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2)
2023(6832)
2022(5743)
2021(5049)
2020(3995)
2019(8949)
2018(8907)
2017(15843)
2016(8973)
2015(10016)
2014(9881)
2013(9883)
2012(9781)
2011(9145)
2010(9412)
2009(8569)
2008(8349)
2007(7705)
2006(6930)
2005(6565)
作者
(30703)
(26048)
(25917)
(24092)
(16259)
(12458)
(11521)
(10275)
(9735)
(9354)
(8845)
(8522)
(8455)
(8407)
(8352)
(7961)
(7914)
(7760)
(7419)
(7349)
(6802)
(6673)
(6460)
(5982)
(5940)
(5888)
(5831)
(5770)
(5595)
(5487)
学科
(41325)
经济(41290)
(20528)
管理(17875)
地方(17609)
中国(15889)
(13902)
(12631)
企业(12631)
(10781)
业经(10511)
农业(10317)
地方经济(10288)
(9135)
方法(8905)
(8190)
金融(8185)
(7908)
银行(7875)
(7791)
环境(7258)
数学(7203)
数学方法(7131)
发展(6811)
(6809)
贸易(6798)
(6790)
(6661)
(6447)
技术(6416)
机构
学院(132360)
大学(129527)
研究(57314)
(50249)
经济(49085)
中国(41376)
管理(40309)
科学(39898)
(35945)
理学(33320)
理学院(32733)
(32421)
管理学(32012)
管理学院(31774)
(30065)
研究所(29672)
农业(28633)
业大(25316)
中心(24611)
(22359)
(22104)
(21333)
(20258)
(19681)
科学院(19527)
师范(19335)
北京(19218)
技术(18259)
(18090)
农业大学(17409)
基金
项目(86770)
科学(66310)
基金(59764)
研究(59237)
(55336)
国家(54818)
科学基金(44012)
(37554)
社会(35305)
社会科(33367)
社会科学(33360)
(31398)
基金项目(31208)
自然(29209)
自然科(28479)
自然科学(28467)
自然科学基金(27896)
(26273)
教育(25612)
资助(23675)
编号(23176)
重点(20826)
发展(20486)
(20109)
成果(19554)
计划(18915)
课题(18263)
(18228)
科技(18020)
创新(17196)
期刊
(66971)
经济(66971)
研究(40940)
(36206)
中国(35607)
学报(30857)
科学(25453)
农业(24330)
大学(21060)
学学(20124)
管理(16680)
教育(16531)
(15083)
(14231)
金融(14231)
(12900)
业经(12760)
技术(10828)
经济研究(10695)
业大(8985)
问题(8578)
财经(7981)
科技(7860)
(7716)
农业大学(7605)
(6990)
中国农业(6647)
世界(6568)
商业(6435)
图书(6371)
共检索到218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战帅帅  白璐  谢磊  夏先春  任毅  吕文娟  曲延英  耿洪伟  
【目的】克隆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arabinoxylan feruloyl transferase,AFT)基因,开发与FAX含量紧密连锁的功能标记,提高对FAX含量预测的准确性,为小麦加工品质的改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FR846233为探针,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小麦FAX含量基因gDNA全序列,使用DNAMAN软件比较高、低FAX含量品种间的序列差异性;基于序列差异使用Primer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开发与FAX含量紧密连锁的功能标记并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3AL、3AS双端体系进行染色体物理定位;同时结合PCR验证的方法,利用253份来自于中国主要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对功能标记的实用性进行验证,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进行FAX含量与基因型间的相关性分析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对特异性引物B1、B2最终扩增出长度分别为800 bp及710 bp的片段,B1和B2扩增的PCR片段有80 bp重叠,将片段拼接得到位于3A染色体上AFT基因TaBahd-A1。TaBahd-A1序列由1 429个碱基对组成,得到等位变异TaBahd-A1a和TaBahd-A1b,2个等位变异都拥有一个1 266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都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内含子符合典型GT-AG结构,等位变异序列之间相似度为98.08%,具有2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和3个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InDel位点,可编码42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45.2 kD。基于107 bp SNP处开发了2个互补显性标记AFTA2和AFTB2。AFTA2在TaBahd-A1a材料中能扩增出692 bp片段,与高FAX含量相关,在具有TaBahd-A1b等位变异的材料中未能扩增出片段。AFTB2则只能在TaBahd-A1b等位变异类型的材料中扩增出438 bp片段,并与低FAX含量相关,在TaBahd-A1a等位变异类型的材料中未能扩增出片段。同时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材料将AFTA2和AFTB2定位在小麦3AL染色体。用功能标记AFTA2和AFTB2检测253份中国冬小麦材料,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FAX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不同麦区来看表现各有不同,其中在北部冬麦区不同基因型的FAX含量在北部冬麦区材料间差异不显著;而在黄淮麦区,含有TaBahd-A1a的品种FAX含量显著高于含有TaBahd-A1b的品种(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庆恒  郝瑞娟  郑哲  邓岳文  杜晓东  
硫酸角质素具有丰富的携带大量负电荷的磺酸基团,参与生物矿化的成核过程。磺基转移酶催化磺酸基团的转移,对硫酸角质素的生物合成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马氏珠母贝磺基转移酶PmCHST1a全长,并通过RNA干扰技术检测PmCHST1a对硫酸角质素合成及贝壳珍珠层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PmCHST1a基因全长1385 bp,编码366个氨基酸;含有磺基转移酶结构域,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定位于高尔基体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PmCHST1a在中央膜显著高表达。注射PmCHST1a的RNAi探针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偲  曾祥玲  郑日如  罗靖  王彩云  
为探讨桂花花瓣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从桂花品种‘柳叶金桂’花瓣中克隆得到1个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OfAAT1,该基因全长1 386bp,编码461个氨基酸;通过qRT-pCR分析发现,OfAAT1基因在花器官尤其在花瓣中大量表达,而在幼叶中基本不表达;其表达量随着花朵的开放逐渐增加,至盛花期达到最大,末花期又减少;OfAAT1基因的表达量在盛花期还呈现明显的昼升夜降的节律性变化;进一步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存在酰基转移酶bAHD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与矮牵牛pHCfAT亲缘最近,其次是大豆GmCHAT和马铃薯STCHAT;结合桂花花瓣香气挥发性成分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乌云塔娜  康秀  胡尚力  马腾  
以6个中国梨品种为实验材料,对基因组DNA进行醇-酰基转移酶(AAT)基因的特异性PCR扩增、克隆、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中国梨AAT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浓香、微香、无香梨品种中均克隆到约1 600 bp大小的1-4条AAT基因。其中外显子部分存在1个HXXXD活性区和4个可变区,内含子中至少存在8处长度缺失和突变。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这些AAT基因同属于家族cl03601的转移酶基因家族pfam0254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实验所克隆到的中国梨AAT基因关系最近,与网上已知序列的苹果和西洋梨的关系略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哲名家  张淼涛  云涛  王玢瑸  刘光清  
【目的】克隆兔岩藻糖基转移酶(FUT2)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RHDV的感染过程和致病机理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从兔肌肉组织中抽提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出FUT2基因,然后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UT2。将该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分别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了FUT2基因,该基因长度为1 044bp。成功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0a-FUT2,其诱导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5ku;表达的重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修威  袁婷婷  牛猛  张宾佳  贾才华  许燕  赵思明  
采用碱提法从小麦麦麸中提取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unextractable arabinoxylan, WUAX)和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extractable arabinoxylan, WEAX),探究WUAX和WEAX的胆酸盐结合力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以揭示不同结构类型小麦麦麸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 AX)的体外降脂作用。结果显示,WEAX对胆酸盐的结合率低于15%,WUAX对胆酸盐的结合力高于WEAX。WUAX对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盐的结合率分别达到52.87%和38.30%;使用Freundlich方程对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WUAX对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盐的1/n分别为0.51和1.30,表明相较于甘氨胆酸钠盐,WUAX对牛磺胆酸钠的结合更加紧密。与胆酸盐结合力相反,WEAX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显著高于WUAX,WEAX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质量浓度为30 mg/mL时,最高抑制率为35.93%。另外,反应速率曲线和Lineweaver-Burk曲线结果表明WEAX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是可逆性抑制,抑制类型是混合型抑制。WUAX和WEAX的体外降脂作用存在差异,这与二者不同的结构特性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宪萍  李晓晓  李雅轩  蔡民华  胡英考  
采用基于EST的电子克隆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尿黑酸叶绿基转移酶基因(Homogentisate phytyltransferase,HPT)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大豆的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获得了1 777 bp长大豆HPT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56421),经RT-PCR扩增、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表明与电子克隆序列一致;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173~1 408 bp),推测编码411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苜蓿(Medicago sativ...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黎  牛向丽  张惠莹  刘永胜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水稻XTH(OsXTH11)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水稻生长发育调节和逆境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构建OsXTH11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水稻品种日本晴,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分析和分子检测验证OsXTH11功能。【结果】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OsXTH11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对T1转基因幼苗的表型分析显示,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幼苗生长速度快于野生型;对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的响应程度强于野生型;在黑暗和深水条件下,茎伸长速度均显著快于野生型;对100 mmol·L-1 NaCl的耐受能力也优于野生型植株。【结论】过量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章  陈新  赵天田  梁丽松  马庆华  王贵禧  
为研究桃果实酯类香气的生物合成,克隆了桃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并研究了外源乙烯对该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根据桃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RACE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到1个与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全长1 486 bp,CDS区长度为1 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命名为PpAAT2。PpAAT2蛋白属于PLN02481超级家族,含有植物转移酶基因2个高度保守结构域HXXXD和D(N)F(V)GWG。基因位于桃第5条染色体,BAC注释为1条包含1个内含子的mRNA序列转录链,CDS区有2处碱基突变,其中,555 bp处碱基由C突变为G,导致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AT基因响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柯伍  王琳  郭勍  吴旭干  
为探究溶血磷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LPGAT)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调控特征,本研究首先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s-lpgat1的开放阅读框序列(登录号MZ312613),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和RNA干扰分析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 Es-lpgat1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量为44kD,属于LPLAT超级家族,氨基酸序列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的LPGATl相似性最高;(2) qPCR结果表明, Es-lpgat1在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期的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鳃中表达量最低(P<0.05);(3)卵巢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和肝胰腺中Es-lpgat1表达量最高(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健  熊宏  朱东阳  赵平  杜维  刘小烛  丁勇  
根据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叶芽转录组测序实验获得的糖基转移酶Vd UGT1基因部分c 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ACE-PCR技术克隆了全长1 620 bp c DNA序列的Vd UGT1基因,包括1 398 bp c DNA序列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由4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50.89 k D的糖基转移酶Vd UGT1。序列分析表明,Vd UGT1理论等电点为5.53,负电荷残基(Asp+Glu)总数为53个,正电荷残基(Arg+Lys)总数为41个,不稳定系数为48.38,属于不稳定蛋白;其二级结构的主要构件为α-螺旋和随机卷曲,无跨膜结构域,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蒙  杨铭慧  刘月  LEE Sanghyeob  刘海峰  
为明确药西瓜UDP-糖基转移酶催化葫芦素形成葫芦素配糖体的表达规律,以药西瓜品种"WM9"叶片为供试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药西瓜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对编码蛋白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以ACTIN为内参基因,分析获得的2个药西瓜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克隆得到2个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分别为1 546 bp和1 559 bp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UDP-E1和UDP-E2。对扩增获得的序列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确定UDP-E1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为1 314 bp,可编码氨基酸437个,理论分子量为49.02 ku,等电点为5.99,属稳定蛋白,Genbank登录号MK576125。UDP-E2基因的ORF为846 bp,可编码氨基酸281个,理论分子量为32.78 ku,等电点为5.23,属不稳定蛋白,Genbank登录号MK576126。这2个基因属于糖基转移酶超家族。UDP-E1和UDP-E2均与香瓜、黄瓜的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在各组织器官中,UDP-糖基转移酶均有表达,且在茎中表达水平最低,叶中表达水平最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 健1  熊 宏1  朱东阳2  赵 平2  杜 维1  刘小烛1  丁 勇1  
摘 要:根据樟叶越桔 Vaccinium dunalianum 叶芽转录组测序实验获得的糖基转移酶 VdUGT1 基因部分 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 RACE-PCR 技术克隆了全长 1 620 bp cDNA 序列的 VdUGT1 基因,包括 1 398 bp cDNA 序列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由 465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50.89 kD 的糖基转移酶 VdUGT1。序列分析表明,VdUGT1 理论等电点为 5.53,负电荷残基(Asp+Glu)总数为 53 个,正电荷残基 (Arg+Lys) 总数为41个,不稳定系数为48.38,属于不稳定蛋白;其二级结构的主要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雪平  高志民  彭镇华  岳永德  高健  蔡春菊  牟少华  
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绿竹中分离了COMT基因家族的一个基因,命名为BoCOMT1。BoCOMT1全长1 377 bp,编码一个361 aa的蛋白,估计分子量为39 kDa。BoCOMT1与小麦的TaCOMT、甘蔗的SoCOMT、玉米的ZmCOMT和毛白杨的PtCOMT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oCOMT1与TaCOMT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到86.7%,系统进化树的分析表明,BoCOMT1与TaCOMT亲缘关系较近。RT-PCR结果显示,BoCOMT1在茎中的表达量约为叶中的2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辉扬  鲁庚  陆俊杏  管丽  唐鑫  张涛  
【目的】茉莉酸羟基甲基转移酶(jasmonic acid carboxyl methyltransferase,JMT)是植物茉莉酸甲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通过克隆紫苏JMT,并研究其在不同胁迫下和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为研究JMT在植物防御和种子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紫苏种子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从紫苏中克隆得到紫苏茉莉酸羟基甲基转移酶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命名为PfJMT,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稳定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及保守结构域等,利用系统进化树分析PfJMT和其他物种JMT蛋白的进化关系。取开花期的紫苏根、茎、叶、花等组织用于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取开花后5、10、15、20、25和30 d的种子用于JMT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的研究。用25μmol·L~(-1)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1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喷洒处理具有4片真叶的紫苏幼苗并浇灌根部,分别于处理0、2、4、8、16、24和48 h后取样,研究JMT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PfJMT的ORF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fJMT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含有一个甲基转移酶-7(Methyltransf-7)保守结构域。通过与其他物种的JMT蛋白多序列比对发现,紫苏JMT和丹参JMT的序列一致度最高,为80.5%,和水稻的序列一致度最低,为36.8%。在对多种不同植物基于JMT蛋白构建系统进化树的分析中发现紫苏和拟南芥、丹参等双子叶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建兰、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亲缘关系较远,说明JMT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fJMT在紫苏根和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叶和花中的相对表达量比根和茎中略高,在开花后5d的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并且随着种子的发育表达逐渐下调,说明JMT在种子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使用外源MeJA和SA处理的紫苏根、叶组织中,PfJMT表达均显著下调,这一结果支持JMT可能不直接参与防御反应,而是通过调节JA水平间接参与植物防御的理论。【结论】成功克隆获得PfJMT,随着种子的发育PfJMT表达量逐渐下调,并在外源MeJA、SA胁迫下表达量显著下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