(4981)
2011(4318)
2010(4465)
2009(4199)
2008(4086)
2007(3844)
2006(3310)
2005(2827)
作者
(14968)
(12722)
(12566)
(11654)
(7872)
(5991)
(5598)
(5210)
(4797)
(4498)
(4199)
(4168)
(4147)
(4115)
(4079)
(3899)
(3728)
(3641)
(3630)
(3491)
(3320)
(3227)
(3220)
(2901)
(2886)
(2884)
(2855)
(2792)
(2692)
(2669)
学科
(15814)
经济(15795)
管理(13367)
(13065)
(11616)
企业(11616)
方法(8136)
数学(6912)
数学方法(6849)
(4866)
中国(4852)
(4754)
(4246)
(3886)
理论(3499)
(3460)
银行(3439)
(3274)
(3208)
地方(3156)
业经(3154)
(3079)
财务(3068)
财务管理(3059)
企业财务(2927)
(2881)
金融(2881)
教育(2848)
技术(2717)
(2652)
机构
学院(64416)
大学(63952)
研究(23898)
管理(21873)
(21265)
经济(20614)
理学(18739)
理学院(18470)
中国(18359)
管理学(17961)
管理学院(17874)
科学(16926)
(16433)
(14151)
(13722)
农业(13159)
业大(12738)
研究所(12682)
中心(10892)
(10759)
(10408)
(9171)
技术(9047)
北京(8965)
(8684)
(8587)
(8491)
财经(8390)
师范(8350)
农业大学(8322)
基金
项目(44025)
科学(33295)
基金(30224)
研究(29694)
(28241)
国家(27969)
科学基金(22398)
(18521)
社会(17079)
社会科(15966)
社会科学(15957)
(15836)
基金项目(15761)
自然(15683)
自然科(15318)
自然科学(15307)
自然科学基金(15035)
教育(14369)
资助(12753)
编号(11773)
重点(10429)
成果(9986)
计划(9685)
课题(9479)
(9206)
(9198)
科技(9095)
(9067)
科研(8622)
创新(8551)
期刊
(23589)
经济(23589)
研究(16931)
中国(15836)
学报(15662)
(14993)
科学(12346)
大学(10602)
学学(10136)
农业(9846)
教育(9262)
(9028)
管理(8343)
(6109)
金融(6109)
(5842)
技术(5759)
业大(4572)
财经(4192)
业经(4054)
(3865)
农业大学(3786)
经济研究(3700)
(3614)
科技(3520)
统计(3440)
职业(3209)
林业(3202)
(3189)
中国农业(3144)
共检索到9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鹏飞  宋瑜龙  张改生  赵新亮  巴青松  刘红占  祝万万  李志宽  王军卫  牛娜  
【目的】研究小麦遗传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降解及营养物质代谢,并揭示其与花粉败育的关系。【方法】以小麦S型1376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为试材,在三核期分别用DAPI和KI-I2对花粉粒内淀粉积累进行染色观察;采用半薄切片技术对不育系(S)-1376和保持系1376绒毡层发育过程及多糖、脂类和蛋白等物质积累进行观察和比较;采用软件cellSens Entry和IPP 6.0分别计算图片中小孢子和绒毡层细胞的面积及分析各发育时期图像中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与保持系1376比较,(S)-1376花粉粒被KI-I2染成浅黄色,表明三核期其花粉中无淀粉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子涵  石晓艺  闫鹏娇  段阳  耿兴侠  叶佳丽  李莎  杨雪桐  张高明  贾雨林  张玲丽  宋喜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永清  曾志红  陈学群  康彪  
对芥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CMSS9010、CMSJL44及其保持系S9010、JL44不同发育时期小孢子观察表明, 不育系与保持系在减数分裂期无可见差异, 在单核期不育系小孢子呈现败育特征, 细胞质内容物减少, 花粉壁四周出现空腔, 整个小孢子停止膨大。成熟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 不育系花粉粒较小、干瘪、形态不规则, 畸形花粉粒78% ~89% 。说明芥菜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盛英  张改生  李亚鑫  张龙雨  王书平  赵新亮  王亮明  宋瑜龙  
【目的】研究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绒毡层变化、孢粉素累积与RAFTIN1表达间的关系,为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质核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系,正常可育近等基因系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细胞荧光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绒毡层的形态变化、孢粉素的累积及RAFTIN1的表达。【结果】单核期生理型不育系花药绒毡层提前降解,分泌孢粉素的含量降低,RAFTIN1提前高表达,使大量孢粉素转运至花粉壁层;二核期和三核期,生理型不育系绒毡层完全退化,停止分泌孢粉素,RAFTIN1呈现明显的下调表达模式。【结论】杀雄剂SQ-1诱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如霞  武玲萱  崔贵梅  
为了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春萝卜雄性不育系4-05A及其保持系4-05B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母细胞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不育系4-05A败育发生在单核靠边期,解体后的绒毡层原生质团急剧而彻底地进入花粉囊,渗入花粉母细胞周围,并与花粉母细胞黏连在一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燕  黄晋玲  
【目的】从细胞学和生理生化两方面研究棉花雄性不育系亚棉A小孢子的败育机理。【方法】亚棉A是从亚比棉×陆地棉3种杂种中选育出来的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运用光学、电子显微技术及生化指标测定法,对棉花不育系亚棉A及其保持系亚棉B小孢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不育材料亚棉A的败育时期主要在造孢细胞期至减数分裂细线期前;在显微结构上,败育迹象起始于造孢细胞期,造孢细胞粘连,无核仁,部分已解体,未解体造孢细胞发育成的小孢子母细胞中核仁消失,在减数分裂细线期前完全解体,而绒毡层细胞延迟发育,且与中层细胞在整个花药发育过程中不降解,这些异常现象导致最终形成无花粉粒的花粉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为了揭示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生化机制。利用K型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SP3314A,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B,以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其同型保持系3314B为对照,分别对其叶片和穗子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K型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中SOD,POD及CAT活性变化与K型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酶活性变化一致,K型非1B/1R类型雄性不育小麦叶片和穗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后期则较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立全  霍治军  常彩涛  张成合  李明  刘文明  
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601 A和保持系9601 B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粗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9601 A的雄性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末期II阶段,导致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花药绒毡层细胞的高度液泡化,致使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死亡;不育系花药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保持系,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前程  耿宵  陈雪平  王彦华  方文慧  张宝珍  张成合  
对花椰菜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和POD酶活性测定表明 ,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 ,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直接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肥大生长和高度液泡化 ,致使绒毡层与小孢子正常发育的协调关系遭到了破坏。不育花药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其保持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双霞  范妍芹  申书兴  陈雪平  刘云  严立斌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四分体胼胝质壁不适时解体和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延迟解体有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梁励  黄善武  张启翔  
对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小孢子败育的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显示 :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 .花粉母细胞早期出现质壁分离及多核仁现象 ;减数分裂末期Ⅰ ,部分花粉母细胞畸形 ,核结构破坏 ;减数分裂过程中 70 %花粉母细胞出现了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变异 .②绒毡层行为异常 .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期至减数分裂末期I ,绒毡层细胞液泡化 ,细胞质稀少 ;有的过度膨胀 ,彼此挤压 ,细胞粘连成团块或分隔成数块 ;单核花粉粒时期 ,绒毡层细胞质浓厚 ,细胞间间隙小 ,与中层细胞联系紧密 ,没有解体 .推测减数分裂及绒毡层行为的异常共同导致了小孢子的败育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小红  仪治本  赵威军  崔贵梅  孙毅  崔丽霞  
高粱非迈罗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A2V4,具有来源于IS12662C不育细胞质和Chicklett细胞核背景,以A2V4组配的杂交种已用于生产。以A2V4/B2V4为材料,对A2CMS的花药发育及小孢子败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A2V4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中有大量异常现象。药室的绒毡层细胞不形成或提前解体;药室内的花粉母细胞不发育或小孢子液泡化;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出现巨型化而挤满整个药室;绒毡层细胞虽发育正常,但花粉母细胞发育异常,在造孢细胞时期即开始出现变形现象,随后发生粘连退化;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退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俊源  孙国庆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翎健  宋喜悦  胡银岗  何蓓如  
 通过不同生态点的育性试验,观察了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变异,并结合各试验点的光温条件,分析了A31在7个不同生态点的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A31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日长是影响其育性的主导因素,在相近日长条件下,温度对A31育性也有一定的影响;A31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约为14.5h。对光敏雄性不育系A31与恢复系1376杂交F2分离群体育性的研究表明,582株F2分离群体的平均结实率为42.16%,变异范围为0~86.67%,由于受异源胞质的影响,F2群体中可育株的平均自交结实率低于恢复系1376的平均结实率。卡方测验表明,F2群体的育性分离符合1对基因的分离比例,所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达文  张立平  赵昌平  郑用琏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套袋自交结实率的遗传模型进行判别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的自交结实率受2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比较高,达到了63.66%~85.23%,不同组合和世代间具有一定差异;多基因遗传率0.49%~18.45%,说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性受主基因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14.29%~26.85%,因此在转育新不育系时可以对不育性进行早代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