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3)
2023(6329)
2022(5212)
2021(4624)
2020(3754)
2019(8250)
2018(8334)
2017(14549)
2016(8579)
2015(9519)
2014(9567)
2013(9080)
2012(8592)
2011(7738)
2010(7805)
2009(7006)
2008(6680)
2007(6075)
2006(5295)
2005(4610)
作者
(30038)
(25310)
(25201)
(23479)
(15531)
(12305)
(11279)
(10128)
(9567)
(9107)
(8628)
(8391)
(8130)
(8123)
(7901)
(7871)
(7673)
(7489)
(7270)
(7032)
(6576)
(6316)
(6313)
(5753)
(5715)
(5664)
(5596)
(5387)
(5386)
(5377)
学科
(26875)
经济(26841)
管理(20066)
(16835)
(12272)
企业(12272)
(11133)
方法(11014)
(9848)
数学(9673)
数学方法(9533)
中国(8181)
环境(7694)
(6526)
农业(6324)
(6030)
业经(5969)
(5888)
地方(5627)
理论(5575)
(5206)
(4950)
银行(4874)
(4803)
金融(4796)
教育(4777)
(4738)
(4669)
技术(4561)
(4461)
机构
学院(121932)
大学(121036)
研究(50037)
(40197)
经济(39153)
管理(38587)
(37945)
科学(37805)
中国(34571)
理学(33263)
理学院(32716)
管理学(31646)
管理学院(31445)
农业(30740)
业大(29156)
(28847)
(27652)
研究所(27051)
中心(21689)
农业大学(20292)
(19825)
(19157)
(18484)
(18324)
技术(17951)
(17486)
北京(17009)
实验(16792)
科学院(16706)
(16561)
基金
项目(90638)
科学(67970)
基金(62863)
(60524)
国家(60043)
研究(57404)
科学基金(47769)
(38105)
自然(34170)
基金项目(33473)
自然科(33343)
自然科学(33324)
社会(33176)
(32878)
自然科学基金(32723)
社会科(31259)
社会科学(31247)
教育(26342)
资助(25131)
编号(22003)
重点(21944)
计划(21671)
科技(20717)
(20046)
(18820)
科研(18185)
(17946)
成果(17745)
创新(17696)
(17123)
期刊
(44375)
经济(44375)
学报(35794)
(34946)
研究(30101)
中国(28632)
科学(27315)
大学(24554)
学学(23694)
农业(23522)
教育(15052)
管理(13352)
(13126)
(12666)
业大(11669)
技术(9753)
农业大学(9662)
(9258)
林业(8644)
(8030)
金融(8030)
科技(7848)
业经(7819)
中国农业(7348)
经济研究(6890)
资源(6839)
自然(6457)
财经(6365)
问题(5590)
(5538)
共检索到18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哲  苏小静  
小麦返白系在返白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体类囊体膜吸收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常温)逐渐减弱,全白叶片降到最低,但未见峰数目及位置的明显改变;电泳分析表明,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体各组分含量均逐渐减少,全白叶中几乎消失,但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发现,除CPIa、CPI的多肽缺失外,其余各组分的多肽带均可见,只是含量也随之减少。复绿过程中,以上各项分析均逐渐恢复,并达到其祖先矮变1号的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宝莉  
采用CuCl2处理小麦幼苗的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铜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分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中Cu2+浓度的增加小麦苗株高呈显著降低趋势,各浓度处理的苗高均极显著低于对照,5 mmol/L处理较对照降低了54.47%;叶绿素含量呈现降-升-降的趋势,但均小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68~1.23mg/g,但差异不显著。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1 mmol/L Cu2+处理后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有17个蛋白质斑点发生较明显变化,其中7个斑点缺失,1个斑点增加,另有9个蛋白质斑点表达量降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素辉  李合生  
在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内进行暗期光间断(R、R+FR、R+FR+R)以及暗期无间断(SD)处理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58s的叶绿体内分离出6条色素带。依其迁移率分别命名为CPI、LHCp ̄1、CPa、LHCp ̄2、CPa’、FC。经R和R+FR+R间断暗期后,CPa’的吸收峰只有痕迹,而R+FR和SD处理,CPa’的吸收峰很明显。在同样条件下,农垦58无论用何种光质间断暗期都没有出现CPa’。因此,认为CPa’是与育性表达有关并受光敏色素调节的叶绿素蛋白复合体。R间断暗期后,CPa的吸收峰明显偏向短波光。LHCP ̄1、LHCP ̄2的吸收光谱在红区和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一龙  马利娟  张林刚  
【目的】研究质体囊泡诱导蛋白(VIPP1)运动的调控过程,解析其修复叶绿体被膜的分子机制。【方法】从拟南芥VIPP1-GFP/Col转基因株系中分离叶绿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TP和Ca~(2+)作用下VPP1-GFP蛋白复合体的运动规律,分析其对该蛋白运动的作用方式,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离体叶绿体在低渗胁迫下膨胀变大,被膜与类囊体间隙变大并鼓起,VPP1-GFP蛋白复合体开始自由移动。CaCl_2可以完全抑制VPP1-GFP蛋白的运动,这种抑制作用由Ca~(2+)而不是Cl~-引起。GTP可以有效逆转Ca~(2+)的抑制作用,并再次激活该蛋白的运动。低渗胁迫下,叶绿体被膜完整性的维持依赖于VIPP1蛋白的运动。【结论】拟南芥叶绿体VIPP1蛋白的运动受GTP和Ca~(2+)共同调控,GTP对VIPP1蛋白运动起促进作用,Ca~(2+)对该过程起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栓明  郭银巧  王克如  谢瑞芝  戴建国  肖春华  李静  李少昆  
【目的】筛选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波段并建立优化模型,可实现快速、无损测定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为田间便携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速测仪设计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以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8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品种,设置3个施氮量和2个灌溉量共6个处理,建立丰富的样本类型,共采集176个小麦籽粒光谱数据;将ASD Field Spec Pro光谱仪采集到的基于全反射下垫面的整粒小麦籽粒反射光谱通过公式A=log(1/R)转换为吸收光谱,对吸收光谱采用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基线校正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以消除背景噪声,然后采用交叉验证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特征波段压缩;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艺泽  刘艳  王锡锋  
【目的】利用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split-ubiquitin yeast membrane system),以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的外壳蛋白(CP)基因为诱饵对异沙叶蝉(Psammotettix alienus L.)c DNA文库进行筛选,研究异沙叶蝉传播WDV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笔者实验室饲养的异沙叶蝉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后取100 ng进行纯化,利用SMART法反转录合成ds c DNA,经过Sfi I酶切纯化,连接到p PR3-N文库载体上,构建得到以p PR3-N为载体的异沙叶蝉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c DNA文库。同时,构建带有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红兵  康振生  
【目的】建立一种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时去除全蛋白提取物中高丰度蛋白Rubisco酶的方法,为富集低丰度蛋白,提高双向电泳灵敏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分离技术,以铭贤169小麦苗期叶片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1,2,5,10 mmol/L)的肌醇六磷酸钠,结合二水氯化钙在不同温度(4,20,37℃)去除小麦叶片蛋白中的Rubi-sco酶,筛选去除小麦叶片蛋白Rubisco酶的最佳条件,并采用一维凝胶电泳(1-DE)、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去除Rubisco酶的有效性,用二维凝胶电泳(2-DE)评估该方法对样品在二维凝胶上分辨率的影响。【结果】在37℃条件下,采用10 mmol/L肌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伯江  骆骅  屈旭光  潘增祥  谢庄  刘红林  李齐发  
联会复合体蛋白FKBP6是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形成必需的。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和犏牛b-FKBP6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以及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b-FKBP6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FKBP6基因在牦牛、犏牛睾丸和卵巢组织中特异表达,且牦牛睾丸组织中b-FKBP6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犏牛(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婉珍  田发安  任育军  缪颖  
植物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包含遗传信息的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的功能同时受到自身和细胞核遗传信息共同的调控.三角状五肽(PPR)蛋白是一类含有三角状五肽重复结构的核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大家族.植物中的PPR蛋白通常定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并对这些细胞器基因组转录的RNA进行编辑和修饰,参与许多重要的组织发生和器官形成过程的调控,同时也参与了植物对内外环境变化过程的响应等.因此,PPR是研究植物中细胞器功能和核质互作机制的热点.依据PPR蛋白基序的种类和排列方式,将植物中的PPR分为两大亚类:P类和PLS类.P类由经典的35个氨基酸基序排列组成,主要参与细胞器基因的转录调控;短的S、长的L和经典的P基序排列组成PLS亚族,主要对细胞器基因转录的RNA进行编辑修饰.本文主要从PPR蛋白的结构、亚细胞定位以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功能等方面着手阐述植物PPR蛋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转录和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植物发育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设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家荣  雷丽萍  汪安云  夏振远  子宏伟  管仕军  
采用改进后的Arnon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索不同白肋烟品种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时品种间叶绿素含量0.623~0.735 mg/g,变异系数7.07%;类胡萝卜素含量0.169~0.217 mg/g,变异系数11.8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2.887~4.336,变异系数18.07%;不同品种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差异>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调制后品种间叶绿素裂解的产物含量148.12~230.01 mg/g,变异系数17.39%;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53.036~91.344 mg/g,变异系数23.33%;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差异>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沛雯  吴云锋  王海妮  安凤秋  
【目的】探讨小麦蓝矮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在介体-病原-寄主互作的分子机理。【方法】通过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序列两侧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对Imp1051/Imp2265,用PCR方法扩增小麦蓝矮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对扩增片段的最大开放阅读框和基因的同源矩阵、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克隆基因所编码蛋白进行跨膜区、亲疏水区和前导信号序列分析。【结果】从小麦蓝矮病病株和接种长春花中均扩增到约1.0kb的特异片段,其中小麦蓝矮植原体免疫膜蛋白基因长495bp,推导的编码蛋白含有164个氨基酸。与10种植原体的免疫膜蛋白基因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小麦蓝矮与三叶草绿变植原体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分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培  朱至清  
从同一单倍体的幼穗、成熟胚、继代花药愈伤组织和种子植株幼穗获得的无性系,其蛋白质含量的变幅很大,分别为12.14%~21.33%、13.98%~20.81%,13.82%~17.97%和16.62%~22.16%。无性系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发生在早代。获得的高蛋白特性可以遗传。已从单倍体幼穗无性系获得5个蛋白质含量高(19%以上)的冬小麦新品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巧玲  黄杏  孙富  孙波  杨丽涛  李杨瑞  
【目的】从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揭示低温胁迫对甘蔗叶绿体的影响,为探讨甘蔗抗寒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糖28号(GT28,抗寒性强)和新台糖22号(ROC22,抗寒性弱)为材料,对其进行9 d、15 d和24 d不同天数的低温胁迫,以及叶绿体蛋白质电泳分析,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受低温胁迫后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两个甘蔗品种的蛋白质条带都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减弱,且ROC22的降解幅度大于桂糖28号,其中分子量为39.92 kD、32.95 kD以及22.87 kD处的蛋白条带下降较为明显。质谱分析结果发现,它们分别是ATP合酶γ亚基、放氧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磊  索全义  王金莲  刘景秀  李树凤  
为了解氮肥调控下春小麦非叶器官光合特性及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在不同施氮量下,对小麦开花后非叶器官(包括旗叶鞘、穗下节间、芒及穗)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及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小麦拔节期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各非叶器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并能有效延缓各非叶器官叶绿素含量的降解,但不同施氮量之间对各非叶器官光合特性的影响有差异。从非叶器官光合特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看,适量氮肥的施用,提高了非叶器官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培洲  李云  袁澍  张红宇  彭海  林宏辉  汪旭东  吴先军  
【目的】以叶绿素缺乏突变体水稻为材料,研究其光系统蛋白和叶绿素的合成特性,以揭示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机理。【方法】通过蛋白质电泳、Western杂交、Northern杂交以及叶绿素前体物质的测定等来鉴定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的黄化原因。【结果】与野生型相比,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其类囊体膜蛋白的减少,特别是光系统II捕光色素蛋白(LHCII)三聚体含量的急剧减少。Western杂交进一步表明,W1的LHCII含量仅为野生型的1/3。编码LHCII脱辅基蛋白的cab基因在突变体W1和野生型中转录水平相仿。突变体W1叶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从合成的起始δ-氨基乙酰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