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3)
2023(11172)
2022(9901)
2021(9439)
2020(7820)
2019(18287)
2018(18450)
2017(34633)
2016(19642)
2015(22310)
2014(22597)
2013(21935)
2012(20034)
2011(18010)
2010(18027)
2009(16150)
2008(15527)
2007(13477)
2006(11691)
2005(10103)
作者
(58041)
(48022)
(47802)
(45324)
(30393)
(23062)
(21634)
(19204)
(18318)
(17157)
(16466)
(16062)
(15316)
(15231)
(14883)
(14726)
(14677)
(14420)
(13751)
(13547)
(12168)
(11953)
(11682)
(10932)
(10849)
(10821)
(10811)
(10511)
(9907)
(9645)
学科
(68652)
经济(68558)
管理(54065)
(49473)
(41758)
企业(41758)
方法(32260)
数学(27150)
数学方法(26798)
(19684)
中国(18761)
(18659)
(16965)
业经(15934)
理论(15858)
地方(14315)
(13996)
教育(12877)
农业(12729)
(12487)
技术(11803)
(11398)
贸易(11392)
(11103)
(11017)
环境(10782)
(10673)
(10655)
银行(10614)
财务(10583)
机构
大学(270785)
学院(269939)
管理(105496)
(95295)
经济(92859)
理学(91442)
研究(91379)
理学院(90364)
管理学(88674)
管理学院(88195)
中国(64981)
科学(61091)
(58774)
(50472)
(47320)
业大(45222)
(43686)
研究所(43595)
中心(40633)
(39927)
农业(39924)
(37665)
师范(37199)
北京(36962)
财经(35107)
(33593)
技术(33378)
(32445)
(31896)
师范大学(29766)
基金
项目(190585)
科学(147232)
研究(138674)
基金(134132)
(118692)
国家(117653)
科学基金(99100)
社会(81834)
(77160)
社会科(77137)
社会科学(77114)
基金项目(71894)
自然(66677)
教育(65312)
(65276)
自然科(65072)
自然科学(65052)
自然科学基金(63832)
编号(58236)
资助(55281)
成果(48072)
重点(42962)
课题(41291)
(40891)
(40031)
(39932)
创新(37089)
科研(36682)
计划(36050)
项目编号(35709)
期刊
(104684)
经济(104684)
研究(76935)
中国(55844)
学报(49884)
(46078)
科学(43331)
教育(40430)
管理(38615)
大学(36067)
学学(33716)
(32017)
农业(31849)
技术(24815)
(19057)
金融(19057)
业经(18075)
(16518)
图书(16342)
财经(16192)
经济研究(15582)
科技(14550)
(13682)
(13526)
问题(13503)
业大(13328)
理论(13307)
实践(12456)
(12456)
技术经济(11952)
共检索到390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曹远银  
建立了一个以小麦幼胚为转化受体,转化后快速成苗的体系。筛选出适合于不同小麦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mg·L-12,4-D+0.4mg·L-1IAA+0.2mg·L-1KT,愈伤诱导率达94.87%~99.04%。幼胚接种后,暗处理与弱光、强光合理配置利于绿芽的快速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g·L-1活性炭或1mg·L-1多效唑利于小麦再生苗的正常生长,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盛莲  雷振生  吴政卿  赵献林  方保停  杨会民  王美芳  何宁  杨攀  李巍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号、豫麦18号和兰考90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特性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AgNO3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绿点率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AgNO3浓度间以MS培养基上附加2.5~5.0 mg/L处理较高。不同浓度Ag-NO3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920,达0.01显著水平。可见,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入Ag+提高再生频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向云  尹钧  余桂荣  宋丽  
以1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1和分化前的干燥处理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其中最高的为郑新992(71 9%);在愈伤组织诱导、继代以及分化培养的MS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10mg/L有利于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同时对促进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分化也有显著影响;在转入分化培养基前对愈伤组织进行干燥处理(12h)可有效提高其分化频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建兵  汪越胜  何光源  
研究了播种时间、取材时间和盾片大小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元月初播种的材料具备很好的盾片组织培养效果,生根和绿点率都可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为46%;开花后第16 d取材,生根和绿点率都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达80%;达到最佳组织培养效果的的盾片大小为0.15~0.20 c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君  王海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灵云  张立平  赵昌平  张风廷  樊建青  苑少华  郭玉平  
为了选择适宜的基因枪转化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受体,并对幼胚组织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BS366以及常规品种京411的幼胚为材料,分别对碳源、除草剂浓度和基因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诱导培养基上,幼胚的出愈率差异不显著;在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差异显著,其中添加麦芽糖的培养基上分化率较高;在对轰击过bar基因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时,除草剂Biolaphos的最适浓度为2 mg/L。3个受体材料离体培养过程中出苗率差异显著,其中BS210出苗率高,是较优良的转化受体,为今后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奠定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军利  何玉科  陈耀锋  李春莲  郭东伟  韩德俊  余玲  
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以植物表达载体质粒pROK2为外源DNA,以蔗糖和甘露醇为渗透剂,研究了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渗透剂种类及其处理时间和浓度对基因枪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基因枪轰击法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的体系中,受体愈伤的最佳发育阶段为胚性启动前期;高渗处理可以使基因枪转化频率得到明显提高,但处理时间过长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又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蔗糖进行高渗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抑制作用较用甘露醇弱;用0.6 mol/L蔗糖和0.5 mol/L甘露醇分别在轰击前6 h和轰击后18 h进行高渗处理转化效果均最佳。文章建立了高效蔗糖高渗基因枪转化受体系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梁鸿  王新望  张晓东  胡道芬  刘广田  
用基因枪进行gus基因转化,研究了小麦幼穗、幼胚愈伤组织不同诱导培养时间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幼穗以诱导培养16d的转化效果最佳,幼胚以诱导培养15d的转化效果最好。比较幼穗和胚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幼穗较幼胚更耐继代和形成再生植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余毓君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和无机盐的调整,研究了小麦组培再生植株的营养需求,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在总氮为42mmol·L-1(其中铵态氮为7mmol·L-1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5mmol·L-1Ca(NO3)2的生根效果优于CaCl2;0.4μmol·L-1Cu-EDTA和1μmol·L-1Na2MoO4对试管苗的正常生长是必需的;Cl离子浓度不宜超过1mmol·L-1。形成了一个适于壮苗和无性繁苗的N6修饰培养基配方,此配方有可能用于小麦远缘杂交的杂种胚的挽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香利  刘缙  郭蔼光  赵惠贤  
为了确立适于小麦幼穗遗传转化的组织培养体系,对8个小麦品种的幼穗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出愈率差异不大,而分化率却差异明显,其中绵阳19分化率最高,平均可达72.9%,洛阳8716次之,平均为61.2%;分化培养基对分化率也有很大影响,在选用的2种分化培养基中,郑麦9023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差异最大,而洛阳8716的差异最小;小偃22、西农88、郑麦9023和陕150的幼穗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B中分化率较高,而陕354、绵阳19和小偃107则在分化培养基A中较高;幼穗愈伤组织分化最佳温度为20-22℃,光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江萍  尹钧  师学珍  姜小冬  王智琴  
以5个基因型不同的小麦幼胚、幼穗作为供试材料,探讨了品种基因型、ABA处理及生根条件等对小麦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品种豫麦18 64为遗传转化的良好受体材料;0 2mg/LNAA和0 8mg/LIAA可促进幼苗生根;在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前14d,用0 5mg/LABA处理可有效抑制出芽率,并有利于促进胚愈伤组织形成和再生能力的保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琳   纵丹   李嘉其   杨玲   余进德   何承忠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05 mg·L~(-1)噻苯隆(TDZ)+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002 mg·L~(-1) TDZ+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10 mg·L~(-1) NAA+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0)为0.2,侵染时间为5 min,共培养时间为2d;在分化过程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Cef)最佳质量浓度为200 mg·L~(-1),抗性筛选中最佳培养基的卡那霉素(Kan)质量浓度为20 mg·L~(-1)。对再生植株进行β-D-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20株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45.4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滇杨离体叶片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图5表5参2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耀锋  曹团武  丁云姣  李春莲  郭月霞  韩德俊  任惠莉  郭东伟  奚亚军  
 对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高频率再分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培养条件下诱导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显著高于散光和2000lx光照条件;大田生长的小麦比温室盆栽小麦的幼胚脱分化和再分化频率高。小麦主茎穗部的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显著高于小麦分蘖茎穗部的幼胚组织。不同年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及不同胚龄幼胚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有一定差异。通过诸多因素的优化和最适幼胚组织的选择,可建立小麦基因转化中不依赖于基因型的良好受体系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欢  杨文香  彭巧慧  赵丽娟  刘力伟  张娜  刘大群  
以Thatcher及2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开展了MITE扩增体系的建立研究,获得了适合小麦MITE分子标记的扩增体系及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所用56对引物有27对获得稳定扩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鑫  张彦妮  
对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Blekitny Aniol’)的带芽茎段进行诱导产生无菌苗,并对其叶片和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铁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mg·L(-1)6-BA+0.05 mg·L(-1)NAA,腋芽萌发率为100.0%;茎段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1)6-BA+0.01mg·L(-1)NAA,诱导率为78.3%;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1 mg·L(-1)6-BA+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